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9年第10期
我国发展天然橡胶纪实
作者:■ 许人俊
天然橡胶的选择性很强,与东南亚主要产胶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等相比,我国纬度偏高,气温偏低,台风频繁,灾害较多,土质较差,自然环境不理想,容易出现橡胶的病虫害。虽然在广东发现有零散的橡胶树,但大面积种植橡胶树的不利因素确实很多,风险性极大。党中央、国务院深知此中的艰辛,在调动部队向荒山野林进军的同时,又从各地抽调林业科技人员到海南组建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后改为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并选调国家林业部特种林司司长何康,到海南岛担任首届所长、院长(后任农业部长)。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全国只有500多名林业院校毕业生。为适应种植天然橡胶树的需要,中央下决心将400多人分配到华南垦殖局工作。同时,还向社会广招贤才,聘请有识之士到华南垦区当顾问,提供咨询,指导工作。许多爱国华侨热烈响应,给予大力支持。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特别关心,曾到橡胶农场考察,现场指导工作,对橡胶园的种植、管理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广东归国侨胞、高级工程师徐广泽,是新中国第一个选育橡胶良种的专家。他1946年从橡胶王国马来西亚回国从事教学工作,1950年辞去中山大学讲师职务,积极参加广州军管会组织的海南橡胶考察团,开始献身祖国的橡胶事业。经过一个多月现场考察,他提出海南岛虽在北纬17度以北,但从气候、土壤、雨量上看,发展橡胶大有前途。他整理了大量调查资料,为领导部门对种植橡胶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951年,他又带领5名学生钻进海南的老胶园里,精心选择900株高产母树,并用芽接法培育自己的良种。1952年,当海南拉开垦荒植胶序幕时,他带领7名学生第三次进入海南,对全岛几十个胶园的优良母树全部作了精密鉴定,并指导植胶人员播下了800多亩良种,撰写了十多篇很有科研价值的植胶论文,并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橡胶育种》教科书。
为加速实现橡胶良种化,徐广泽还积极引进国外优良新品种,并以“一代多次”增殖法代替“一代一次”繁育法,从而使橡胶繁育速度加快3倍。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海南垦区首先育成了抗风、耐寒、高产良种“海垦1号”,为我国突破国际禁区,在北纬17度以北大面积成功种植天然橡胶,创造了有利条件。他曾创造性地提出,在海南岛运用适当密植,增加胶园每亩株数,对付台风的频繁侵袭,确保胶树减少损失,推广后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小气候环境极为复杂,俗称“十里不同天”。在那里种植橡胶,生产技术上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然而,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不负重托,经反复实验和科学研究,终于总结出一整套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抗寒植胶科技措施,使云南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能大面积种植橡胶,而且实现了大面积高产丰收。目前,西双版纳橡胶亩产平均100多公斤,在国内位居第一,在国际橡胶生产国中也处于领先地位,甚至已超过号称橡胶王国的马来西亚,为中华民族赢得了骄傲和荣誉。
我国橡胶科技人员,勇于开拓创新,发挥了科学技术的奇特作用,为大规模种植天然橡胶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仅据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统计,1954~1984年30年间就取得科技成果274项,其中有些研究成果已是世界先进水平或占领先地位。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惟一在北纬18~24度地区大面积植胶成功的国家,创造了世界新纪录,改写了国际橡胶权威的传统理论,为我国和世界天然橡胶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有趣的是,我国橡胶工作者历来只注重默默奉献,不求声张宣扬。直到80年代初,在全国农垦工作会议上,新华社记者任泽励写了一篇报道,被《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发表,才产生了轰动效应,引起国内外人士广泛注意。国家科委拍案叫好,认为如此重大惊人的成果早该获奖了。随后,国家科学发明一等奖的奖状和奖杯,终于伴着鲜花和掌声,送给了长期埋头苦干的橡胶科研工作者。这是我国科研领域内的最高奖赏和荣誉,国际橡胶界对我国橡胶事业,也因此而刮目相看。
1980年,我国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宗道、橡胶研究所所长刘松泉,应邀出席国际橡胶研究委员会,我国从此成为该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并在该组织的科研及学术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983年5月,国际橡胶会议特意选择在我国首都召开。近百名著名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听取我国代表介绍我国天然橡胶事业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在北纬18度以北大面积成功种植橡胶和胶苗早期预测等研究成果,使各国专家赞叹不已。第二年,国际橡胶研究委员会又委托我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举办了一期国际橡胶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法国等国的橡胶科研人员,这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在国际橡胶科研领域内的声誉。
中央领导情系橡胶园
50年代初,数十个团的植胶部队和十多万民工进入广东、海南、云南热带雨林施工后,面对瘴气弥漫的深山野林,尽管广大指战员和民工们热情很高,昼夜奋战,但体力毕竟有限,消耗很大,效率不高,进度不快。
华南垦殖局的领导和苏联专家顾问组研究后,认为必须改变作业方式,加大机械施工的力量,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可是,当时我国经济正处于恢复时期,又面临抗美援朝战争,欲增加施工机械谈何容易。华南垦殖局决定派计划处长进京汇报情况,并将开发橡胶所需的动力机械、运输工具等物资清单,呈送中央财经委陈云、薄一波两位副总理。他们立即转报周总理审定,周总理作急件处理,迅即批示“李强同志明天去苏联,请他带往莫斯科”。苏联政府极为支持,不久各类拖拉机、挖掘机、采伐机、运输车等,先后经过西伯利亚进入我国境内运往华南垦区使用。
当时,浩浩荡荡的垦荒植胶大军,大多分驻在远离城镇的荒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粮、油及副食供应极为困难。为确保后勤物资保障不受阻碍,1952年底,中央领导同志特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关于华南橡胶垦殖工作几个问题的决定》,强调植胶部队仍保持原建制番号和供给标准,“凡因垦殖工作而增加经费者,由垦殖总局报中央林业部批准后实施。”
在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岁月里,党中央的领导人都心系天然橡胶事业,起先是党中央副主席朱德和副总理邓子恢多次结伴同行,赴海南橡胶农场调查研究。后来,刘少奇主席又由华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和中央的罗瑞卿等陪同视察,他指示海南橡胶垦区“种好橡胶,发展生产,巩固国防”。至于后来担任农垦部正、副部长的王震、肖克等将军,则是多次深入到橡胶农场,现场研究和指导开发工作,为我国橡胶事业出谋划策,建功立业。
周恩来总理更是为这项事业耗尽心机,从制定橡胶发展规划到生产建设,从机械设备、技术措施、经营管理到职工生活等,都亲自过问。他在总结群众实践的基础上,曾亲自归纳了“控大灾、施重肥、修梯田、造防护林、种覆盖作物”的植胶经验。1960年元旦刚过,他就指示进一步加快发展橡胶的速度,要求国家计委、经委将广东橡胶垦区需要增拨的资金、物资列入国家计划,并要求军委在3年内为橡胶农场补充4万名复员转业军人,同时对发展橡胶事业所需的粮油、人才、物资等提出了具体处理意见。
90年代初,联合国一位官员在考察我国垦区后,曾感慨万分地说:“由退伍军人组成的绿色开发部队,是中国的一个创造,创造的是一个辉煌。”这是国际友人对我国天然橡胶事业登上世界高峰的热情赞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