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德业存千古 出版留英名

作者:钱 薇 李树平 刘小地




  2006年12月27日,江苏教育出版社前总编辑吴为公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然而,他那无私磊落和仁者风范,他那诚实品格和慈祥情怀,他那创业精神和不凡业绩,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尤其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员工的心中。
  
  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全力创建苏教社
  
  1984年,吴为公被任命为江苏教育出版社总编辑。他走马上任之时也就是该社正式成立之时。社内不设社长,实行总编辑负责制,从那时起,人们一直亲切地称他为“吴总”。他既主持编辑业务工作,同时又要负责全社的行政领导工作。当初社里只有七八个人,几间小房,人员不足,机构不全,资金匮乏,曾一度欠下纸款和印刷费600万元,可谓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上级之所以把这副重担压在吴为公身上,一是因为吴为公有比较丰富的出版编辑经验。早在1958年他在担任苏州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时,为发扬地方优势,狠抓地方特色图书的编辑出版,曾主持编辑了反映苏州地区农业高产经验、苏州历史文化方面的读物,其中有不少书走俏全国,深受读者欢迎。1971年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工作期间,一套由他四处奔走、牵头组织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成为高校教材并沿用至今;另外一套24本的数学基础知识丛书,也成为当时青年读者所迫切需要的好读本。在江苏科技出版社期间,由他领导的编辑室组织编写的《中学生手册》一上柜便被抢购一空,后几经重印,总发行量逾1100万册。二是因为吴为公有出版行政管理的能力。他为人正派,管理有方,善于团结同志。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出版事业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不怕困难,勇于开拓,不谋私利。
  人才,是吴为公上任后考虑的首要问题。他说:“一个出版社的发展前景,关键看有没有一支上得前,顶得住,反应敏捷,热爱事业的高素质编辑队伍。有了一支好的队伍,没有好书可以生产好书,没有牌子可以创牌子。但没有人才,一切都无从谈起。”基于这一思想,他时时注意收集编辑出版人才的信息,一旦发现合适人选,立即前往商调。为了调进一个称职的副总编辑,他一次次奔波,虽然也吃闭门羹,也碰壁,但他的诚恳态度和渴望人才的愿望却感化了对方领导,终于实现了自己求才的目的。还有一些中层干部,如教育编辑室、理科编辑室、小学教育编辑室等部门编辑业务骨干的引进,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有好些中层干部以及后来当社领导和新闻出版局处长的同志,虽然并不是他直接提拔的,但谈起他,都非常感激他当年的培养之恩。引进、使用、培养同步进行,统筹规划,是吴为公在干部队伍建设上的一大亮点。在他任职期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新来的编辑一律要到中学上一段时间的课,并要到有关部门开展调查研究。他认为,一个教育图书的编辑如果不了解教育,不了解教师学生,不了解读者对教育图书的实际需要,不了解图书发行过程,即使文字水平再高,也是编不出好书的。同时,他还特别强调编辑学习理论。只要有学习的机会,哪怕花一点钱,牺牲一些工作时间,他也总是尽量安排编辑参加。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在他的笔记本上,常可以看到他对社内不同人员特点、长处、性格及使用情况的分析总结。谁反应敏捷,谁基础扎实,谁活动能力强,他都心中有数,并在工作中注意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
  在他主持出版社工作之后的一段时期,正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之际,一些政策的出台给出版社带来了一定压力,当时负债不少。吴为公清醒地意识到,出版事业的发展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1985年,他首先与有关部门协商,编写了一批适合本省中小学生学习急需的辅导用书,并对基层新华书店实行让利策略;同时,出版社实行创优奖励责任制。这样,在较短的时间里出版社不仅出版了一批学校急需的辅导用书,还赢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年终就摘掉了“困难”、“亏损”的帽子。
  数年辛苦不寻常。创建江苏教育出版社——吴为公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交出了一份令人相当满意的答卷。
  
  普及提高,狠抓精品,放眼长远创特色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面临着一个难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统一,普及用书怎样与高档次学术著作兼顾。吴为公通过他的智慧与能力使两者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在普及方面,几年来,出版社出版各类普及读物上千种,无一低级庸俗之作。同时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1985年到1986年,他主持创办了《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初中生数学辅导》、《小学生语文学习》三种刊物。虽然当时人手不足,销路也难以预料,但他作了精心调查,看准了广大中小学生的需求市场。刊物创办后没多久便走俏全国。
  但要出版高水平的著作,一个地方专业出版社应该从哪里入手突破呢?吴为公和编辑们讨论,走出去向老教授请教,还听取各级领导的意见。最后有了一个思路:充分利用江苏地方文化资源,推出一批文化教育名人全集、选集、教育理论专著。
  叶圣陶是江苏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学家。他一生心血,留下了长达二十多卷、近千万言的著作。他的全集出不出,如何出,吴为公思考着、筹划着。在这一巨大的出版工程前,他内心涌起一种强烈的渴求。是的,经过一度时间的苦心经营,出版社有了较为丰厚的经济基础,但赚钱并不是目的,他真正期望的是怎样使出版的图书在国内赢得较高的声誉。1986年他与编委缪咏禾反复论证,最后拍板,由缪咏禾担任责任编辑。后两人一起三次赴京,答应叶老以最快速度、最高规格、最好质量出版全集。经过不懈努力,这套计25卷的全集于1993年出齐。年已九旬的叶老紧握着吴为公的双手感激而欣慰地笑了。
  继《叶圣陶集》后,吴为公又在一次编辑会上提出出版《朱自清全集》的想法。在论证这个选题时,他认为,首先,朱自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显著地位,江苏是他的故乡,早在他逝世那年起,各出版社就筹划出版他的全集,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实现。广大读者翘首以待。其次,江苏教育出版社有出好全集的基础和条件。三是朱自清和叶圣陶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早年是好友,又同为江苏人,因而两套全集同在家乡出版有着特殊意义。对这一想法,大家非常赞同。吴为公又几上北京,通过叶圣陶父子介绍,数次拜访朱自清家属并答应自己亲自担任责任编辑。朱自清家属终于被吴为公的诚心打动,他们从吴为公身上看到家乡教育出版社的形象,郑重地同该社签订了《朱自清全集》共12卷的出版合同。为使全集真正出全,他上杭州、去昆明、下扬州,以老编辑的诚心,感动了众多朱自清研究专家,纷纷无私地为全集贡献出自己收集的朱自清文稿。
  《朱自清全集》一二三卷问世,便轰动了京城和全国,印了10000套仍供不应求,又重印10000套。人们对一个地方教育出版社能够出版这样珍贵的一流全集感到惊奇和钦佩。著名文学家、学者冰心、俞平伯、吕叔湘、唐弢等手捧全集都激动不已。吕叔湘挥毫写下“书林盛举”,表达了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