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福建教育》《关注》栏目的策划与操作

作者:李惠芬




  栏目是刊物基本的、重要的元素。它体现刊物的特性和风格,代表刊物的高度和亮度,彰显刊物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福建教育》的《关注》栏目创办五年来,已推出几十个“关注”选题,刊发了几百篇文章。如“农村课改的困境与突破”对新课程下农村中学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困境进行透视,对如何开发出植根“泥土”的课程文化进行探索:“班主任危机的化解”对班主任工作“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超负荷运转而引发的班主任危机现象进行分析,对如何化解危机当好班主任提供思考与建议。其他还有“职评论文。写还是不写”、“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大众文化挑战下的学校德育”等。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教育期刊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今天,《关注》栏目精心策划组织的这些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深度报道,使《福建教育》和而不同,脱颖而出,牢牢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关注》栏目的文章在省内乃至全国产生了影响,其中不少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和索引,一些选题在刊登后被兄弟刊报“借用”。有一些教研员和老师甚至将我们《关注》栏目的系列报道剪下来整理成册作为资料保存。
  《关注》栏目为什么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下面从四个方面介绍一下它的策划与操作。
  
  一、准确定位是前提
  
  定位是栏目的立足之本。对栏目而言,定位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意义,看得准,才可能立得住、叫得响。对定位而言,最重要的是有个性。“抓住重点,策划选题,做高品质的深度报道,在深度报道中突出‘眼睛向下’的人文关怀”——这是我们对《关注》栏目的定位。“重点”,指的是对当前学校教育、教师成长中的重点、热点、难点、疑点、焦点问题,发出本刊声音,引导读者,影响读者。而“高品质的深度报道”则要求我们要以专业的眼光,以“独立、独特、独到”的视角,对报道的内容进行筛选梳理、理性思考,对报道的形式进行精心谋划、设计、包装,从而使报道的主题更明确。内容更集中深刻,形式更活泼,角度更新颖,进而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
  据此,我们进一步明确栏目的风格定位。具体可概括为四个字——高、实、活、新。即在思想上做到“高”——视角高、立意高,体现为观点的犀利与鲜明、警示与启迪、独到与震撼,同时折射出历史和宏观的意识、启蒙的意识、问题的深化和解决意识:在题材选择上做到“实”,要想读者之所想,从大家关注的、需要解决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出发,挖掘出能引起读者共鸣的选题;在表现手法上做到“活”,用鲜活、朴实的语言打动读者,采用全方位立体报道的方式,运用调查、对话、通讯、评论、背景链接等各种手段,把选题的深度、广度做到位;在版面形式上做到“新”。结合内容美化版面,做到形式服务于内容,既区别于其他版面又突出了版面的视觉冲击力和穿透力,以此形成相对固定的风格,在读者心里产生良好的记忆沉淀。
  
  二、精心策划选题
  
  1 深入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及时抓住办学、教育、教学中带有普遍意义的思想问题、业务问题、理论问题,有的放矢地发表言论、树立典型、交流经验、介绍事迹,切实帮助学校、教师解决在办学、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能否抓取有价值的选题,关键在于编辑站位的高低、思路的宽窄和认识的深浅。如果选题策划者站位高,又善于从教育教学现象中发现能引起共鸣的选题点,这样的选题策划往往就能成功。如新课改给学校办学、教育管理、课程开发、考核评价、教师成长带来了许多挑战。我们敏锐地抓住施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策划了“新课改,呼唤民主个性现代学校文化的重建”、“新课改,亟须教师课程素养的提升”、“新课程实验与高考改革”、“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改革”、“学校定位与学校特色发展”等选题报道,受到读者、教师的好评。
  
  2 集思广益。在编辑部例会上,对每个责编依据调研和当前教育形势、任务要求提出的选题,都进行了部门集体讨论,在此基础上作出判断,并发展成完整的编辑构思。这种构思包括从什么角度体现主题;要达到什么目的,即编辑的意图是什么;由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构成什么样的关系,形成什么样的内部结构;每部分各由什么文章组成。不同的文章分别从什么角度、以什么体裁和数量体现;每篇文章的“卖点”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写作风格;等等。选题策划一般要提前一个季度甚至半年进行,然后将任务分解到责编,并提前在刊物上公布后两期的《关注》栏目选题计划。让读者有针对性地投稿,并在此期间不断修正和发展编辑构思,使策划更加完善。同时,我们注意对选题的相关问题进行关注延伸,使选题系列化。
  以“业余生活,你过得怎样”为例。这个选题的提出,源于我们在学校与老师交流接触中,发现一些老师在业余时间爱打牌、喝酒、闲聊。这种现象在一些年轻教师中更为普遍。这引起我们的深思:一个不爱读书的教师,怎么教育引导他的学生去读书?教育应是一种人格的传递。这样的教师能给学生以什么样的榜样?我们觉得这个选题值得做。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的素养和成长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确定选题后,我们进一步细化报道方案,大家讨论后确定从调查、讲述、思考三个层面切入,对当代教师业余生活的文化缺失进行追问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有了我们对教师读书的倡导——“走向学习化的教育生活”,进而有了“教师,寻求有意义的职业生活”、“教师的职业价值何在”等选题。
  在选题策划中,除编辑的集思广益外,我们还通过在刊物上登启事,向教师征集关注话题,并支付报酬。教师最关心的教育热点、他们工作中的难点、思想上的疑点,也正是我们关注、宣传、引导的切入点、着力点。如“听、评课缘何成了负担”、“职评论文,写还是不写”、“教案如何改进管理与撰写”等。这样的点题服务,一个想“听”,一个会“唱”,效果自不待言。
  应当说。选题的策划,对编辑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要求编辑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当前的教育形势、方针、政策有个宏观的把握,对教育新思想、新理念、新变化和新举措有明确的认识和透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看得全、看得深、看得准。其次。要求编辑有发现的慧眼,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判断能力,能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去芜存菁,找出最有价值的东西,提炼成主题。第三,要求编辑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做教育上的专家、业务上的行家。
  
  三、认真实施
  
  无论多么好的方案,如果编辑没有执行力。落实得不好,就如同“镜中花、水中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确定选题后,抓落实是关键。
  一是要用心约稿。我们要求编辑每做一个“关注”报道时,要学习与该选题相关的教育理论和政策,收集有关资料,形成一定的知识积淀,有自己的见解。这样在组织、约请重点稿件时。才能和作者进行较为深入的沟通交流,才能向作者准确地传达我们的编辑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