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文史综合类期刊编辑如何为历史的真实性把关
作者:张 鑫
一、把关,从编刊的基础工作入手
怎样把握历史的真实性,值得从事这项工作的编辑反复咀嚼、斟酌和思考。顾炎武倡导“博学于文”,“行已有耻”,可作为期刊编辑应具备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标准。工作是千头万绪的,但基础工作中。把关工作尤其是关键。
1、它体现在坚守“史德”上。编辑的“史德”,即指编辑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办刊宗旨、忠于史实的行为规范。包含编辑的品性和学术道德的纯洁性。它也是认定编辑资格的第一要素。“史德”缺乏,违背良心刊发失实的文章,谋取私利,而失去立场,将“不虚美,不溢恶”的原则抛掷一旁;屈服于邪恶势力,导致史实失实,甚至歪曲历史。均是偏离历史真实的不道德行为,理所当然要受到公众的谴责。
2、踏实做好基础工作。编辑把关一般应从基础把关做起。它主要是指对历史的背景、事件过程、细节、人名、地名、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把关。即使是原始材料也需要鉴别。例如胡适日记,他生前就公开出版了,但由于历史原因。对一些重大的有利害关系的史实往往有所隐讳,如果单凭这种“有所隐讳”的材料对他下结论或作评价,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如果今天要出版胡适日记。对来稿的对象等,编辑就一定要作了解、核实和重新考量了。一是得知其身份,所从事的工作,将这些作为史料是否可靠的一个参考依据;二是了解其史料来源,在确认稿件是否被采用前,先请其提供出处,以备查考并要求作者对关键史料提供原始材料,之后请专家或权威人士、当事人、知情者核实。当作者引用已转手加工过的资料,而又不能提供可确认的材料时,编辑在稿件取舍时更应慎之又慎,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宁可不用。还有请作者提供史料获得方式、审核史料来源的准确完整等,这些均是编辑必须履行的职责。
3、甄别真实历史与虚构历史。众所周知,真实的历史是无须用虚构作添加成分的。虚构是凭空的想象,它是人物、情节的虚构编造,是不受真人真事限制的。它通常是文艺作品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段。历史的记载恰恰是要受真人真事限制的。来不得半点虚假。比如近年来文坛出现的一股历史小说热,有姚雪垠的《李自成》,二月河的《康熙大帝》,唐浩明的《曾国藩》等,他们运用文学的手法表现历史,增添了可读性、生动性。但有些作者在撰写历史纪实文章时为施展文采,妙笔生花,于细节描绘处加上了合理想象的成分,这些均不是真实的历史。正如著名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指出的那样:“文学艺术作品和历史之间的关系不能无限地夸大,它们不能代替历史。否则就是对历史的误解。”加入的虚构成分,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作真实的历史,两者之间有着严格和本质的区别。编辑应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凡遇到虚构的文句,应进行删除处理,以保证历史史料准确无误。决不能只重文采,不顾史实,摇摆不定,犹豫不决。
4、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把握史料的全面性。将刊登的稿件史料内容及同一期刊中文章与文章之间的内容作比较分析,以防止出现片面性、绝对化,造成同一刊物内容在史料方面的自我冲撞。如果出现这类问题,编辑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要及时提出问题,与作者探讨切磋,以积极的态度,争取主动,抱着诚意将问题解决。否则就会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另外,对带有吹捧性的粉饰字句,或在利益驱动下的不实言辞等。对刊物坚持如实反映历史的原则产生或大或小的不良影响的问题,编辑也要正视。例如,有本期刊刊登了段祺瑞女儿段式巽的文章,说1926年3月18日发生在执政府门前的惨案并非其父亲的责任,段祺瑞事先曾下令不准对学生开枪,可是他手下的贾德耀却自作主张,下令开了枪,制造了两百多人的死伤惨案。此后段祺瑞开始吃斋念佛。表面上看这些都似乎合情。但试想如果没有段祺瑞下达的命令,其手下又有哪个人胆敢强令向学生开枪?仔细推敲。也许这其中就存在个人因素。由于涉及段祺瑞之女的亲述,编辑采取照例方式,认为其女儿说的话并非假。其实有时候真话未必都是正确的,正如“提倡讲真话要容许并非完全正确或多半不太正确或完全不正确的话语的表达。”“即便完全不正确的话语,也可以使人知道还有如此这般的想法,以便深究其产生的原因,加以妥善纠正。”(引自《要容忍真话》,陈四益,《同舟共济》第一期)这个例子说明,追求历史的真实不是非真即假或非假即真,编辑不能机械,而应更加灵活、更加深邃地洞悉历史,运用科学的方式展示历史的多视角,供读者品味,供研究者揣摩。
还有,在很多情况下,就某一个具体的史实而言。可以确定是绝对真实的。如果拿到全局、大背景下去考察就很难说是真实的了,甚至有失实之嫌。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应从辩证角度出发。科学地把握具体史实与全局的联系。这里的全局不是一个个单一史实的叠加,宏观也并非微观的简单放大。
关于同一期刊中出现同一历史人物有正反截然不同的说法,易引起前后矛盾。还可能引起读者真假难辨的误解,抑或不知所云,导致反感。编辑应该力避这种情况出现。
二、把关,着力提高编辑自身素质
文史综合类期刊编辑想要在各方面有所突破,就需要进行执著的探索。要想做一个合格的编辑,就要具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特别是在思想上和境界上要追求一定的高度、一定的深度、一定的广度。
1、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历史上曾发生许多事情,历史舞台人物川流不息。不是每一瞬间都有意义的。怎样把有意义的挑选出来,需要编辑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能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其理论科学体系并作为编辑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迅速判断出某段历史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或对社会的价值,而不能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一段时期,有些期刊为了迎合某些社会思潮,刊登反映社会阴暗面的东西。有人就建议为了增加发行量,我们可以多登一些有争议人物的传记,甚至有人提出联合办刊,等等。作为编辑就应该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准绳,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去伪存真,把那些真正具有震撼力的,对社会发展有正面、巨大影响的人物、事件揭示出来。
2、拓宽编辑的专业知识视野。对编辑好历史类期刊起着关键作用。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缺乏长期的文化积累和综合素质,要想提高期刊质量是相当困难的。分辨史料价值的优劣,需要编辑具有历史功底。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