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一字之师”:编辑应当追求的美誉
作者:王国红
其次,出版物的主要功能是传播知识,所以,如果存在知识性错误,必须有错必纠,纠错必严,否则就会以讹传讹,或“厚诬古人”,或“大惑来者”。孔子的弟子子夏曾做过古文献编校工作,据《吕氏春秋·察传篇》载:一日,当子夏经过卫国时,有位读史书的人说:“晋师三豕涉河。”他马上指出“是己亥耳”。因为己亥是干支纪日,在先秦古字中“己”与“三”、“亥”与“豕”形似易混,卫人所读之史书,就是将“己亥”作“三豕”的误本。子夏通晓当时的文字形体及史书纪日体例,所以能发现问题,加以校正。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后来,“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得到确证之后,子夏方敢在文献上动手纠正。为辨析二字真伪,子夏可是进行了一次“出国考察”。[8]众所周知,定稿后的《吕氏春秋》是经得起推敲的,因为一直流传着此书“一字千金”的佳话。古代学者们之所以能成为大师,他们经手编校的出版物之所以成为后世之典,除了他们渊博的学识之外,与他们治学精神之专注,编辑态度之严谨不无关系。
总之,“一字之师”的美誉是离不开编辑扎扎实实的文字功夫和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的。编辑对语言文字的把关,纠错也好,润色也罢,古今一理:无“推敲”之功,不可以得其真,不足以服人;无“断须”之苦,不可以得其妙,不足以惊人;一字之改,可以去伪存真;一字之妙,可以点石成金。要想成为“一字之师”,平素必须苦练内功,积累渊博的学识,奠定扎实的功底,而临文之时,还要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瑕疵。具备“一字之师”的素质,编辑与作者方能精诚合作,使作品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进而保证出版物的整体质量,更好地发挥其文化功能。
注释:
[1] 边萌.浅析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之关系.科技与出版,2003(5):10.
[2] 宁原声.周作人的“一字师”.咬文嚼字,1999(5):18.
[3]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武汉:崇文书局,2004.
[4] 黄柏军.陈白沙巧改“功绩碑”.咬文嚼字,1999(5):16.
[5] 曹政.《邓小平文选》用“斤”.咬文嚼字,2006(5):37.
[6] 李明.以讹传讹一例:从一则文献看引用文献的学术规范.编辑学刊,2005(2):75.
[7] 叶至善.我是编辑.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4.
[8] 肖东发.中国编辑出版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12.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编辑部)
(责任编辑:关迎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