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德业存千古 出版留英名

作者:钱 薇 李树平 刘小地

们对出版社的高度评价。特别是江泽民同志接到这三卷书后也欣然题诗:
  背影名文四海闻,少年波老更情亲;
  清芬正气传当世,选释诗篇激后昆。
  该书先后荣获省文学艺术奖,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和第四届国家图书荣誉奖、华东地区装帧设计奖。
  几年中,在吴为公的主持下,江苏教育出版社还出版了《陈鹤琴全集》、《陶行知文集》(再版重印)、《高觉敷心理学文选》、《梁漱溟教育文集》等15部教育名人专集。社会各界对江苏教育出版社给予了高度评价。经过几年的努力耕耘,吴为公所设想的江苏教育出版社“以学校为主要服务对象,面向全社会,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挖掘优秀文化传统资源,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出书格局已基本形成。
  
  以德为治,仁者风范,众口齐夸好领导
  
  调动群众积极性不能依靠强迫命令或者仅仅靠奖金。权力的行使必须有领导者的威信为前提,而这威信来自领导者自身的道德风范。
  出版社的同志们都知道,自创社以来,吴为公就没有什么假期、休息,奖金也不拿最多。他实实在在关心帮助职工。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他花费了不少心思,员工们一个个搬进了新房,而唯有他在离休前,一直住在原来的老房子里,家里陈设依旧,唯一显眼的是新添的一台彩电。他有一儿一女,都在效益不好的工厂工作。将子女安排到出版社工作,对当时的他来说,并不费力气。当别人劝他也要为自己考虑一点,调一个孩子到效益好又是事业单位的出版社时,他正色地说,我不能做这个事……
  对这样一位领导,全社上下都有一致的评价:吴为公一心为公。工作中吴为公更是身体力行,不怕艰苦,每本书的排版设计,查找资料,他都细致过问。因此人们常说,虽然好多书他不算责任编辑,但哪一本书不凝聚着他的心血?在组织一些重要书稿时,他经常深入学校家庭,与作者诚恳商谈,虚心求教。他是个不愿给别人增添麻烦的人,与人相处,总是以诚相待。他甚至叫得出许多部下群众家属和孩子的名字。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慈祥诚实、廉洁正直、认真踏实,是一个全社上下无人不称赞的好领导。
  
  告老离职,情牵出版,精神激励后来人
  
  在任期间,吴为公兢兢业业做好教育出版工作,为出版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离休后,他仍然力所能及地做着编辑工作,不停地在出版事业中耕耘并收获着。写论文、编书稿,不亦乐乎。他离休后写下了很有力度的论文:《江苏教育出版社五年》、《诗坛上永不遗忘的爱国名将——读(朱自清全集)第五卷诗歌编》等。他主编《中华美德大辞典》、《中国历代教育名人志》(近代部分)、《朱自清》画册,与人合编了《朱自清年谱》、《朱自清散文全编》,他还担任了《大地的足印——朱自清传记》、《历代鸟兽鱼虫诗词大观》、《辛亥以来人物年里录》、《陶行知》画册等的责任编辑,并荣获多种奖励。
  2001年,吴为公积劳成疾。动了手术后的几年里,他的身体状况不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吴为公依然牵挂出版社,牵挂《朱自清全集》。当辅助吴为公编辑《朱自清全集》的李树平前去看望他时,他拖着沉重的病体,拿出一张复印纸,庄重地递到李树平手中,那是一封朱自清致蒋复璁的信,在“专此,敬颂公安(绥)!”的地方,吴为公已认真改为“公妥”。下方留有圈掉的两字“安”“绥”,看得出他为此花费了许多时间进行比较、推敲,并查阅了许多资料。吴为公反复关照李树平今后一定要在《全集》中加上。就是在病危时,吴为公看到站在他身边的李树平时,拉着他的手说“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别再来了……还有那封信……记得加上去……”在人生的最终一刻,吴为公牵挂的仍是《朱自清全集》要收得更全,他所牵挂的依然是他为之献身的出版事业!
  现在,吴为公不在了,但他却永远活在大家心中。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原领导蒋迪安、俞洪帆、王传明一起深情地谈起吴为公创办苏教社,一步步自强发展的情景时,夸赞他的人格魅力和出版业绩。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印刷业管理处处长钱薇在向吴为公先生遗体告别时泣不成声,她激动地说:“是吴总领着我走上出版发行的道路,慈祥情怀铭记在心,培养之恩永难忘怀”。江苏教育出版社编审、原副总编辑喻伟回忆起吴为公求贤若渴几下扬州去调他时,深情地说:“我怎能不被他那一片诚意感动啊”!曾辅助吴为公编辑《朱自清全集》的李树平更是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与他一起工作的情景:“吴总是我一直敬仰的长辈领导,他的品德和情操,永远是我们珍惜的无价之宝!”原美编刘小地谈起当年难抑激动:“那时人少,常为书展连夜加班。深夜,吴总来到书展的布置现场,对我说‘不能帮上你的忙,我就在一旁陪陪你吧!’面对这样的领导,再苦再累,我心里也畅快啊!”江苏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姜建说:“我和出版社领导、编辑打交道很多,我最难忘的是吴总宽阔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他让我敬重,更让我景仰!”
  教诲如昨,斯人已逝。高风千古,音容宛在。吴为公的人格魅力,道德情操,将永远激励我们一代代为神圣的出版事业去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 关迎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