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汉蒙词典》品牌打造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作者:松布尔巴图




  在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的《汉蒙词典》第三版荣获图书奖,是同类奖项中唯一一部蒙古文工具书。《汉蒙词典》的出版发行受到全国八省区蒙古文读者欢迎,还吸引了周边国家——蒙古国读者和书商的关注。专家认为,该工具书充分体现了汉语和蒙语的社会性与时代性特点,突出了方便、实用、多功能、多用途等特点,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科研与应用的权威而可靠的工具书。作为该书的责任编辑,我在策划和打造这一品牌图书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选题由来
  
  《汉蒙词典》这部书的运营过程说来话长,一言难尽。它的编辑出版是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当时蒙文图书出版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向本社投稿的大部分蒙文书稿很少有创新内容,既没有经济效益,也没有多大社会价值,“可出可不出”。二是运营机制相对滞后,存在着明显的编辑与发行脱节、图书与市场脱节。编辑们辛辛苦苦编出来的大量图书躺在仓库里“睡大觉”。二十多位在编人员,全年总共编辑出版十多种图书,而且每个品种平均印数仅八百余册。我感到疑惑:这样编书意义何在?三是蒙文图书市场萎缩。问题出在哪里,众说纷纭。编辑们说是发行的问题,发行人员说是编辑的问题。更有趣的说法是:“蒙古人文化程度提高,有能力阅读汉文书,所以不读蒙文书了。”
  针对上述问题,我将自己的工作定位在如下三点:一是努力学习新形势下的编辑业务知识(包括国内外图书选题策划、出版发行、管理方面的知识),尽快进入现代编辑角色,并且摸索着做一些有市场占有率的书,以体现生命价值;二是关注读者真实需求,努力打造适销对路的图书,以引领读者兴趣,培育市场;三是走出去,尽快了解行业与市场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对得起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事业的补贴。1995年7月至9月我受出版社委派,历时两月深入内蒙古10个盟市、17个旗(县)新华书店和基层读者群中调研,比较系统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此次调研我有两大收获:一是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论证了蒙文图书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发行渠道出现了“瓶颈”(此后几年里我从不同角度参与并运营的十余种图书平均印数少则3 000册,多则上万册的实践,就证明了蒙文图书是有一定市场的)。二是发现了令我兴奋的选题——《汉蒙词典》的更新换代迫在眉睫。当时,我与蒙文辞书家达·巴特尔先生等专家探讨过开发《汉蒙词典》事宜,但由于该项目版权尚属别人,故暂且将它搁置。从那时起我就对《汉蒙词典》这个项目铁了心。并时刻敏锐地关注着该选题的动向及其背后隐藏的商机。西方有一句名言:“万物都有时,时来不可失。”1999年10月我捕捉到相关信息,迅速前往呼和浩特,以“前期投入”的竞争创意,将该项目从蒙文图书出版“王牌军”——某出版社转到我所在的民族出版社。屈指算来,这个项目从选题创意到付梓。经过了整整十个年头,真可谓“十年磨一剑”。
  
  二、市场需求给产品升级带来机遇
  
  众所周知,产品的老化带来市场萎缩,而产品的更新换代,则能带来品牌价值的提升。图书产品也如此,读者的真实需求往往给出版人带来机遇。
  作为出版者,只有走近读者,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真正发现他们的需求。我在调研中发现,原《汉蒙词典》第二版(1982年版)严重滞后,远远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来的大量新词和术语,读者普遍反映从该词典中查找不到。有读者无奈地指责《汉蒙词典》说:“想找的找不到,不想找的全都有。”读者强烈要求蒙文出版行业对原《汉蒙词典》进行一次更新。在我的故乡乌拉特草原调研时发现的一件事情对我促动尤其大,难以忘怀。家乡的年轻人用母语交流时习惯于穿插汉语词汇,尤其在表达新事物的时候,使用汉语的频率很高。离开家乡不足20年,家乡语言环境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使我感到惊讶。我好奇地追问这是为什么,他们用诚恳而又稍带遗憾的口气说:“改革开放以来的新词均来源于汉语,而蒙语广播电视播完就算,文化出版行业又未及时出版工具书进行规范,我们无处查找蒙语词汇,只好讲汉语了。”这话似乎就是针对我说的,使我感到一种使命和责任,一种无形的压力,而放弃责任就是放弃了良知,也是放弃了机遇。
  
  三、品牌定位从源头抓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传统出版业中受冲击最大的是旧的出版观念与出版机制。改革不适应的出版机制必须依靠新的出版理念。我认为做好现代出版业必须从源头抓起,也就是说要从市场与读者的需求中开发选题。从市场的热点卖点中发现选题,这是书业市场化的必然选择。《汉蒙词典》的品牌定位即来源于市场调研信息:出版《汉蒙词典》这样大、部头的双语翻译词典必须有权威母本、权威学术机构和权威辞书家。为此,出版社展开了一系列论证。
  一是学术定位(即对《汉蒙词典》核心价值的论证)。该书第一版(1964年)和第二版(1982年)是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语言研究所在地方政府鼎力扶持和多年培育下,经过几代科研人员不懈努力,由原书主编吴俊峰先生等老前辈们精雕细琢而成。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它几乎是八省区蒙古语地区社会各界人士必备的汉译蒙语文工具书。它对汉译蒙的规范,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汉蒙词典》核心价值已经在中国境内八省区蒙古语读者中形成事实上的品牌地位,即“中国特色汉蒙翻译规范标准”。在此举一个有趣的例子。当初我为论证这个问题,请教过著名翻译家、我社资深编审黑勒先生。我说像您这样的翻译高手,能否毫不借助《汉蒙词典》进行翻译工作呢?他老人家的答复是否定的。
  二是作者定位。开发整合作者资源是策划品牌图书的根本保障。我在遴选作者过程中将视线瞄准了那些专业水平高、社会影响大、写作经验丰富的辞书专家,并且着重考虑了符合民族出版社品牌图书策划意图的优秀作者。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蒙古文辞书专家达·巴特尔先生既有学术名气,又是理想合作伙伴,自然成为我社的首选目标。达·巴特尔先生自1982年大学毕业以来长期从事科研,编著了十余种语文工具书,其中有两部辞书荣获国家图书奖,三部辞书荣获省部级奖。我和达,巴特尔先生还是大学同班同学,四年同窗,彼此有较深的了解,合作无需“磨合期”。
  三是市场定位。读者需求是现代编辑出版的动力,忽视或偏离读者需求就会失去生命力。为此。我们在内蒙古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汉蒙词典》(第二版)重印三次,累计印数达70000册以上,在读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全国蒙语文工作者几乎人手一册。当时库存状况为零。预测《汉蒙词典》新版读者购买空间在3~4万册之间。
  
  四、出版社明智投资,大胆放权,保证图书成功运作
  
  打造图书品牌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