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全面宣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经济报道质量和水平

作者:丁 士




  4月19日的《能源周刊》以《让节能成为一种习惯》为主题,在《身边故事》、《节能妙招》和《节能小贴士》栏目中分别介绍了“工作节能——信手拈来”、“家庭节能——精打细算”、“出行节能——量力而行”、“消费节能——观念转变”的道理、常识和建议。譬如说,我们的专家算了这么一笔账,如果我们采用节能光源,照明用电量可下降60%,一年能节约740亿千瓦时的电,相当于节约2 989万吨标准煤,如果把国内现有的1.3亿台冰箱全部换成节能冰箱,每年可节电431.32亿千瓦时,两者相加,相当于省出一个多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
  为了在广大群众中普及节能知识,《经济日报》在2007年6月推出了关于节能灯的问卷调查及市场反映情况的大型系列报道。报道以编辑部开展的一次有关节能灯推广使用情况的千人问卷调查活动为开端。几十名年轻记者不畏酷暑,到街头、到商场向读者发放问卷和采访。6月23日在头版头条刊发《千人问卷调查情况分析表明——节能灯推广使用潜力巨大》,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努力提高节能灯普及率》。同日在7版推出“让更多的节能灯亮起来”系列报道,首期刊出了“节能灯市场千人问卷调查结果”和普及知识。接下来刊发专版《进一步研究和关注节能灯市场》,主要针对灯具市场、汽车配件城及公共场所作出了调查报道。本报同时进行了“节能产品市场调查”。在“家电篇”中,本报记者赴百货店、连锁店、大型超市、大卖场,对节能产品的供应数量、种类、档次、价格以及销售、消费者认知等情况进行调查,勾勒出节能产品的市场生态和节能产品的生产、结构、技术等状况,还配发言论《让节能产品在市场上唱主角》。
  调查发现,76%的被调查者希望节能灯能够在质量和性能上有所提高,延长使用寿命,改进和提高照明效果,超过一成的被调查者表示,不选用节能灯的原因是“因为使用寿命太短节能不节钱”。报道刊出后,厦门某节能灯生产企业的老总来函说:“这让我们照明行业汗颜。我们作为其中的一员,深感责任重大。”这位老总介绍了自己十多年来在改进节能灯质量方面所做的努力,例如进行上中下游产业链全流程改进,在精细化工艺方面提高水平,集成电路技术的支持也加大了力度。《经济日报》的调查还表明,虽然全球90%以上的节能灯在我国生产,但我国居民节能灯的使用率却不到一半。这其中,除了产品本身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不能不提,那就是国内优秀企业大都是做出口出身,这些年出口需求不减,利润稳定。而国内市场由于企业小、散、差,品牌杂、质量差,影响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影响了这类企业的发展。因而,对于整个节能灯行业来说,不仅需要企业自己努力,行业也要团结,国家更要支持,当然包括我们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也应当正面宣传倡导。
  3.重视以人为本,让经济报道更多地见物也见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内涵非常丰富、涉及方方面面,落实到经济报道上就是应重点改变长期存在的“见物不见人”的偏差,更多体现经济活动中人的作用,对人的关心。《经济日报》2006年初推出的《记者亲历》专栏,当时的指导思想是让记者贴近实际生活、深入基层群众,更形象生动地反映经济活动中人的作用。记者下矿井当“矿工”,到田间当“菜农”,进超市“卖年货”,随民工春节返乡,通过观察体验,反映基层群众,特别是那些艰苦行业一线群众的辛勤劳动,反映他们的奉献和人性之美。
  譬如说4月30日一版刊登的记者亲历专栏稿件《春满茶园采茶忙》。
  文中讲述我们的记者来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天鹅塘的茶园里。记者从未进过茶园,更未亲手摘过茶叶。看了一眼旁边采茶工的动作,感觉挺容易的,就模仿着摘起茶叶来。没想到刚摘第一根芽,旁边的采茶工卢依坚就提醒道:“你摘芽的方法不对,不能用指甲掐断,要用手指握住芽儿横向用力把它折断。用指甲掐断的话,断口处会呈现黑色,影响茶叶的品质。”记者不敢大意了,耐心地向采茶工人请教起来。采茶动作看似简单,其实讲究还挺多,它要求采茶人眼快手准。采茶人要采的是枝头刚生长出来的嫩芽,要选那些叶子小、芽突长、品质好的芽来摘。同时,为了保证劳动效率,又得下手快。根据茶叶形状,采茶分为双芽和单芽,两种茶形的采摘方法也不同。对于高等级的茶叶,采茶操作更是要求严格。我们的记者在文章里描述说,自己是初次采茶,只能用一只手一片芽一片芽地摘,而采茶工们则是双手齐下,动作协调,让人觉得眼花缭乱……采了一个小时,我们的记者感觉到腰酸腿疼。
  文中描述场景感极强,好像自己就在那片绿油油的茶园里,从这里再引出茶农增收、茶叶市场的建设与管理这些话题,就显得轻松自然了。
  这个专栏创办以来,始终有较高的阅读率。可见记者与读者、被采访者的“换位思考”、“换位体验”对于经济报道也很重要。
  
  二、提高经济报道质量水平,必须让采编人员在“三贴近”上下功夫,突出特色,突出主题宣传,提高经济新闻的社会影响力
  
  要不断提高经济报道的质量和水平,使之更加符合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要求,必须进一步落实“三贴近”原则。新闻报道只有做到贴近实际、贴近基层,才能为广大受众所接受,才能提高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可以说,以“三贴近”的新闻报道正确引导舆论本身就是主流媒体的努力方向。
  随着科技进步带来采编手段的改进,特别是通讯业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确实实现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了,记者通过网络了解情况,通过电话进行采访,甚至仅根据网上资料就能“攒文章”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记者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少了,对一线群众的感情淡了,反映在报道上是高高在上的报道多,来自一线的报道少,虚张声势的概括多,真情实感的描写少,这样的报道难以担起客观反映社会现实、服务经济建设的重任。
  为了全面反映各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也为了解决记者深入实际不够的问题,《经济日报》2006年5月开始推出“又好又快发展新看点”大型系列报道。这套报道计划用2~3年时间派出二百多名记者深入全国六百多个县市采访,为每个县刊登一篇报道,为每个省区采写一篇长篇通讯。2006年启动以来,已先后派出13个采访组,深入山东、河南、陕西、辽宁、江苏、江西、贵州、云南、海南、广东、湖南、安徽、浙江等省区近三百个县(市、区)进行调研采访,报道了各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成就、新进展、新经验。这组超长系列报道,由于其聚焦基层,大多是记者走村串户采访来的新闻,能够反映省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全貌,因此受到各地的重视和欢迎。采访组所到过的省区党委或政府“一把手”都亲自接受采访,不少省区领导对报道做出批示,一些地方党报甚至市场化媒体都纷纷转载《经济日报》的这组长系列报道。
  提高经济报道的质量和水平,一个重要标志是媒体的特色报道鲜明,主题宣传有影响力。
  《经济日报》近几年抓了一个主题宣传,就是自主创新的宣传。从2004年《经济日报》推出汽车工业自主创新报道以来,每年都有新套路,每年都有新突破,形成了一个持续几年独具特色的主题宣传。对我国汽车产业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说中国的汽车产业因为规模小,现在还达不到自主创新的程度,还不能进行自主创新;一种是说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作为一个经济体必然会产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企业。报社编委会认为,有必要通过报道来反映自主创新的信心,通过典型报道来解剖、总结,为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鼓实劲。2006年11月30日头版头条发表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里程碑》一文,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接着,本报又独家推出了“国产汽车·自主品牌巡礼”系列报道,选取奇瑞、吉利、红旗、夏利、长安等品牌,以通讯及图片、背景等组合表现形式,在一版刊发。这种全面深入的报道,很好地展示了我国自主汽车产业的发展全景。如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关于自主创新的重要篇目:
  12月3日,《奇瑞:自主品牌开发渐入佳境》;
  12月6日,《吉利:踏上自主创新的成功之路》;
  12月10日,《“红旗”轿车:创新写出新篇章》;
  12月12日,《夏利: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提速》;
  12月14日,《中华轿车:自主品牌的新跨越》;
  12月18日,《金龙:勇当自主品牌客车先锋》;
  12月20日,《福田:创新铸就商用车自主品牌》;
  12月22日,《长安,增强核心竞争力》;
  12月25日,《江汽瑞风:坚持自主创新形成市场优势》;
  12月28日,《长城汽车:脚踏实地自主创新》;
  12月29日,《重汽:打造中国重型汽车第一品牌》;
  2007年1月5日,《荣威:高起点的自主品牌》。
  关于自主创新的主题,《经济日报》在发表一系列评论进行深刻阐述的同时,还从典型区域、典型企业、典型人物三个层面展开报道。区域层面的报道有:《自主创新·柳州创造探秘》、《自主创新看深圳》和《自主创新·再探广东发展轨迹》,等等;企业层面的报道有:《自主创新·领先一步看海尔》、《柳暗花明看奇瑞》、《自主创新榜》等;人物层面的报道有《自主创新先锋 拼搏奉献楷模·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业绩选介》等。这些典型报道因为具体、生动、鲜活而得到广泛认可。
  
  (作者单位:经济日报社)
  (责任编辑:关迎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