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高校教材编辑工作内容与职责定位
作者:段博原
辑要反思此类选题的失误或不足,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教材的竞争力低下。比如,编辑是否找对了合适的作者,作者的学术水平和写作是否真的胜任编写要求;选题策划时是否真实调研了使用者的需求,选题是否符合现有的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和趋势,选题与同类书相比的优点是否突出等。此外,编辑还要反思是否真的进行了有效的策划,投入多少精力到选题策划中,是否只是坐等作者的投稿,等等。
而对于J>40的产品,编辑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产品到底是现金牛类还是明星类。如果是明星类,则可以总结成功的经验,包括调研工作的开展,教材作者的选择,教材的指导思想、内容体系、编写风格的长处等,这些经验可以为其他教材的选题策划提供指导。
如果10
2、营销推广
出好书不容易,把书卖好更不容易。因为营销工作的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单靠销售部做好销售渠道的工作就能决定教材发行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对终端客户的营销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销售部传统工作职能定位是以渠道的建设和维护为主,加上教材品种暴涨,使得销售部不可能很好地单独完成教材的营销工作。而编辑了解市场和终端用户群,因而营销推广这一责任也不可避免地落在了编辑的身上,甚至在一些出版社编辑成了营销工作的主体或主导。编辑可以参考J值对不同的产品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
对于新书和J≤10的教材,编辑需要做的营销工作首先是在资金和资源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一切尽可能的宣传推广手段,在合适的时间内提升教材信息的覆盖度和到达率,理想状况是教材信息能够到达它应该到达的地方,同时结合一定的促销工作,让尽可能多的师生知道并采用。
如果10
3、产品管理
对于新书的管理,编辑应该加强营销推广,如上所述,采取尽可能多的宣传推广手段,缩短教材在市场的导入期,争取被学校和教师采用。而对于进入成长期的教材,教材的相关信息已经比较好地传达给目标教师群体,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可以通过了解教材的J值,更好地对现有产品进行管理。
一是J≤10,如果产品属于问题类,今后成长乏力,这需要编辑和作者多沟通,尤其是听取其他教师和审稿人的意见,考虑对教材进行修订,提升品质和竞争力,或者是另外寻找更好的作者,开发替代品。如果产品属于瘦狗类,编辑则要慎重权衡是否要把出版此类产品作为今后工作重点。
二是J>40,如果产品属于明星类,编辑应主要考虑维护作者资源,在此基础上延伸教材产品线,比如开发不同学时、不同使用对象的教材,形成产品群,进一步占领市场。如果产品属于现金牛类,编辑要考虑在高市场占有率的情况下,挖掘产品新的增值服务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包括开发并销售CAI课件、试题库,建设课程网站并销售网络学习卡等,实现从纸介质图书出版者到完整教学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初步转变。
而对于10<J≤40的产品,根据J的具体数值,看其侧重于哪一类,再根据情况做出具体决定。
4、客户关系管理
教材的使用单位和教师是编辑的VIP客户,编辑应加强对重点客户的管理。参考J值对产品进行分类后,编辑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客户关系管理。
对于J≤10的产品,编辑要重点和作者沟通,反馈读者意见,修订现有产品。如果作者不合适,则考虑替换或者暂时取消该选题。
对于J>40的产品,编辑可以通过举办包括教师培训班在内的各种活动,对作者进行包装,提升作者在业内的影响和知名度。而对用户则应多吸收建议和意见,提供更加到位的服务,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进一步保持客户的忠诚度。
对于10<J≤40的产品,根据J的具体数值,编辑可以结合以上二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客户管理工作。
有些出版社的编辑根本不知道也不关心谁在用他负责的图书,甚至连货发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订单的增加或丢失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认为,责任编辑至少应该对单笔发货数量比较大(比如大于300册)的订单进行跟踪,要设法找到使用单位和使用教师,并进行维护。现在,不少出版高校教材的出版社在大力发展院校代表,其实质也是把编辑的客户关系管理职能分化出去并进一步专业化。
四、教材编辑职责定位
综合来看,在研发阶段,编辑应该积累丰富的作者资源,深入了解自己所负责的学科和选题,尤其是要深入了解市场同类教材的优缺点,成为教材研发的参与者甚至组织者,能对教师编写教材提出一定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在产品生产阶段,编辑应是产品生产制作的监控者,要保证产品的生产进度满足市场和客户的时间要求。在销售阶段,编辑要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针对终端、渠道等不同类型客户开展定位准确、针对性强的营销推广工作,有效拉动销售。最后,编辑还要努力巩固客户关系,提高作者和使用教师的满意度。
因此,编辑应是贯穿整个图书生命周期的负责人,图书的经营管理工作应该以编辑为核心来开展,出版社也应据此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近年来在企业应用普遍的产品经理制值得出版社借鉴。产品经理就是一种产品的“总经理”,他不隶属于研发、生产或销售中的任何一个部门,但他却对产品的最终效益负责。因此,产品经理不仅要管产品,还要管项目和流程,从研发直到销售。他可以调动一切资源,为实现产品盈利创造条件,而各个部门也要围绕产品经理来开展工作。产品经理制弥补了传统的职能结构形式下,各职能部门都追求本部门利益最大化,而对产品的最终效益责权不清所存在的缺陷(比如销售部和编辑部就经常在书卖不好时互相推诿责任),这也是产品经理制管理模式的竞争力所在。
因此,在高等教育教材出版领域,编辑应该定位为专家型的图书产品经理,编辑就是多个(种)产品的“总经理”,编辑必须对自己产品的最终市场效益负责,推而广之,编辑部门也应该成为利润的最终负责部门。
高校教材市场竞争的表面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而实质是管理模式和机制的竞争。只有改革传统管理制度,围绕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借鉴已经比较成熟的产品管理模式,建立相关的产品经理(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