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从编辑《曾国藩全集》到研究曾国藩
作者:唐浩明
为自己所忠于的君王所屈杀,也不是像贾谊、李广、冯唐一类人那样,身怀大才而不被朝廷所重用。他的悲剧表现在他自己的理想,与他所处的时代的矛盾上。他生在一个百孔千疮、行将就木的封建王朝,而他却幻想在这片残破的河山上重建汉唐盛世,这难道不可悲吗?他的信仰又是那样的坚定,为之付出的心血又是那样多,因而他的悲剧色彩也就愈加显得浓重。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开始构思写一部以曾国藩为主人公的长篇历史小说。写文学作品而不写人物传记。这既是出于想让作品有更多读者的考虑,也缘于我的作家梦。1986年秋天,我开始动手写。从那以后,长达六年的时间里,我白天编《曾国藩全集》,晚上写曾国藩小说,基本上没有休息日,也没有过年过节的概念。我有时甚至不知道冬天已到、夏天已去。我在小说《杨度》中提到,杨度写长篇文章,不知时序推移,忽见院子里的樱花绽放,方知春天已经来到人间。这实际上写的是我自己的切身感受。好在我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生活在晚清那段时空中,都围绕着同一个人物在转。环境无须改变,思考不至错位。1990年8月,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的第一部在台湾黎明文化公司问世。三个月后,湖南文艺出版社以《血祭》为名也将这部书的第一部推出。接着,在1991年、1992年,两岸几乎同步出版该书的第二部、第三部。出乎意料,《曾国藩》这部小说受到两岸读者的一致欢迎。有媒体说,《曾国藩》拉近了海峡两岸的距离。不止是大陆与台湾,北美、欧洲、东南亚,几乎整个华人世界都在谈论着这部书。《曾国藩》从第一部出版到今天,已有18年了。这期间,除台湾黎明公司版、湖南文艺社版外,还有香港版、人民文学社的文集版、长江文艺社的文史对照版、作家社的图文版、湖南少儿社的绘图版,甚至还有台湾汉湘公司的盗版,至于国内的盗版则不计其数。正版总印量已超过一百万。1993年,台湾故宫博物院召开大型曾国藩研讨会,我以小说家的身份被邀请出席。1999年香港《亚洲周刊》将它列为20世纪华文小说百强之一。2003年我因它而获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
由《曾国藩》小说的热销,带来两个不曾想到的趣事。一是它带动了岳麓书社版的《曾国藩全集》的发行。以往《曾国藩全集》是以编好一本出一本的形式出版,每一本不过印两三千册,个别的只印一千册。1994年底,我们一次性地推出全部30册1500万字《曾国藩全集》,首次便印8000套,半年后,又加印5000套。一部大型历史人物史料,在半年内两次印刷发行共计13000套,这在中国出版史上极为罕见,不仅为出版社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二是它引发了一场为时十多年的“曾国藩热”的阅读与出版现象。“曾国藩”就像一个珍稀出土文物,一旦出土,便为社会所热切关注。最为奇怪的是,其被关注的读者层面非常广,无论政界、军界、商界、实业界,还是知识界、文化界,甚至普通市民,即所谓引车卖浆者流,也在关注。反映在出版界,则是各种各样的曾国藩读物大量出版,从曾国藩政书、曾文正公全集到形形色色的曾国藩政治术、谋略术、做官术、人际关系术、看相术,真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珠目混杂、良莠难辨。从正规的新华书店到个体户的书摊,只要你走近它们,眼球立刻就会被“曾国藩”三个字所吸引。这种现象,大概在中国出版史上也不多见。作为此事的始作俑者,老实说,我看到这个场面,心里已经没有一丝一毫的欣喜之感,相反地倒是觉得隐隐作痛。我想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试图对此现象起一点正本清源的作用,于是我开始对曾国藩的第二轮研究。
从2001年开始到2007年,六七年的时间里,我潜心再次阅读曾氏文本,先后推出《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唐浩明评点梁启超辑曾国藩嘉言钞》三部书,即所谓的“评点曾国藩”三部曲。在《评点曾国藩家书》的前言中,我写道:“曾国藩的身上有着民族和文化的负载”,他“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人们对他的关注和兴趣,正好给我们以启示,处在变革时期而浮躁不安的中国人,依然渴求来自本民族文化的滋润,尤其企盼从这种文化所培育出的成功人士身上获取某些启迪”。我将这个评点系列的宗旨,用三句概括性的话标在封面上:深入一个人物的心灵,破译一个家族的密码,探求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通过对曾国藩的研究来探索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我认为这是研究曾国藩的正途,也是这桩事业的价值所在。如果偏离这个轨道,一味热心于窥视曾氏成功背后的各种权术,那么出版和研究曾国藩,将会失去它的重要意义。
与评点曾国藩的同时,一项修订《曾国藩全集》的工作也在去年全面铺开。《曾国藩全集》问世已十多年了,这十多年间,又新发现不少曾氏文字,尤其是1993年台湾故宫博物院出版了一套八卷本的曾氏资料汇编,其中有许多材料是岳麓版所未收的。这些新发现的文字都应该进入我们出版的《曾国藩全集》中,所以有必要重新修订这部全集。
从文献整理到文学创作。再到文化解读,我分别充当了编辑、作家、学人三个角色。其实,这三个角色所担当的都只是一个责任,即以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作为切入点,来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