首页 -> 2006年第5期

关键在放手

作者:王德有




  编辑成才之路,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课题。之所以需要探索,是因为它颇为复杂,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培育主体的制约、成长主体的制约、客观环境的制约、国家形势的制约、时代走向的制约,等等。要想给出答案,需要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去梳理。各个方面梳理清楚了,才有可能归纳、概括,从总体上把握它。
  笔者想从培育主体入手,依次从成长主体、环境、形势、走向等方面加以梳理,不知能否探个究竟。
  《关键在放手》是第一篇。从“放手”二字便可知晓,它的视角在培育主体,即编辑人才的培育者。
  编辑人才的培育者,可能是一个编辑人员的师傅、先导或上级,也可能是一个编辑群体的组织者、指导者或领导机构。不管是什么,他们对成长主体,即正在成长过程中的编辑人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成长主体能否成才、何时成才、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在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培育主体。成长主体越稚嫩,培育主体的作用就越大。正因为如此,所以需要先来探讨它。
  培育主体影响成长主体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涉及自身的素质、所持的观念、所抱的态度、培育的方法、铺垫的道路,等等。在培育的方法中,有一个是否放手的问题,即是否放手让成长主体去独立摸索,独立完成一项工作。笔者认为,相对其他因素而言,这是成长主体能否成才、成才早晚的关键。从概率上讲,早放手就早成才,晚放手就晚成才,不放手就难成才。
  
  一、实践依据
  
  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为了编纂一套大型工具书,从全国各地调集了一大批学者,成立了一个出版社。80年代初,这个出版社已经汇聚了二百多人,其中含有一批新毕业的硕士、学士。
  当时的人们,从领导到编辑,都有一种敬畏心理,感到这项工作既神圣又神秘,不是一般人能够胜任的。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未成文的共识,认为一个学科的责任编辑,只有那些四五十年代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才能担当得起,六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可以当普通编辑,七八十年代的只能处理处理文档,办理办理会务,订房间,迎客人,类似过去小作坊中的学徒,两三年不得触及手艺活。有一次,一位责任编辑向总编辑汇报工作时,表扬了一位大学生,说:“我们编辑组的大学生真聪明,让他到车站接作者,他不认识,便举个大牌子,把作者的名字写在上面。作者看到了,便主动走了过来。”在她看来,能想到举个牌子来接站的大学生已经算是很聪明的了。由此可见,当时的一些负责人是怎样使用和看待新毕业的大学生的。
  该社有个编辑部要完成某一学科的编辑工作,想选一个合适的责任编辑。本想调入北师大的一位副教授,不知什么原因,总也没能如愿。无奈之下,只好把该学科的调研、设计工作委托给了一位新到的硕士。他是60年代毕业的本科生,毕业后曾有十年工作阅历。即使这样,编辑部仍不放心,领导向他交代工作的时候说:“你先把工作抓起来,责任编辑不久就会配上。”谈话之后又担心他没有积极性,便通过同事透出风声说:“好好干!如果出色,加上你的硕士学位,很可能列为第二责任编辑。”
  不管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这位硕士很投入。他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将该学科的编辑工作划分成了126个工作事项,给每个事项预估出所需时间、所需人员,按照每个事项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它们排列组合起来,构成了一个事项协调、时间顺畅、人员调配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设计图。此图标示,该学科图书350万字,分上下两卷,先后需要投入6名编辑,1982年2月启动,1986年2月28日发排。
  这个进度,现在看起来并不理想,但在我国从未编辑过这种工具书的当时,却是难以想象的快速了。该社总编室曾根据各个学科编辑组的工作进度做过一个估计,完成150万字的一卷书,需要220个工作月。而此图显示,完成350万字的这两卷书,只需要178个工作月,是总编室所估时间的三分之一。
  此图一出,引起了小小的轰动。一位副总编辑让总编室将它复制成十几米长的大挂图挂在大饭厅,供人观赏,引发了种种议论。有的说真好,有的说纯粹是个“乌托邦”,有的说“这是年轻人的妄想”。
  不管人们怎么说,它实实在在地产生了两种效应:一是引发了编辑部主任和主管副总编辑用人观念的大变化,他们不再固守“年轻人编不了这种大型工具书”的防线,决定“放手”,让这位硕士担任责任编辑,由他牵头组成学科编辑组;二是编辑组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最终使350万字的书稿在预期的1986年2月28日达到了齐、清、定,转到了总编室。
  这两卷书问世后获得了中国社会科学院1977—1991年优秀科研成果奖,得到了中宣部领导同志的好评。
  本文关注的是,那位编辑部主任和那位副总编辑的“放手”决策所产生的效应。可以说,效应之大,出人意料。它不但为一种学科的编辑工作打开了通道,而且为诸种学科的编辑工作打开了通道;它不但为尽快编出好书创造了条件,而且为快速培养人才打造了平台。
  这两位领导极有智慧,他们的智慧表现为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们的“放手”策略从一个学科编辑组开始实施,逐渐推行到了其他学科编辑组。在有些学科编辑组,甚至让年轻人担任责任编辑和编辑组组长,让学问高深的老先生做副手,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效果很好。
  在这部大型工具书的编纂过程中,一大批年轻的编辑人才脱颖而出。20年来,在他们中间不但出现了一大批副编审、编审,而且出现了一大批编辑行业领导岗位上的骨干。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家出版管理机构、国家级出版社、部委出版社担任过局级领导的同志就有18位,所以,人们戏称这家出版社为出版行业的“中央党校”。
  这些人的成才,当然有诸多原因,但他们的起步都受益于“放手”。如果领导不放手,不让他们触及编辑的实质工作,他们便得不到磨炼,也就更谈不上成才,所以,“放手”是他们走上成才之路的关键。
  
  二、理论依据
  
  为什么放手才能造就人才,不放手就很难造就人才?原因出于编辑工作的特性。编辑工作实践性极强,除非亲身
  体验,否则便进入不了角色,更成不了高手。
  人们知道,编辑工作主要是通过操作实现的,从采集信息到策划选题,从物色作者到组织稿件,从审读加工到整体设计,从排版校对到宣传营销,每道工序都离不开操作。操作的效果如何,自然有一个高下之分。编辑人员的学识深、能力强、水平高、技巧熟,编辑的过程可能就会短一些,编辑的成果可能就会好一些;编辑人员的学识浅、能力弱、水平低、技巧生,编辑的过程可能就会长一些,编辑的成果可能就会差一些。培养编辑人才,也就是让编辑人员学识深厚起来,能力增强起来,水平提高起来,技巧娴熟起来,从庸手变成高手。这个转变的过程是长是短,自然与师傅、先导、上级、组织者、指导者、领导机构的辅导、解说、培训、传授有关,但更与编辑人员能否尽早投身实践、尽多投身实践有关。因为编辑工作的实践性极强,编辑人员的学识深浅、能力强弱、水平高低、技巧生熟,最终不是通过培育主体的传授改变的,而是通过成长主体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反复磨炼改变的。
  以编辑人员的学识为例,它主要是指所编文稿涉及的学科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编辑学涉及的学科知识。
  所编文稿涉及的学科知识,是编辑人员进入编辑岗位之时就应该初步具有的,它的不足也不是培育主体能够弥补的,只有依靠成长主体自身的努力,或是培育主体安排成长主体离岗学习。自身努力也好,离岗学习也好,都要有个动力。动力何来?大都源于编辑实践的需要。成长主体投入编辑实践,自会发现需要什么学识,缺乏什么学识。需要而又缺乏,就会激起成长主体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为用而学,学而有用,就会促使成长主体自身努力。不让编辑人员投身实践,只是强调学识的重要性,只是催促成长主体去学习,既提不起成长主体的学习兴趣,也不能促使成长主体主动进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