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浅谈编辑古汉语语感的培养

作者:何毓玲




  一、问题的提出
  
  古汉语对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学的课程。文言文也是编辑看稿的拦路虎。日常工作中,常有人嘱咐我:“您重点看第二章,尽是古文。我们看不懂。”或者说:“这稿只有您看了,古文多。我们心里没底。”教材,尤其是文科教材涉及面广,文史哲、天文、地理、新闻、教育、心理、档案、音乐、美术等,但凡论及该学科历史的,就不可回避地要引经据典,引用不少古文。书稿在这方面的失误并不鲜见,让人难以容忍。手边即有不少例子。如一本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稿错误百出:“游毋据,立毋胶,带毋坦,暑毋裳”,一句话错四处,谁看得懂?原来是“游毋倨,立毋跛,劳毋坦,暑毋褰裳”,语意就显豁了。“柳宗元”误作“柳宗完”,“白朴”误作“白甫”,“孟尝君”误作“孟长君”。《史记》作者竟然是左丘明,其实书名当是《左传》。《论杨·书解》,书名当为《论衡》。《诗经·尔雅》,这是两本书的书名,引文当出自《尔雅·释宫》。《说死·谈丛》,书名当为《说苑》……
  文科编辑都具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的学历,都读过六年中学,经历过高考,按理说应当能读懂浅易的文言文,为什么在审读书稿中的文言文时会出现上述问题呢?为什么会对古汉语望而生畏、望而却步呢?
  我以为这是古汉语学习的功力不够、缺乏古汉语语感所致。事实上,不少人体会到,学习古汉语就像学习外语,有那么多生疏的字词或不生疏但意义大异于今的实词虚词,有完全不同的读音、陌生的句式结构,这些就造成了现代人阅读的障碍。学习掌握古汉语,当然要扫除这些障碍,其中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古汉语的语感。
  
  二、何谓语感
  
  《现代汉语词典》对语感的解释是:“言语交流中指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觉判断或感受。”这里的“直觉判断或感受”非常重要。当编辑缺乏这种判断或感受时,要么对书稿中的引文没有感觉,视若无睹,将其中的错误轻易放过;要么是心中无底,盲目查书,对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不放心,统统查到,费时费力。
  那么,什么是古汉语的语感呢?我以为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
  
  1 句式方面
  中国的古人特别讲究均衡、平稳。人名如此,屈原又名正则,字灵均;张衡,字平子。地名也如此,北京的地名最能体现这种对应均衡,有东单、东四,就有西单、西四;有东华门、东便门,就有西华门、西便门;有天坛、日坛,就有地坛、月坛……文言文也多讲究四平八稳,喜用同义连文、前后对应。脑子里有了这种观念,就比较容易发现引用古文中的错误了。
  例如某书法教材稿引文:“禾苯尊以垂颖,山嵯而连冈”,上下旬字数不等,结构不对称,感觉不对。查原著晋卫恒《四体书势》,果然当为“禾卉苯尊以垂颖,山岳嵯峨而连冈”,讲的是禾卉茂盛,沉甸甸地垂下来;山岳巍峨耸立,连绵不绝,文意就显豁了。
  又如“庖氏作蛊耒耜,以佃以渔”,感觉也是怪怪的,“蛊”与“耒耜”对应,不伦不类。查《周易·系辞下》有“(庖牺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可以确认“蛊”当为“网罟”之误,讲的是古代的圣人发明创造捕鱼的网、种田的农具,开展了渔业、农业的活动。以上两处的“山岳”“网罟”“耒耜”都是双音节同义连文,“禾卉”也是双音节同类连文,句式显得匀停。
  这方面的语感牢固树立以后,诸如以下的失误就不难看出了,“富责之家,于高搂危榭”中的“富责”当为“富贵”之误,“高搂”当为“高楼”之误,“富贵…‘楼榭”通常都是连用的;“陈儿筵酒脯瓜果于庭中”的“儿筵”当为“几筵”之误,“赈救贪乏”中的“贪乏”当为“贫乏”之误,“兰藏不芳”中的“兰藏”当为“兰芷”之误,“几筵”“贫乏”“兰芷”也都是经常连用的双音节词。
  
  2 语法方面
  古代最常见的句子结构,多为主谓宾结构,语意完足。如果看到引文缺少句子成分,就要小心了,可能有误。
  例如上文所引“暑毋裳”,第一感觉是夏天不穿衣裳!怎么也说不通的。查《礼记·曲礼》,原来掉了一个重要的动词“褰”,整句话当为“游毋倨,立毋跛,劳毋坦,暑毋褰裳”,意思是:在外行走不要倨傲无礼,站立时不要歪歪扭扭站不直,劳动时大汗淋漓不要袒胸露背,夏天太热也不要撩起衣裳。
  又如“昔时五偶去,今年还独归”,这是一个对偶句,上句的“五偶”实在费解,是五个人去了,只回来一个人吗?对偶句的数量词往往用得很讲究,“五偶”与“还独”怎么也对不上呀。查权威版本,原来上句是“昔时无偶去”,“五”与“无”音同而误。两句话说的是过去没有伙伴同去,今年还是独自一人回来,上下句文意就贯通了。
  再如一本《中国音乐简史》书稿中用《离骚》的曲谱,18段乐谱的标题中脱误高达7处,如“女须詈予”误作“墨予”,“俟风上征”误作“误风”都是动词误,动宾搭配不上,讲不通。注释引用姜白石小序“此特两阕,未知熟是”,“熟”当为“孰”(疑问代词),意为“不知是哪一阕”,这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否定句宾语提前的句式。歌词《山在虚无缥缈间》“香雾迷檬,祥云掩,映蓬莱仙岛清虚洞”,“迷檬”当为“迷蒙”,“掩映”一词被错误地断开了,其实“香雾迷蒙”对“祥云掩映”,可算丁对,稍有一点语法知识的都应当看出这种低级错误。
  
  3 文体方面
  一本论宗教的书稿引《周礼·春官》“若遇大旱,则师巫而舞兮”,首先感觉这个“兮”字太可疑,“兮”是个语气词,相当于今天诗歌中常用的“啊”,先秦的《诗经》《楚辞》常用,《周礼》是论述周王室的官制和战国时各国制度的儒家经典,不可能用“兮”来抒情。查《周礼·春官》篇,果然“舞兮”是“舞雩”之误,“雩”是古代求雨的祭礼。
  其次,从语法上看,“师巫而舞”也很可疑,古汉语中连词“而”通常是连接两个动词性短语,“师巫”则是名词性的,这个句子就显得不对劲了。查原文,果然是“帅巫而舞雩”,“帅巫”是动词性短语,用“而”字与“舞雩”相连接,句意大通。这段话说的是,国家遇到大旱,就率领巫师举行求雨的祭礼。
   
  4 目录知识方面
  书稿中引用古籍经常出现书名误、篇名误,编辑难以发现。最近看一本《成功人才素质论》书稿,又有如下书名、篇名误:《诗经·大雅·蒸民》责编误改作“蒸民”,大约不知道“蒸”本义是众多,“蒸民”不通;《尚书·虞夏书》,有误,“虞书”“夏书”是两个朝代的书,怎能合而为一?
  我社书稿中还发现过如下书名、篇名误:《史记·僖公三十三年》,书名当为“左传”;《论语·问孔》,《论语》无此篇;《论语·贵仁》,《论语》只有“里仁”;《论语·八佾舞》,《论语》只有“八佾”;《尚书·中侯》,《尚书》无此篇;《尚书·社稷》,篇名当为“益稷”;“民以食为天”,作者说出自《论语》,当为《管子》;《昔子·天论》,书名当为“荀子”;《庄子·祛箧》,篇名当为《肢箧》;《毂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