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编出好书:编辑生涯最惬意的回忆

作者:李人凡

一本好书奖。在激烈的竞争中,各出版社一心一意谋发展,夯实基础,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壮大实力。这个阶段,各个专业出版社脱离原来人民出版社的母体,各自寻找地皮盖起了自己的出版大楼和职工宿舍。一时间,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气派的建筑拔地而起。更有吸引力的是,接力社率先提出了出版发展的“五个一”:每个编辑一年一套好书(包括获奖、畅销),社里奖励(补贴)一台电脑,一辆摩托车,一部电话,人人分配一套房子。这个标新立异、独立特行的举措,又在全国出版界引起了震动,羡慕者有之,质疑者有之,等着看栽跟头的也不乏其人。接力社埋头苦干,上下一心,始终挺立在出版改革的潮头。
  这个时期,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改善了,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如考虑整个广西出版发展的战略明显不足了。出版的智慧缺乏公共话语平台来激活,出版的资源缺少整合和深度开发,立足全局,面向全国竞争,如何有效地培养后备力量和发展人才,各社力度不一。
  这个时期,广西的对外版权贸易在全国率先开展。每年,出版局都组织各出版社社长总编们参加海外书市或版权洽谈。这样的出访,人员不断扩大,副手们、编辑室头头们都有机会出访。最值得记叙一笔的是我到教育出版社不久,就和台湾海风出版社谈成了一笔大版权,我们推出多年的《中国现代作家作品选讲》,台湾买了版权,更名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四十多册,两年出齐。鲁迅、郭沫若的作品第一次成规模在台湾地区发行,当年就重印了几次。接着,四十多册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欣赏》台湾也买了版权,更名为《中国古代文学走廊》,印刷精美,装帧大气,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也为今后出版设计升级换代提供了参照物。这期间,广西各社都有版权输出,版权引进赢了大利的,当数接力社。这个时期广西的版权贸易,在全国算是先进的。出版界称誉的“广西现象”,至今仍是人们乐道的一个话题。
  进入21世纪,出版业迎来了改革攻坚战。各出版社改革的力度有大有小,迈出的步子有快有慢,出版已经打破大体整齐划一的局面,强者渐强,弱者渐弱。原先专吃教辅、以一两套丛书风云一时的出版社出现了危机。只有改革才能前进,只有创新才能壮大,这个朴素的真理考验着每一个出版人。这个时期广西各个出版社都在谋发展,但已参差不齐。昔日“广西出版”的光环已不复当年景象。但灼灼放光的,仍有两颗耀眼的星星,一个是接力出版社,一个是广西师大出版社。他们在各自领域,在全国出版界,业绩骄人,为广西争了光。考其持续发展的奥秘,我以为班子稳定、务实、创新、一心一意谋发展,是非常关键的一条。李元君从创办接力社当社长,一直当到退休,广西师大社几十年也只换了两任社长。班子稳定,就有长线安排,有重大工程的开展。职工们也有一个长期考核的对象,有一个放心的带头人。反观有的社,十几年换了七八任社长,板凳未坐热又走人,谁都无心搞基本工程。精品图书的打造是耗时费力的。频繁换将,思路变换不清,受损的只是出版事业。有的出版社交流来的社长不求上进,不精业务,不思改革,做“一天和尚”的心思很明显。这更是出版的大忌。
  这个阶段令我最留恋的是和全国优秀的专家、教授打造了一套《新语文读本》。这套全新的中小学生人文读本,开全国课外阅读经典风气之先。丛书的编辑、宣传、推介、营销一条龙,全社上下一条心。新书一上市,我们率先在上海召开发布会、研讨会,到会的专家、学者、老师一致推崇,《文汇报》、《新民晚报》刊文评介,一个发布会下来,就拿到了四万多套的订数。为了推广这套书,我和丛书主编、编委先后在上海、北京、南京、长沙、武汉、重庆、广州、福州、西安、南宁等城市开研讨会,《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等主流媒体发表书评几十篇,中央电视台两次播报。“非典”期间,山西省教育厅选择该书作为“空中课堂”学习内容。该书连续几年销售旺盛,至今修订重印,累计码洋过亿元,成了教育社的品牌,成了全国同类书的领头羊。
  一个编辑终其一生职业生涯,能编成一两套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赢得利的书,实属不易。回首三十年出版改革,我有幸置身其中。有幸得到广西的大环境、全国的大气候的熏陶和影响,出了几本好书,这是值得欣慰的。每当深夜苦读,浓茶青灯,扪心自问,更是深深感激广西同行给予的理解和提携。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夫子说过:“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夫子的学生有若则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圣哲之言,不若春风细雨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