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出版物质量管理机制建设”研讨会发言述要(下)

作者:李 岩等




  知行合一坚持“品牌为王,声誉为先”
  
  李岩(中华书局总编辑):
  出版物质量管理首先是一个观念问题,要把保证出版物的质量作为维系出版社品牌和声誉的重要问题来考虑。
  出一本质量有问题的书,对出版社声誉的影响是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挽回不了的,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坚持“品牌为王,声誉为先”的原则。所有的图书从选题立项、发稿,到出书质量监控均以此为第一要务。我们在选题立项上首先要保证中华书局的品牌不会受到玷污。中华书局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籍及其有关学术研究成果为主要出版对象的出版社。现在很多高校研究机构课题经费丰厚,非常愿意出资出版这方面的博士后论文。这对出版社是一种考验。我们局里在选题论证的时候确定了一个原则,博士后论文一般要沉淀两三年以后再考虑接受,虽然有些论文确实比较优秀,有突破性成果,但是我们要看沉淀两三年后学术界的整体反映。除非当时大家都判断这个书稿非常优秀,这方面有个别的特例,但是很少。类似这样的情况,我们在立项的时候都非常慎重。
  坚持出版社品牌和声誉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出书选题立项坚持出版社专业分工,与本社已有的选题结构和方向相吻合。从中华书局这两年的体验来说,我们集中做减法,不是我们擅长的传统文化领域的选题,我们一般不予考虑。同时,我们逐步确定和强调各个编辑室的分工。按照“内部分工明确、围绕主业做”的原则确定图书选题,进行图书生产。专业分工长期以来使得出版社形成了自身的品牌优势和专业特色,如果丢弃了这些,出版社在市场上将很难立足、很难生存。在市场经济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市场意识逐渐增强的情况下,其他商品的品牌意识已经凸显。图书作为商品,它的品牌形象、质量水平也逐渐被读者所看重。过去读者选择图书,一般不大考虑出版社,而主要考虑书的外观、价位,但是现在,确实有一些读者选择越来越精细、苛刻,他们会考虑出版社、作者,这是图书市场稳健成熟的标志。出版社应该顺应这一变化,在选题立项上要确保围绕自身的主业、擅长的领域做,这也是一个出版社社会文化责任的集中体现。
  
  建设质量保障机制的三个基本条件
  
  潘正安(化学工业出版社总编辑):
  出版物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正确的出版方向、完善的管理制度、高素质的出版队伍,是建设出版物质量保障机制的基本条件。
  正确的出版定位是出版社健康发展的关键。无论出版单位处于哪个发展阶段,都要立足于发展本社的优势,以自身的条件为基础,力求突出特色、形成品牌、提高竞争力。编辑室作为出版社下设的产品业务部门,也要有明确的定位。编辑室可以按照学科专业、图书类型或读者层次等方式分类设置,在全社出版业务范围内承担明确界定的任务。编辑个人同样要找准定位。只有拥有比较明确的专业市场定位,编辑才能专注于某一个领域深入开展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在该领域选择内容和把握市场的能力,进而实现对该领域作者资源、读者资源和市场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价值延伸,实现事业和个人能力的共同进步。战略定位不清,热衷于追逐市场潮流的出版单位,反而越做越难。
  现代出版工作专业性强,分工细致,出版社必须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才能有序运行。我社建立了包括编印发工作规范和人事、财务、行政管理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提高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每一项制度和条款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起草,不搞形式主义。各项制度一般每隔三四年进行一次评估和修订。除了以上这些规章制度外,编印发各部门还有一些更细致的工作指南,如供编辑组稿用的《著译者须知》、供美术编辑查阅的《图书封面设计技术规范》等。这些方面虽有一些行业通用规范可供参考,但往往内容分散、针对性差。我社对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做出明确、详细的规定后,编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有显著提高。
  图书质量要作为编辑部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我社对编辑部门的考核并没有局限于经济效益方面,而是把社会效益也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比如专业骨干图书等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国家规划入选情况、编校质量检查情况、获奖情况、读者投诉情况等,分别记分量化,作为考核依据。部门对编辑个人的考核还要结合完成的工作量、培养新编辑以及参与公益性劳动的实际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考核校对和设计等不同岗位,也都把出版物质量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
  队伍建设是建立图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基本保证。我社自1997年以来已经举办了九期新员工培训班。新员工岗前入门培训大概是两个月的脱产培训,主要讲授出版基本知识以及审稿、编辑加工方面的技巧,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练习。上岗初期再根据不同岗位需要对新员工进行针对岗位的专门培训、指导。然后新员工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工作。大约一年之后,再脱产一个月集中进行第二阶段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市场策划、选题、经济管理等方面。培训结束时,每个学员根据培训情况,结合各自的工作岗位写一篇论文。
  对社外力量进行培训也十分重要。我们对社外编辑和社外校对人员坚持先培训后使用,并且注意结合日常工作给予指导,维持社外队伍的稳定性。此外,作者队伍的建设更是质量工作的重要内容。
  
  九大制度严格保障出版物质量
  
  魏运华(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助理):
  1. 选题论证制度。我们努力从源头抓起,把好选题关。我们制定了《选题论证和审批实施办法》,成立了选题论证委员会。我们要求所有列入出版计划的选题都必须经过选题论证委员会论证审批,只有通过审批的选题才能列入出版计划、才能发稿。
  2. 三审三校制度。我们制定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三级审稿制实施细则》并严格落实。书稿的初审、复审和终审都要写出书面审稿报告,确保书稿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文化积累价值、使用价值等内在品质及语言文字质量。
  3. 教材教辅质量标准严格。我们对教材的编校质量从严要求,规定“教材编校差错率超过0.5/10 000为不合格产品”,并要求“力争中小学教材及其他重点出版物无差错”。我们对教辅图书的质量管理也以教材的标准来要求。
  4. 质量检查全覆盖制度。我们现有编辑人员近300人,每年出版的品种近4 000种。我们在质量检查的时候要求做到两个全覆盖:第一是保证编辑人员的抽检覆盖面,做到全员覆盖,不留死角;第二是保证图书品种的抽检覆盖面,做到合理分布,既有重点又兼顾全面。
  5. 质量跟踪制度。我们对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的编辑部门、编辑人员予以重点关注,加大对其编校的图书进行审读的力度,检查图书质量状况是否有较大改进。审读室加强与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的编辑部门的沟通,就如何切实解决图书质量问题,集中时间与他们进行座谈,研讨对策,落实措施。
  6. 质检通报制度。我们要求总编室和审读室定期在社内网站上公布质量检查情况,进行表彰和批评。每个季度通报一次。
  7. 质量奖惩制度。我们制定的《编辑部门年度绩效奖励管理办法》,对编辑部门、编辑人员提出了六项指标,第一项指标就是质量,把出版物的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予以量化,与编辑人员、编辑部门年度的绩效奖励挂钩。同时,我们还把质量检查工作与职称评定工作挂钩,如果编辑人员负责的书稿在编校质量上不合格,就取消他参与当年评定职称的资格。
  8. 业务培训制度。我们为编辑人员配备了相关的工具书。坚持每年进行全员培训,将有关编校质量的业务培训作为解决编校质量问题的一个“治本”的措施,不仅纳入新编辑培训计划,而且纳入对全体编辑人员的培训计划。这项培训已成为编辑常规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经过长期坚持,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制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