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7年第2期
我的丈夫冀朝铸:中美关系的见证人
作者:汪向同
后将近三十年的历史时期里,中国共产党同美国之间曾经有过几次和解的机会,都因为无法沟通而坐失良机。例如1945年,毛泽东和周恩来就曾委托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向罗斯福总统传话,表示愿意同他会晤。但一贯反共的赫尔利根本没有传达这个信息,而且罗斯福不久就去世了,所以双方的会晤未能实现。
再有一次是全国解放前夕,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由南京逃到广州,几乎所有的外国使节,包括苏联的大使在内,都随同蒋介石到了广州。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司徒雷登大使留在南京,争取同中国共产党的高层领导会晤。司徒雷登一面与黄华联系,表示希望见中共领导,同时还同一位民主人士接触。他对这位人士说,美国政府愿意向新中国政府提供十亿到二十亿美元的低息长期贷款,希望同新中国建立友好关系。这位民主人土得此信息后,迅速北上,准备去见中共领导。但他在途中得知了毛泽东关于“一边倒”的讲话,就没敢再传达这个信息。
朝铸说,1970年《人民日报》刊登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和斯诺在一起的大幅照片,就是给全世界、特别是美国一个信号:中国要同美国和解。当时林彪也在天安门上,但他一见斯诺便躲开了,这一行动被解释为他反对同美国有任何和解。不过毛主席送出的信号当时并没有生效,因为美国并不重视这次会晤,认为斯诺是亲共分子。斯诺回国后写了有关中国的长篇文章给《纽约时报》,也没有被刊登。
后来基辛格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美国才两百年,双方的思维方式差别很大,因此,中方——开始传出来的许多信息,美国人都未能理解。而周总理实在伟大,他看出了这…。点,于是就和他的亲密助手叶剑英、黄华、乔冠华、章文晋等一起,用了几十个小时同美方深谈,用美方听得懂的方式说明了中国的立场和观点。这样才创造了条件,使中美两国的大门,终于都为对方打开了。
周总理等领导人和朝铸他们几个工作人员,为此而付出了大量心血,辛劳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工作结束后不久,朝铸因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时,医生怀疑有肝炎甚至肝癌。周总理和邓大姐很快得知了情况,十分关心,指示外交部为朝铸联系医院病床。就这样,朝铸在北京市第二传染病院住了两个月,最后证明既不是肝癌,也没有肝炎,主要就是疲劳过度。
1972年下半年中美双方达成协议,在正式建交之前,各自先在对方首都建立联络处。1973年初,朝铸从医院出来不到一个星期,周总理在参加三八妇女节会见外宾的活动时又叫朝铸给他当翻译,并告诉他,要他准备到驻美联络处工作。
在那之后,总理召开了一系列会议,亲自安排确定了我国驻美联络处的人选:黄镇为主任,韩叙为副主任,谢其美、钱大镛、冀朝铸为参赞,并决定先由韩叙带领钱大镛和朝铸等去美国建立基地。同时,周总理表示:为了充分展开对美国各界的工作,一些主要外交官的夫人也应该随同前往。黄镇夫人朱霖、韩叙夫人葛绮云,还有谢其美的夫人、钱大镛的夫人和我,都被总理一一点名。后来毛主席也批准了这个名单。
这是周总理亲自安排朝铸不再为他当翻译,而去当外交官。那年朝铸43岁。
三十五年前后的一个巧合
无巧不成书。35年前,也是敬爱的周恩来同志,指示朝铸的父亲冀贡泉和大哥冀朝鼎去美国开展国际统一战线工作;现在,又是周总理安排朝铸去美国。所不同的是,朝铸的父兄那时是以普通老百姓的身分去美国,而朝铸这次则是以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的身分去美国的。
朝铸动身去美国之前,周总理还特意请他们几个人到中南海他的住所吃了一顿包子。总理对他们说:“这也许是最后一次同你们见面,最后一次在一起吃饭了。”当时,谁也猜不透总理这句话的意思。没有想到,这次竟真的成了朝铸同总理的永别!
韩叙、朝铸等一行到华盛顿后,下榻在“五月花”旅馆。这一行十人,除了在美国长大的朝铸之外,都不习惯吃西餐。幸好爱国华人龙森文先生(龙云之子)非常照顾他们,让自己开的中餐馆每天给他们送饭,才使大家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韩叙让朝铸和钱大镛负责找馆址。他们看了几家准备出售的旅馆大楼之后,建议选定“温莎园”旅馆。这所楼房虽然比较旧,但房间较多较大,交通方便,离白宫也不远,而且是在一个大公园附近,空气比较新鲜。后来就在这里建立了中国驻美联络处。
1979年元旦,中美双方宣布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紧接着,1月28日至2月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夫妇访问美国。这时朝铸已回国担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被派陪同邓副总理访美,并担任翻译。那时他已年近半百,很久没有再为国家领导人当翻译了。但这次他一接到任务,回来就对我说:“为小平同志当翻译,这是莫大的荣幸。我虽然年纪大了,再搞口译更辛苦了,但这次无论如何也一定要去。”我当然完全支持他,还笑着说,“给邓大人当翻译,你拼上老命也得去!”
陪同邓副总理夫妇访美的,有方毅副总理夫妇、黄华外长夫妇、章文晋副外长和驻美大使柴泽民夫妇等,连同工作人员及随行记者一共73人。访美期间,邓副总理就有关两国关系问题以及其他重大国际问题,同卡特总统及其他美国政府官员进行了多次会谈。他还会见了不少美国议员、州长、市长以及企业、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人土,包括尼克松、基辛格等老朋友,并一再接见记者,发表讲话等。朝铸一直不离左右,陪同翻译,确实累得够呛。有一天他突然感到浑身难受,每分钟心跳到一百五十下,好像真让我说准了要“拼上老命”似的。幸亏白宫的医生及时给他吃了药,才得以转危为安。
邓小平这次访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去美国访问,因此特别引人注目。中美两国以及世界许多国家的新闻媒介都作了详细的报道和广泛的宣传,邓小平一时成了美国最热门的新闻人物。而由于邓小平用的翻译是冀朝铸这个哈佛大学的学生,美国的传播媒介也就对冀情有独钟,特别感兴趣。《纽约时报》还发表了一篇《不可缺少的冀先生》的社论,感叹美国缺少这样的人才。
邓小平说:“那位教授在撒谎!”
访美归来后,朝铸对我讲了一件有趣的事:在卡特总统为欢迎邓小平而举行的国宴上,著名美国影星雪莉·麦克兰对邓说,她访问中国农村时见到一位下放劳动的大学教授一正在那里种西红柿。这位教授对她说,他非常高兴能在农村劳动,很有收获,很有好处,这使她深受感动。邓小平听着就笑了起来,旋即对雪莉·麦克兰说:“那位教授在撒谎!”朝铸说,谁都听得出来,邓小平显然是认为大学教授长期在农村劳动是大浪费,那位教授的话是言不由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