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澳大利亚高等出版教育的定位、特点与启迪

作者:杨金荣

教育的课程项目必须有行业协会参与,并且得到行业协会的认可。许多大学的出版教育的课程项目都要得到澳大利亚出版工作者协会的认证。其次,课程设置是由“课程协调员”(course coordinators)负责的。他们往往有丰富的产业实践经验,熟悉教育,更熟悉产业发展的动态,被称为行走在学界与业界的双栖型人才。课程设置每年都进行更新与调整,以与产业的发展相衔接。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著称的大学,其编辑与出版项目课程协调员的主要从业经历(见表2),充分体现了澳大利亚高等出版教育“一只脚在学界,一只脚在业界”的特点:
  
  从表2中可以看出,课程协调员往往有在多个著名出版公司工作的经历,在业界有多个领域的实践经验,并担任过一定的管理职务。他们熟悉出版企业最欢迎什么样的人才,知道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是合理的,什么样的实践是必须的,除了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具备哪些非智力的要素,等等。与之相对应,他们在协调课程时,非常清楚应该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应该扬弃什么样的课程,应该增加哪些实践性环节,课程的设置与产业的流程应该是怎样的对应关系,等等。如此一来,课程的协调能够有的放矢,人才的培养也就越来越接近产业的需求。
  课程协调员承担了组织协调的工作,他们邀请许多资深的出版业内人士作为“访问讲师”前来授课。这些“访问讲师”中的每个人都在出版实务领域有建树,擅长出版教育。教育组织者、实施者的“一只脚在业界,一只脚在学界”,决定了澳大利亚高等出版教育是直面产业需要与产业发展的,避免了产和学的脱节,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教育与产业需求“两张皮”的尴尬。
  由于有出版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出版企业,他们也带来了各自企业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多维度的,涵盖了出版产业各个环节。学生们在一年左右的相处、交流中,相互碰撞,相互启迪,相互学习,也相互融合。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出版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再相互隔绝,学校对于企业的了解也不再是雾里看花;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学”与“产”的结合更紧密,“学”服务于“产”的目标更清晰,教育的效果也更好。
  
  三、澳大利亚高等出版教育的借鉴与启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国现阶段的出版人才的产生主要有出版专业培养、非出版专业培养+出版专业培训两种途径。一是我国有专门的系科、院校。这些系科、院校设置了编辑、出版、设计、印刷、营销、发行等专业,为出版业输送专业人才。尽管如此,学校培养和输送的专业出版人才在整个业界的专业人才队伍中所占比例并不高。现有出版队伍中的大多数,是非出版类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生。二是出版企业及其上级主管部门的短期培训。这种培训对出版企业来说,费时少,针对性强,现学现用。现在,出版企业人才培训正在升级,越来越多的出版企业把骨干编辑送到国外大的出版公司或大学去进修。澳大利亚高等出版教育的定位与特点,对我国的出版人才培养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1、出版人才应该在多学科综合背景下培养。而非进行单一向度的单一学科的教育
  我国的高等出版教育主要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学科性、体系性强,重视课堂教育和基础理论训导。这是中国的教育传统所决定的,也是与现阶段大学教育的评估体系分不开的。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扎实,有理论研究的能力。但另一方面,这种教育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对出版产业的实际发展关注不够,课程的更新未能与产业发展相同步,出版教育与出版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相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和实践的能力比较弱,无法满足业界的实际需要。
  建议改革目前国内高等出版教育的由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单一学科的线性培养模式。据统计,国内有二十余所高校开设出版类本科专业,如果简单取消出版类本科教育是不可取的。笔者建议由现有出版类本科开设或增设双专业(学位)教育,逐步过渡到将出版教育定位为本科后的教育。因为仅仅是出版专业的教育背景,而缺乏其他学科、专业的知识、技能,毕业生在未来的出版产业中很难适应多学科、多专业出版要求。出版产业属于知识产业,从业者丧失了除出版以外的学科专业话语权,在出版产业是很难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这一点,已经引起业界有识之士的关注。与此相对应,建议提高报考出版学研究生的门槛,尽可能选择有一定出版经验或经历,或本科阶段修学的是非出版类专业的学生,从学科交叉和实践环节两个方面优化出版人才的培养。
  
  2、重视出版教育的岗位性、职业性
  出版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出版产业的需求为导向,在课程设置、导师配备、专业实践等方面,与出版产业保持紧密的联系。学界应充分依靠出版企业与出版行业学(协)会,邀请他们之中那些实践经验丰富又有学术造诣的资深编辑、出版管理人员、设计人员、营销人员和会计师等,到学校开设讲座、讲授课程、指导论文等。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实行出版人才培养的双导师制,即学界一位导师,业界一位导师。业界的导师可以直接带领学生深入产业链的各个节点:参与市场调研,了解读者的需求,参与选题的策划、文稿的编辑和与作者的沟通,熟悉生产制作的流程、装帧设计的要素,熟悉市场营销筹划、发行环节,懂得出版物的成本核算、利益与风险的评估,等等,学生的论文题目的选择最好与出版产业实际需要探讨和解决的课题相契合。
  
  3、构建有出版企业和行业学(协)会参与的出版类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对我国的高等出版教育形成正反馈
  建议尽快推出出版从业人员的岗位描述与岗位要求,为出版人才培养提供一个参照。要尽快改变普遍存在的教育与产业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可以直接借鉴澳大利亚高等出版教育的“课程协调员”制度。大学在设计课程时,邀请不同类型的出版企业的各个关键领域或部门的资深人员参与,把出版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新技术体现在课程设置中,把出版企业对人才的新要求反映在课程设置中,把出版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呈现在课程设置中。改进考核体系与考核方法,加大对实践环节的考核,把业界对人才的要求作为出版教育绩效考核的终极目标。
  
  责任编辑 耿丽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