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徐铸成与“新闻烹调学”

作者:李 伟




  曾任《大公报》总编辑、《文汇报》总主笔与社长的名报人徐铸成于1927年冬开始跨进新闻界的大门,从练习记者开始,以后任记者、特派记者,并曾编辑过教育、经济、副刊、要闻等各种版面,直到最后主持“笔政”(《大公报》桂林与上海版总编辑、《文汇报》总编辑、总主笔)。徐先生晚年(1980—1991)先后写成并出版《报海旧闻》、《旧闻杂忆》、《风雨故人》、《报人张季鸾先生传》、《哈同外传》、《徐铸成回忆录》、《新闻艺术》、《新闻丛谈》等19部著作,三百余万字。他还担任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五所大学新闻系的兼职教授,亲自带研究生。
  在众多著作和实践经验总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徐先生提出的“新闻烹调学”。他说:“‘新闻烹调学’这个词,在中国,甚至在国际的新闻学上,似乎还未有过。这是我给‘发明创造’的。”
  
  一、“新闻烹调学”的提出
  
  1980年8月中旬,徐铸成忽接香港《文汇报》正、副社长的来函与来电,邀请他偕夫人赴香港游览并参加三十二年报庆。
  到香港后半月,徐铸成与同业酬应之际,了解到当时香港的左派报纸有四家:《文汇报》、《大公报》、《新晚报》、《商报》,合起来销路不到20万份,而香港报纸的总销售量是70万~80万份;有的态度中间的中右报纸超过了总销量的50%。1948年香港《文汇报》初办时,不到半年,销量就接近3万份,而30年后,还是三四万份,“文化大革命”时还一度跌到万份以内。
  这引起了徐铸成的深思:“我们国家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方面的变化,海外同胞都非常关心。按理,香港的进步报纸能最快反映内地情况,应该最受欢迎,为什么实际上销路却停滞不前?”
  另一件事是:《羊城晚报》在“文化大革命”后复办。他在细读之下,“觉得它不仅保持了传统特色,而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他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掌过勺的人,大概最能体会厨师的甘苦。我是常常把报纸的主编者比作厨师的。他要把报纸编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各版都有特点,每一条新闻,每一个标题,都能吸引读者,非看不可;而整张报纸,又融为一体,保持一个风格。仿佛厨师办一桌筵席,每一个菜都色、香、味俱全,而整桌菜有主次,甜、咸、酸、辣,适味可口,搭配合度,让顾客看了就垂涎欲滴。如果端上来的尽是大鱼大肉,尽管营养价值极高,胃弱者会望而生畏,即使消化力强的,日久也会“倒胃口”。
  就这样,徐铸成对香港左派报纸的滞销困惑,有了自己的见解:
  应该说,我们的报纸,思想内容一般是好的,但就像餐馆一样,原料是精选上等的,但由于没有讲究烹调,即没有讲究新闻艺术,做出来的菜就使人败胃——上海人说“倒胃口”。海外有各式各样的报纸,好似闹市中比比皆是的餐馆,读者可以自由选择,各取所需,各选所爱。我们的尽管是正宗京菜,原料很好,营养丰富,但是,由于一味的加辣,烹调不善,也弄得人家不愿光顾了。
  徐铸成通过分析香港《文汇报》等左派报纸滞销和《羊城晚报》复办的成功经验,总结自己在《大公报》二十年,在张季鸾、胡政之身边的耳濡目染的收获体会以及自己办《文汇报》的成败得失,归之为“新闻烹调学”。
  1982年4月,福建省政协邀请徐铸成到福州,请他讲办报经验。“新闻烹调学”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提出来的。他说:“我就借‘烹调学’的名字来强调编写新闻的技术性、艺术性问题。”
  
  二、三要点:掂分量、立标题、巧编排
  
  徐铸成的“新闻烹调学”涉及编辑技术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掂分量
  旧时,上海苏州河上有从平湖、苏州、常州等地运来的西瓜。水果店到船上批发,常请几个能掂分量的大师傅。工人在船上向岸上抛,大师傅接,接西瓜时掂了掂分量,放在筐里,每筐基本上是百斤,过秤时只略有误差。徐铸成用这实例,说明编辑应有“掂分量”的功力:一稿到手就能“掂”出它的分量,从而决定采用与否,如采用应放在哪一版的什么位置。这里还包括对来稿所报道的事实真实与否的核对。
  在出色的编辑手下,有些稿件甚至可以“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正如徐铸成先生说的,“掂分量”这项功夫,“不是唯心的东西”,也不是“第六感”的天才表现。这是靠经验,靠不断的学习、观察、实践,才能积累掌握。
  2.立标题
  “标题是一门艺术”。“‘标题’这个问题有很高的艺术性”。徐铸成多次这样强调。题目之“目”就是眼睛。人的眼睛如炯炯有神,自能吸引人。题目在新闻中就是纲举目张中的纲。把纲举起就抓住了新闻中的精华。当年,《大公报》重要新闻的题目都由总编辑张季鸾亲拟,成为《大公报》的传统。对此,徐铸成印象犹深。他说:“一个鲜明、准确、生动的题目,会使文章生色、增加它的力量。”好的标题来得不易,往往出自编辑的“绕室彷徨”与“搜索枯肠”。徐铸成强调,要想推敲出令人耳目一新、甚至是振聋发聩的好标题,“应当多看书,多背诵一些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佳作,名句警语。这样,一则新闻来了,猛然就会想到某句话,或其中的几个字,信手拈来,就很妥帖。运用恰到好处。不要去生搬硬凑,强拼起来的题不会好”。
  3.巧编排
  “三分资质,七分打扮”。人要美容,书籍要讲究装帧,报纸要讲究版面编排。徐铸成仍用烹调作比,指出要像“各地名厨师所精心调制的筵席那样,大菜小菜,热炒冷盘,甜菜酸菜,各尽调味之能事,花色丰富,搭配整齐。这才能色香味俱佳”。
  20世纪20年代,中国有些报纸“专电”、“外电”、“国内通讯”、“本市新闻”都放在一个版面,胡子眉毛一把抓,标题上又不下功夫,这使读者无从看起。1926年起,《大公报》学了日本报纸的编排,把重要新闻放在一版,其余的再按新闻性质分刊各个版面;在一个版面上,做到突出重要新闻,大小搭配。以后各报也都开始陆续改进。
  版面编辑在编排前应胸中先有丘壑,了解要发的全部稿件,便于整体安排。重要的、次要的新闻各放于何处(指版面位置),版面要有几个一栏,几个两栏,几个三栏,是否加框,主题和副题的位置,标题的字体、字号等都要缜密思考、搭配妥帖。这样每个版面都主次分明、协调有序、活泼疏畅而有立体感。
  
  三、过三关:文字关、政策关、常识关
  
  徐铸成的“新闻烹调学”强调记者、编辑要过三关。
  1.文字关
  文字是基础。每篇文章都要文从字顺,在语法、修辞、逻辑方面都不能有差错,在这个基础上力求生动活泼有文采。
  徐铸成曾经对《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先生的文章有过这样的评价:“季鸾先生的文章是写得好,灵活剔透,正如梁任公说的‘笔锋常带感情’,即最能感染读者的心,而又开创出新闻评论的新路子,评论中透露新闻,新闻中带有议论,实为当时少见的‘巨匠’。” 季鸾先生所写社评“处处以感情扣动广大读者的心弦,而广求同情,其警句如‘长城在望,而形势全非;渤海无波,而陆沉是惧’多是催人落泪的精心之笔”。徐铸成认为,要写出这样的好文章,不仅靠文笔快,脑筋灵,打好腹稿,还要有一套基本功:除对时事了如指掌,有各种丰富的知识外,有关国内外的重要数据,不论是历史的还是当代的,都应牢牢熟记于胸。他还强调:“文字的准确、贴切、优美,关系着一代文风,关系着语言美、精神美,值得我们下功夫。”
  2.政策关
  徐铸成认为记者和编辑最难过的是政策关。因为我们的新闻报道与言论都要符合政策,才能起到积极的宣传效应。
  徐铸成举了一个实例。中国报人梁厚甫去了美国之后,曾写信给他,说有一位美国记者,平时总以三分之二的时间学习和研究政策。1981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谈话后,这位美国记者立即向中国驻美大使馆要了五份书面稿。一周后,梁厚甫去他家,看到桌上放着的那五份书面稿已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殆满,而且还密密麻麻地写了他的心得体会,加了许多注解。对别国的文件都如此重视,对本国的更不必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