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印
窈窕门前九锁山,琮琤石角千寻水①。
白云影里阅群僊,风断木犀香未已②。
我从青城大面来,羽衣驾鹤欣相陪③。
五峰去此在咫尺。肯惜杖履时徘徊④。
|
|
[作者简介] 宝印(1109-1190年),南宋初期浙江余杭径山僧。字坦叔,俗姓李,龙游(今浙江省衢州市龙游镇)人。于四川峨眉山出家,为中峰密印禅师法嗣。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5-1189年)奉敕住持径山。逝于径山别峰庵,赐谥“慈辩禅师”。印公儒释兼通。工诗善文,尤长开堂说法,诗文语录,荦荦大观。作品惜多不传。少量诗文散见于《成都文类》、《洞霄诗集》等各种著作中。
[说明] 洞霄宫又名天柱宫,为我国著名道教宫观之一。在今浙江省余杭县南大涤、天柱两山之间。唐高宗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始建,初名天柱观,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始改今名。宋代宰相大臣乞退或免官,常以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系衔。元末毁,明初重建。因岩壑深秀,名胜古迹甚多,道教列为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称大涤洞天福地。宋人邓攸撰有《洞霄图志》六卷,记载当地宫观、山水、洞府、古迹、人物、碑记等甚详。印公奉敕住持径山佛寺,时间长达十年,而洞霄宫与印公之寺近在咫尺,自然会拨冗前住观瞻。这一点在诗文中说得非常清楚。本诗用极为简练的语句概括了洞霄宫周围的山水胜景,表明自己愿与近邻道流共同隐修,共同徜徉在这一片美好的山水之中。论说,佛道两家是各不相干的宗教门派,历史上甚至有过相当惨烈的争斗。作为有相当道行的高僧宝印来说,却不会囿于那种浅陋见识,以门户为死戒条,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胸襟和气度,却又是他人所远远不及的。诗也写得从容雍雅,确然雅人深致,余味无穷。
[注释] ①窈窕:深邃而又美好貌。多用于形容女性体态的美丽姣好,此处则用于形容洞霄宫旁的山光水色之清秀。九锁山:洞霄宫大门所对峙的一座小山峰。琮琤:玉石碰击之声。此处用以形容瀑布水流冲击其下岩石发出的声音。石角:突出而尖锐之石。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一诗句“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即指此。千寻水:极言瀑布之高。水流之长。寻为古代长度单位。一寻合八尺。②白云句:谓洞霄宫地势极高,耸立在白云中。立于洞霄宫中可看到白云之中僊人往来。这也是一种极夸张的形象描写。阅:观看,如阅兵,阅操,检阅,均此意。风断句:谓风吹过来,带来一阵阵的桂花香味。木犀(xī):桂花的别称。又称丹桂、菌桂、岩桂、九里香等。以木材纹理如犀牛之皮革紧密坚韧而得名。花有浓香,可作香料。白花者称银桂,黄花者称金桂,红花者称丹桂。宋范成大《岩桂》诗句“病着幽窗知几日,瓶花两见木犀开。”即指此。未已:未完,未了。③青城:青城山。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道教圣地。大面:不详所指。疑为青城山某道观或某山峰之名,与青城山有隶属关系,当为无疑。羽衣:用羽毛编织成的衣服。习惯常称道士或神僊所穿的衣服为羽衣。亦可借以指道士或僊人,此处即借羽衣称身穿羽衣的道士。驾鹤:骑鹤。据说僊人出行常常是乘龙、乘凤、乘鹤,在云雾中飞翔。此句谓印公自言在四川青城山时,自己就曾与道家人物交朋友,密切往来。④五峰:浙江余杭径山中一组山峰名,上有五峰寺。印公即住持此寺。咫尺:极近之距。八寸为一咫。肯:怎肯。杖履:杖为手杖,履为鞋。合成杖履指步行,走路。时:时常,不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