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编辑阅读与校对阅读比较研究

作者:周 奇

及反复审读而形成的思维定式。这正是编辑发排文本存在差错的不可避免性。钱锺书的《管锥编》,由著名编辑家周振甫担任责任编辑。周先生“重劳心力”,对书稿中的“失字破体,悉心雠正”,“援据未备者”,“逐处补阙”。钱先生翻阅了周先生的编定稿,感慨万端,特地致信周先生,盛赞他“千手千眼”。然而,《管锥编》出版后,还是存在五百多处错漏,这些错漏都是从周先生眼皮底下溜走的,都是周先生“想不到”的。编辑主流思维的这种“想不到”,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因而需要一种逆向思维来突破编辑的思维定式,从而将一切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
  保真性是校对思维的另一个特征。校对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真”,即将编辑发排文本准确无误、完整无缺地转换成印刷文本。因此,鲁迅强调校对一定要对照原稿。“遵循原稿”、“忠实原稿”是现代校对必须恪守的基本原则,也应该是现代校对人的思维方式。原稿是作者创造性劳动结晶,又凝聚了编辑的心血和智慧,是改正校样错漏的直接依据,校对首先要“对原稿负责”。强调“保真”,强调“对原稿负责”,并不否定“校是非”。“保真”与“校是非”并不是矛盾的,“保真”是基础,“校是非”是在“保真”基础上的完善。但是,不尊重作者的写作风格,不保持作者的创作思路,“意存所疑,辄就增损”,是校对工作之大忌。所以,做校对工作,要“多疑”,更要“善疑”,要“质疑”,更要“慎改”。一字不略过,一字不轻改。
  校对思维的第三个特征是联想性。校对的四种基本方法,前三种方法都是以“对照”为特征的。对校法的特征是以原稿对照校样。本校法的特征是以本书前后互证。他校法的特征是以他书校本书。三种校法都强调“对照”,通过对照发现错漏,通过对照找到改错补漏的可靠依据。这种“对照”在校对思维上表现出“联想性”的特征。校对联想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看校样联想原稿;看后文联想前文;看注文联想正文;看图表联想正文和说明文字;看本书联想他书;看本书联想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看果联想因,看因联想果;看概念联想概念关系;等等。这种在脑里“对照”的联想,可以增强校对猎错的敏感,可以提高校对的效率和质量。
  校对思维的第四个特征是整体性。—本书作为一个整体,有严格的整体性要求,例如版面格式必须统一,正文字体字号、同级标题字体字号占行居位必须统一,目录上的标题、页码与正文的标题、页码必须一致,同—人物、同一地方、同一事物的名称全书必须一致,插图形象与文字说明必须相符,书名页上的相关项目必须齐全,文与图、文与表必须衔接,等等。这些“统一”“一致”“相符”“齐全”“衔接”,是校对人员必须具备的“整体”意识,形成了校对特有的思维方式。
  校对的上述思维特征,同编辑的思维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异。
  
  编辑、校对心理素质要求的差异
  
  编辑和校对是两种不同的专业,对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要求是不同的。
  编辑职业对编辑心理素质的要求,可以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来形容。这是因为编辑的职责有两大项:策划选题,审读加工。策划选题,必须广搜信息,了解市场。这就要“走得出去”。而审读加工,必须静下心来,专心致志,这又要“坐得下来”。坐下来审读加工,要“静如处子”;走出去搜集信息,则要“动如脱兔”。走不出去,坐不下来。都不适合做编辑工作。
  校对职业对校对人员心理素质的要求,可以用“耐得寂寞,心静如水”来形容。近代学者叶德辉用“独居无俚(俚,聊赖)”来形容校书生活的寂寞。校书人成天面对原稿和校样,逐字逐句地阅读,一字一符地比勘,在密密麻麻的字丛中猎错查漏,要耐得“独居无俚”的寂寞,要忍受单调和枯燥。所以,叶德辉强调校书人要“习静养心”。
  人的知觉过程有个显著特点,即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正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整体性,人们在阅读书面材料时,不必逐字逐句地感知,即可大致感知整句整段的内容。所以编辑粗读即可了解书稿大致内容。但是对校对活动来讲,知觉的整体性却会产生负面影响。校对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同中猎异,是中猎非。形似易讹、音同易讹、义近易讹,是汉文字使用出错的三条主要规律,这三条规律的共同特点是“相似”,因而要求明察相似对象的细微差异。如果校读像编辑审读那样,这些“相似”就可能因感知整体、感知轮廓而不辨异同。
  校对工作是一项需要稳定注意的工作,又是一项单调、枯燥的容易发生注意分散的工作。如果校书人心理自控能力不强,一旦心理起伏动摇,校对注意就会涣散,甚至感觉器官瞬间麻木,视线方向与内心注意指向分离。导致视而不见。
  古代贤哲认为:“静则得之,躁则失之。”只有心静如水,才能“细辨乎一字之微”。而要达到心静如水的境界是不容易的,必须真正做到“除烦断欲”的思想净化。
  
  责任编辑 鲍莉炜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