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绳断细处 功在细处

作者:王自立




  3.引文方面
  人们写文章经常要引用名人名言,目的是使文章更为生动、深刻。明引,必须一字一句遵循原文、原著;暗引,意思也要与原著、原文一致。
  例1:某刊刊登一位教育名人的文章,其中引用了鲁迅的话,误为“浪费他人的时间等于图财害命。”鲁迅的原话为:“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见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例2:“一位教师在全县模范教师巡回报告会上说:‘……对于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箪食,一水足矣。’”这是对《论语》的一种暗引,《论语》原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因此,“一瓢饮”不宜改作“一水”。
  4.词语方面
  这方面的错误,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其一,对成语和规定词语的错误使用。
  例1:“时不我待”误用为“时不待我”。
  例2:“顺水推舟”误用为“顺手推舟”。
  例3:“谈笑风生”误用为“谈笑风声”。
  其二,对字词意义理解不准确造成的错误使用。
  例1:“防患于未然”误用为“防范于未然”。
  例2:“迫不及待”误用为“迫不急待”。
  例3:“寓教于乐”误用为“寓教与乐”。
  例4:“忽然有所顿悟”。“顿悟”本有“忽然醒悟、明白”之意,再加“忽然”就成了赘语,犯了词语重复使用的错误。
  例5:“苏东坡确是参透其中三味者”。“三味”系“三昧”之误。“三昧”是佛教用语,意思是指心神平静,杂念止息,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借指事物的诀要、本质、核心,这里用了“借指”的意思。
  例6:有一位作者写某名人的人物通讯,其中一句为:“某人忝列国内著名作家之中”。“忝列”是自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这里用于作者叙述的语言,意思就完全扭曲了。
  例7:某学生刊物访问一位年事已高且很有声望的名人,这位名人最后寄语学生:“千秋家国事,拳拳赤子心。愿你和你的同学们好自为之。”“好自为之”一般轻则用来诫勉,重则用来警告,用在这里显然语气不和谐,与正面鼓励的语气不合,削弱了对宽厚长者风范的表现力。
  例8:“都说梅葆玖是梅兰芳诸子女中唯一酷肖乃父的。”“乃”为“你”,此处应改作“其”。
  其三,生造词语。
  此类不当往往是受流行歌曲以及网络上某些不规范语言的影响所致。如“你心胸还好稚狭”、“历史如注,江山如画”、“繁硕的星星”等。
  5.语法修辞方面
  语法错误中最常见的是,句子一复杂就会出现主语缺失的现象,还会出现人称错位的现象。此外,“的、地、得”错用,尤其是“的”、“地”不分的现象较为普遍。“当……时”、“在……里”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将“时”、“里”遗漏。
  修辞方法的错误,多为比喻不当,本体和喻体缺少内在关联。如“月亮好像浸在墨绿色水晶之中”,月亮无法浸到水晶之中,因此,比喻不当。
  6.校对方面
  校对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往往表现在错别字、错误标点符号上。出现错别字一般是由于校对工作不够严细、知识准备不够充分、心理因素不够稳定等原因造成的。
  同音字易错,如“启程”误为“起程”,“莫名其妙”误为“莫明其妙”,“零花钱”误为“零化钱”,“桃花园的原型”误为“桃花园的原形”,“副校长”误为“付校长”。
  此外,还有将“霎”误读为“chà”(应读shà),因此将“刹那”误写为“霎那”。“霎”只用于“霎时间”。
  形近字易错,如“如火如荼”误为“如火如茶”,“噪音污染”误为“嗓音污染”,“点拨”误为“点拔”,“阐释”误为“闸释”。形近字往往是“己已巳”不分,其中“己”与“已”不分较为常见,如“唏嘘不已”误为“唏嘘不己”。
  音同形又近的字易错,如:“娓娓道来”误为“尾尾道来”,“署名”误为“暑名”,“烦躁”误为“烦燥”,“辩论”误为“辨论”。
  现在,因电脑打字造成错别字的现象也较多,如“审时度势”误为“审时对势”,“校长”误为“校对”等。
  标点符号容易出现的错误如:两个数字连用以表示大概数时,将“七八天”误为“七、八天”;段落标题“1. XXXX”误为“1、XXXX”。
  上文谈到的一些错误、不当仅是我在案头加工中接触到的一些例证,没有也无法概括问题的全部。期刊编辑工作常见的错误、不当其实还涉及专题策划、活动策划、封面设计、版式设计以及题图、插图等方面。
  消除上述错误、不当有许多办法。在我看来,细心人在细处上下功夫是有效的办法之一。
  第一,编辑要时时记住“绳断细处”的道理。一个细节的错误,会误导读者,引起读者的反感。刊物的公信力从某种意义来说是维系在细节上。“绳断细处”应当像警钟一样长鸣心头。编辑工作之所以崇高和具有魅力,也就是因为编辑在文化传播中是一个争取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的人。
  第二,提高编辑素质要努力做到“功在细处”。编辑要通过学习、拜能人为师来充实和提高自己。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自己编辑工作错误的不断检讨和反省,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努力使自己做到政治清醒、知识广博、技能全面、心理稳定,把基本功训练真正落到细处,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江西教育期刊社)
  (责任编辑:赵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