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编辑业绩评价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作者:张海潮 李丽菊




  什么是合格的编辑?如何保障优秀的编辑人才脱颖而出?这不仅要制定与时俱进、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更需要以正确的人才培养观为指导,考评结合,既注重社会效益,也注重经济效益,确立科学的、完善的业绩评价体系。否则,标准与现实就会脱节,编辑实践就会出现偏离,编辑人才成长就会出现扭曲。在当前,特别要明确和处理好编辑业绩评价涉及的几个重要关系。
  
  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目前,我国有关文件对编辑专业助理编辑、编辑、副编审、编审四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评价标准中没有一项把编辑创造的经济效益多寡作为考评内容之一,而在现实的编辑活动和对编辑业绩的考评标准中,经济效益实现的指标却往往是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指挥棒。虽然出版管理部门领导多次强调,不要把经济指标分解到编辑部(室)或编辑个人身上,但许多出版单位不仅没有做到(有时也难以做到),而且制定了与编辑部(室)和编辑个人工资、奖金及其他收入挂钩的详细的经济指标考核办法。有的甚至规定在编辑岗位两年或三年完不成经济指标就要走人。
  出现这种局面既有复杂的体制改革因素和转型的社会背景,又有出版社内部管理方面的原因。当前,出版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而发生转变,绝大多数出版单位都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自负盈亏。随着产业化政策的普遍实施,这种状况将更为普遍,经济效益关系到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在出版社内部管理方面,一些出版单位为了实现自负盈亏的“企业管理”效果,有意无意地将社会效益作为次要的考核指标,而把经济效益的考核作为评价编辑业绩的刚性指标,甚至简单化地将经济指标分解到编辑部(室)或个人,导致编辑活动的短期行为和短视行为。然而,在编辑职称评定中,经济效益却往往未能作为评价标准,充其量只能作为参考依据,这与平时考评编辑业绩时把经济效益作为刚性指标形成巨大的反差,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建议出版管理部门依据新的形势,结合国情,总结经验教训,在回答编辑业绩是否包括经济效益的创造、是否应将经济效益的创造列为培养现代编辑人才的标准之一等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使编辑人员能正确处理“两个效益”的关系,保证在实现社会效益第一的同时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结合,消除目前普遍存在的理论上社会效益第一,而在用人、薪酬、分配上经济效益第一的悖谬现象。
  
  二、编辑职称的“考”与“评”的关系
  
  我国目前实行的初、中级职称考试晋升,副、正高级职称评定晋升的办法,有其积极合理的一面,但缺陷和弊端也很明显。从积极合理的方面看,它充分考虑了编辑人员的实际情况,即参加初、中级职称申报的人员由于从事编辑工作的时间、经验、业绩相对较少,无多少成果可评,因此把重心放在考查从事编辑工作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上。而申报高级职称的人员从事编辑工作时间较长、经验较多、业绩较丰富,对编辑工作早已驾轻就熟,因此将重点放在业绩评定上。
  这种考与评分离的方法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机械、消极的一面也显而易见。首先,将考与评绝对分离,既不完全反映事实,又不利于编辑人员全面可持续发展,是缺乏辩证发展观的简单机械论。就申报初、中级职称的编辑人员而言,虽然从事编辑工作的时间短,但也有2~4年以上的编龄,而单纯的考职称却对他们在几年间的实际业绩视而不见,显然是不妥的。其次,从导向上看,不利于编辑人员创新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年轻编辑的成长和发展。应该看到,年轻编辑是带着对编辑工作的美好憧憬、激情和向往进入出版社的。他们初入社会,需要表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工作热情高涨,创造能力旺盛,只要正确引导,是会做出成绩并为以后的成长打好坚实的实践基础的。单纯考试的方法却无视他们几年的实践及其成果,勤奋工作换来的业绩却与他们晋升职称无关,这显然会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如果我们将助理编辑和编辑职称与助教、讲师职称的评定类比,就更显得有些不当,哪有助教、讲师晋升职称不考查其课时和讲课效果、只作书面考核的呢?
  就申报高级职称的编辑人员而言,纯评的方式亦有弊端。虽然高级职称应以“实绩”为依据,比如有3~5本任责任编辑的优秀作品和能体现认知水平的2~3篇论文及书评,当然是业绩和科研写作水平的表现,但这显然难以完全反映申报者的真正水平,也难以准确考查国家有关规定赋予高级编辑职称的职责是否完全履行。首先,大凡做过七八年以上编辑工作的,总会编出几本好书,写出几篇文章。而要评出真正有水准的高级职称,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工作实践中,有不少编辑人员在最初对编辑出版工作的神秘感消失后,创新与创造的激情也随之消退,在“原来如此”的思维定势支配下,每年只满足于编几本书完成任务。有的编辑多年不动笔写书评,更不用说搞科研了,有的甚至随着经验的增多,对编辑出版的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逐渐淡忘了。这就造成了编辑出版界常说的“做平庸编辑容易,做好编辑难”的局面。在“评”职称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硬伤”,如果不缺名额,基本都是履行评功摆好式的程序而已。在这样的“宽松”条件下,不规范操作、人情操纵,甚至腐败的情况多有发生。一些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员,往往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轻易取得编辑高级职称,有的甚至当上编辑工作的管理者。而不少长期在编辑岗位上做出贡献的普通编辑人员,却往往因缺乏名额、缺乏关系而迟迟不能获得高级职称。因此,这种纯评的方式其弊端不可小视。
  要处理好考与评的关系,关键在于二者的有机结合,即按照编辑工作的规律和从业人员培养的目标与成才规律,制定相应的细则。比如,初级以知识考核为主,编辑实务为辅;中级则知识考核与业绩评价各半;副高以评实绩为主,参考知识能力考核成绩(内容较初、中级深入,主要应涉及对编辑工作的理性思考);正高以评实绩为主,兼顾知识能力考核成绩,并增设论文答辩环节,以达到真正选优的目的。这样,就可以把那些平庸之辈和投机者挡在门槛之外。
  
  三、背景专业知识与编辑出版专业知识的关系
  
  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在于,编辑不是作者,却要对作者的作品作出评价与选择;不是读者,却要为读者选择和提供喜闻乐见的作品;不是书报刊等传媒形式的制作者,却要设计出作者与读者均可接受的物美价廉的作品形式。因此,中国特色的合格编辑必须具备足够的背景专业知识和编辑出版专业知识。没有前者,就无法对作品原稿作出评判与取舍;没有后者,就无法以最恰当的形式将原稿变成受市场欢迎的文化产品。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编辑人才,主要强调背景专业知识,这是与当时的出版方针和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实际基本相适应的;80年代以后,随着出版业裂变式的大发展和出版物买方市场的形成,特别是与之相应的编辑出版规律研究成“学”之后,对编辑出版知识的重视达到空前的程度。这是中国编辑出版业历史性的进步。对编辑出版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研究,为推动中国出版业快速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由于忽视背景专业知识及其在编辑工作实践中的充分应用,以致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因难以胜任审稿工作而被出版单位拒绝接收的尴尬局面。由于忽视背景专业知识在审稿中作用的充分发挥,因出版物内容出问题的事件也屡屡发生。“内容”产品的内容出现问题,产品的商业回报也随之化为泡影。
  其实,对于现代编辑工作而言,背景专业知识的具备,应是其应有之义。因为无论用何种方式、何种手段、何种程序将作品推向市场,都是为了宣示某种内容,而选择何种类别、何种层次、何种品位的内容与相应的形式结合,才能使读者喜闻乐见,却十分关键。因此,对编辑人才及其实践能力和业绩的评价,两种知识结构缺一不可。那种认为只要掌握编辑知识和技巧就是现代编辑的认识是天真而有害的;那种无视编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研究,对编辑出版规律不甚了了的学究式编辑也不是优秀的编辑人才,也是难以适应现代编辑工作的,更不会持续创造出好的业绩。有关部门在制定编辑人才评价标准时,必须明确地、可操作地给两种知识结构以明确的定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