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浅谈《小说连播》节目的编辑工作

作者:叶 子




  编者按:2007年9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庆贺文艺之声开播三周年,开展了首届“听众最喜爱的编辑”评选活动。本刊特约请当选编辑叶子总结介绍其工作经验,希望她的文章能对大家有所启迪。
  
  在诸多的广播文学类节目中,我偏爱《小说连播》,——因为它的艺术魅力,因为它拥有庞大的听众群。
  目前,《小说连播》已从一个节目发展为一个频率而受到各家电台的日益关注。作为《小说连播》的编辑,我结合自己30年的探索,与大家共同讨论如何提高同类节目编辑的基本功,以期收获更多的成功。
  
  一、培养和不断提高基本能力
  
  1、鉴赏选择能力。《小说连播》的编辑,首先面对的就是“选用哪本书”这个问题。它直接衡量和检验《小说连播》编辑的鉴赏和选择能力。
  鉴赏选择能力直接关系到选材、选好材的大问题。这与编辑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文学修养、学识水平、生活态度、个人气质等息息相关。因而作为《小说连播》的编辑,加强文艺理论的学习尤为重要。选材没有客观标准,只凭主观好恶是不行的。编辑需要博览群书,因为只有比较才能鉴别,否则就会孤陋寡闻。所以要看准选好“一本书”并不容易。
  
  2、二度创作能力。编辑选好书以后,要和演播者一起完成这“一本书”从无声的书面文字到有声的广播化处理的再创作,这涉及编辑的文字转化能力和导演能力。无论对这“一本书”的总体设想,还是具体的情节安排,以至细致的人物语言处理,都倾注着编辑对听觉艺术的探求。这种转化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编辑勤于探索,不断提高。
  那么,《小说连播》编辑的转化工作是从何人手的呢?
  我以为,文学是“人”学,作家懂得这一点,演播者也应该懂得这一点,编辑就应该从这一点入手。首先要列出播出作品主要人物关系及用音设计。
  以1982年蒋子龙的中篇《锅碗瓢盆交响曲》为例:
  主人公
  ①牛宏,男,25岁,主人公绰号“牛琢磨”。中等身材,眉眼清秀,发型清新,有思想。带嘎劲儿男中音
  领导层
  ②钟警深,男,瘦子,公司党委书记,目光犀利,待人和气亲切。单细男次高音
  ③游刚,男,胖子,公司经理,时而严厉摆架子,时而随和好脾气。深厚男低音
  同行一代年轻人
  ④崔芬,女,“劳模”,内向,争强好胜,人老实。女中音
  ⑤孙连香,女,“阶级斗争脸”,鞋底儿脸,假阴天没有笑模样,说话尖酸刻薄,爱打小报告。女次高音(天津口音)
  ⑥邱二宝,男,“邱傻子”装傻卖愣,说话没有轻重,好惹事爱开玩笑,嗓门儿亮。男高音
  ⑦石心菊,大丑姑娘,瘪脸塌鼻子,性情憨厚,善良稳重,举止娴雅。女低音
  ⑧刘俊英,女,俊姑娘,气质温柔佳丽,谈吐不俗,平静清雅。甜润女次高音
  ⑨赵永利,男,“政治哑巴”,表面不吭气,内心有追求、有理想、有热情。稍细男中音
  家庭谋士
  ⑩牛华,女,29岁,牛宏姐姐,讲究气质风度,讲话风趣幽默,被称为“牛大学问”。漂尧的女高音
  上例体现了编辑对作品人物的理解和把握,注释着编辑对每个人物的个性、外貌及声音造型的分析、提示和要求,使演播者一目了然,能全盘地掌握作品的人物特点,主要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领会编辑的意图,进而统一认识,共同进行二度创作。
  对于初次合作的演播者,我还要通过文案工作和与演播者交流,具体指导如何将书面语改为广播语。一是结构上的调整,砍复线,砍枝蔓。如《安娜·卡列尼娜》就保留安娜这条主线,《上海的早晨》砍去农村背景线,凸显家族与城里的戏,《我的父亲邓小平》只沿着邓小平革命路线走,把冗长的回忆资料删去五分之三。二是做好演员案头准备工作。先把倒装句顺过来。譬如:“……”某某说。应转为某某说在前,说的内容在后。其次是人物“开脸”介绍后,以后的对话,只走戏,不必重复说谁说,谁再说。三是用来表达人物语言的动作、节奏的词,如“缓慢地说”“大声地呵斥”等,可以删去而让演播者直接表现。
  30年来,我先后制作了一百三十余部中、长篇小说的联播节目,几乎每制作一个节目,都坚持列一张人物关系表,做好录制前的文案工作,帮助演员理解作品,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塑造人物形象,通过电波的传送带给听众美的享受。比如《寻找回来的世界》、《超越自我》、《风流才女·石评梅传》、《将军吟》、《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白鹿原》、《毛泽东的故事》、《我的父亲邓小平》、《孙武》、《梦断关河》、《补天裂》、《贞观之治》、《贞观长歌》、《复活》、《安娜·卡列尼娜》、《静静的顿河》、《哈利·波特》、《天高地厚》、《中国新教育风暴》、《八月桂花遍地开》、《野葫芦引:南渡记、东藏记》等作品都是这样处理的。
  
  二、建立和利用编辑业务信息网
  
  1、建立书稿来源信息网。《小说连播》节目组与中国作协几位专管长篇小说创作的同志建立了密切联系,相互之间经常交流情况和看法,获取及时、准确而有价值的最新信息。也同国内几家主要出版社、大型刊物编辑部和一些作家建立了联系。这样,我们制作播出的许多作品都是用清样直接进行录制工作的,都先于发表、出版,让广大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里“听”到作品,能够先“闻”为快。
  
  2、培养一支听众喜爱的演播队伍,建立演员档案。作为《小说连播》的编辑,应该懂得,一部作品能否“立”起来,关键在演员。演员演播不好就会砸“戏”,要是演播好了,就会保“戏”保作品,就会锦上添花。譬如长篇推理小说《刑警队长》,由张建民演播就增添不少光彩,正如董冬栋文章所言:张建民使得这部一般人认为是“惊险小说”“侦破小说”的作品,文学性大大加强了,提高了格调,营造了气氛,扩展了意境,深化了思想内容。这就是有声语言艺术的魅力,这就是《小说连播》的独特功效。
  为了便于工作,我平时注意积累,建立了演员档案,记录每个人的业务详细情况,如:
  张家声:男,70岁,中央实验话剧院著名演员兼导演。音域宽,可塑性强;音色美,富有韵味;具有较强的语言功力和较高的文学修养。从60年代始,就为电台录制了各种类型的文艺节目。在广播剧《杜十娘》中扮演李甲,受到广大听众的好评;导演并主演的《喜剧演员》荣获1984年全国广播剧“丹桂杯”大奖赛最佳男演员奖;在大型音乐故事《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和系列广播剧《红楼梦》中担任解说;同时演播过散文《长江三日》等,短篇小说《月儿圆》等,中篇小说《神鞭》等和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土》、《超越自我》、《复活》、《中国金融黑洞》、《抉择》等数百部作品。他能驾奴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而演播风格又迥然不同,是广播文艺的多面手……
  有了这样的演员业务档案,就可以根据作品的表达需要自如地选择不同风格、特色的演员,保证节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