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书为悦己者容

作者:江 岱




  遭遇“读图时代”的出版界,正越来越重视图书的装帧设计。视觉研究发现,在观察人的时候,逾70%的目光集中在人的头部,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头部的眼睛周围。对于一本书而言,集中在封面及版式上的目光只会有过之。现代建筑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形式追随功能”。对于图书而言,封面及版式设计也应该发轫于图书的内容。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图书的封面及版式就应该是看得见图书内容的那扇“窗户”。如何选择一种恰当的形式,既能够将图书的内容准确地表现出来,又做到适可而止避免喧宾夺主,是每一本书的编辑和设计者都会遇到的难题。尤其是科技类图书,专业性强,内容相对严肃,如何通过封面及版式设计改变“单调、木讷,过于严肃的外表”,吸引更多的读者,更使编辑和设计者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下面,就以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都会从这里开始——上海南京路外滩段研究》(Origin of a Metropolis——A Study on the Bund Section of Nanjing Road in Shanghai,以下简称《大都会》)一书为例,看看本书的设计者是如何为书巧画妆容的。
  
  一、总体设计概述
  
  《大都会》是同济大学建筑系常青教授在建筑遗产研究领域又一力作。南京路享有“中华第一街”美誉,作为上海最具代表性的路段,它积聚了每个时代最具社会影响力的经济实体,承载着上海特有的都市性格,浓缩了整个上海都市发展历程,成为五彩缤纷海派都市生活场景的T型台。南京路外滩段是指由东西向的南京路与南北向的中山东一路(外滩)、四川路、江西中路、河南中路形成的四纵一横路网结构与六个街坊。常青教授通过对这一地段六个街坊内的建筑、道路、功能布局、业态分布与传承、地标、城市空间类型,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等研究对象的深入调查和研究,运用现场踏勘、档案调查、文献检索、采访口述等分析手段,综合探究文化地理、形态学、类型学和人类学视野中的城市问题,力求复原这一特殊城市空间的历史特性,提出城市历史地段保护与复兴的构想。
  对于如此精彩的论著,封面和版式设计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也关系到这本书能否成为“精品”图书,吸引更多建筑文化爱好者的目光。有幸的是,同济大学艺术设计系的吴国欣和高博老师给予大力的支持,他们将《大都会》的封面及版式设计作为2001级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作业。因此,在本书的版式设计一栏看到的名字是19POINTS,这是19位同学集思广益的成果。
  就《大都会》一书的内容而言,作者是我国建筑历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著述的对象是上海这座大都会最繁华最吸引人的地段。因而,既可以将它设计成学术书的样子,满足学界“小众”的需要,也可以让它借助南京路的名望,成为引领社会大众树立建筑遗产保护意识、关注城市更新的契机。城市是人们集聚而居的地方,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而城市的保护与更新离不开每一个市民的理解与支持。因此,在设计之初确立的目标就是:《大都会》应该以其中英文对照、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国内外的专业及非专业人士;设计风格应该是简洁、轻灵,语意隽永、轻松活泼但不失严谨;设计中强调的历史感应该是对近代都市建设成果的回忆,而非追溯古朴与沉重。
  
  在以往的双语版图书中,版式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分栏布局,一种是分面布局(按单双页区别两种文字),各有千秋。由于语言的不同,分栏布局会造成篇幅上的差异,在两种语言对照上有一定难度;分面布局在篇幅上有较大的自由度,但往往难以共享插图。鉴于本书有大量的插图和表格,选用分栏布局的方式。
  基于分栏布局的选择,图书的开本也就确定下来。大16开本(889mm×1194mm)一方面可以保证分栏的尺寸不致过小,保证读者顺畅地阅读文字;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展现多幅外滩沿江立面等大尺度的图片。之所以没有选择更大的开本是担心会给人画册的错觉,影响大众的选择。至于封面选择大勒口的形式也是为了避免精装图书的“硬板板”的面孔,让读者充分享受翻阅的“自如”,人与书的互动与交流也由此而生。
  开本与版式的布局基本确定,19位同学分组提交了近十个初选方案,经过集体评定选择三个设计要素进行深化。一是封面采用垂直分割的构图,将外滩最具标志性的沿江立面自上而下沿书脊布局;二是充分挖掘南京路外滩段特有的参差天际线形成的音乐般的跳跃节奏;三是从插图中选择历史建筑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装饰元素作为书籍装帧的装饰元素,为整本书建立由内而外的视觉逻辑。
  
  二、封面设计
  
  选择1923年与2004年两幅外滩沿江立面,经过艺术处理做成传统水墨画的效果,沿黑色书脊对称布置在封面和封底(图1)。色彩自上而下逐渐加深,宛若江水滚滚而下,点明了上海这座城市傍水而建的自然环境特性,暗示了外滩在大都会城市空间中的特殊地位,显示出黄浦江在上海“海派”都市风格形成过程中的特殊意义。
  封面上的中文书名被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中又有细分。“大都会”三个字是陈益平老师手写的,并经过电脑做局部蚀刻处理,老宋体突现出历史的沧桑感。三个字的大小依照“大→小→大”的节奏设置,位置也是按“左→右→左”布局,节奏感在此得到充分的强调。书名中的“从这里开始”选用黑体,自上而下顺序排列;副书名“上海南京路外滩段研究”虽然也选用的是黑体,字号略小,但是利用明亮的橙色予以强调,在视觉上并不会被忽视。
  特别要说明的是,与其他文字选用实体字不同,“大都会”中的“大”字采用深灰色块上的白色字体。这个灰色块的妙处在于,一方面它与沿江界面色彩最深的部分成对角线,构成均衡的视觉感;一方面也抵消了“大”字在字形上张牙舞爪的感觉,避免了“霸气”。
  与中文书名垂直排列不同,英文书名与作者名是依傍一条细线水平布局。主书名全部大写,也作蚀刻处理,并特意将“ORIGIN OF A METROPOLIS”的首字母“O”做成橙色,与中文的副书名取得色彩上的呼应。而这条细线一直延伸至前勒口,并以它为轴线,在前勒口轴线上下再次对称布置2004年和1923年两幅外滩沿江立面。两幅图也是经过水墨处理,只是色彩不再是由浅至深,而是强调“浅深浅”的节奏,希望通过“过去”与“今天”的对比揭示时光在城市中的流逝如波如影。正如过去的建设造就了今天我们存身的都市,今天我们的一切举措也决定这座城市明天的面貌。线条尽端是一个橙色小方块作为结束。
  黑色的书脊上下两端是上窄下宽的两个橙色块,英文书名的首字母和中文的副书名也是橙色。由于书脊厚度有限,不适合作过于复杂的构图变化,因此,中文书名字体大小的三个层次依旧保留,只是“大都会”三个字的大小不再作变化。即使插放在书架上,《大都会》黑白对比加上间隔的橙色跳跃布局,也会非常醒目。
  封底切口处是缩小的正书名的构图。后勒口沿灰色块底边引出一条细线,沿线上下布置1923年和2004年两幅外滩沿江立面。同样是“浅深浅”的色彩,同样是橙色小方块的结束,只是两幅图的上下位置做了对调,预示着一个“过去的故事”结束了,一个“今天的故事”开始了。
  
  三、目录设计
  
  中文目录选择文字竖排,是希望借此表达大都会鳞次栉比的建筑丛林的都市印象。为此,将南京路外滩段的每一栋建筑的照片做成负片的效果,接续排列居中放置,仿佛是一幕幕正在播放的城市风光片。章节名按照不同的层次采用不同的字体(黑体、宋体与楷体)、字号、行距,通过在视觉感上的轻重不同形成节奏感。页码用黄色系列两种深浅不同的色块作底色,标示在建筑照片的上下。“目录”两个字有意采用不同的字号,并呈对角线布局,是为了表达城市道路阡陌交错的意象(图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