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9年第10期


我国发展天然橡胶纪实

作者:■ 许人俊




  天然橡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它与钢铁、石油、煤炭并列为现代社会四大工业原料,军用飞机、大炮、装甲车更是离不开天然橡胶。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天然橡胶的发展。有的自然资源短缺国家,甚至跨越国界,千方百计到他国境内开发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以满足本国经济和军事建设上的需要。
  橡胶树是热带雨林植物,原产地在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它对地理环境、土壤、气温、湿度等条件要求极严。国际权威人士通常认为,橡胶树仅仅生长在界线分明的热带地区——大约是赤道南或北10度以内。超越这一地区,则被列入“植胶禁区”,断言不宜大规模发展天然橡胶。
  历史资料表明,世界上橡胶主要生产国大多集中在赤道以南10度到赤道以北15度之间的热带雨林地区,其中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斯里兰卡等。我国除西沙、南沙群岛外,都位于北纬18度以北,雨量、气温、纬度等植胶条件均远远差于上述国家。许多国际专家按照传统理论,历来都把中国列为“植胶禁区”。西方世界的一些政治家们也断言:中国不可能发展橡胶,它的橡胶只能永远靠进口解决。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大批解放军转业官兵、知识分子、支边青年组成的垦荒植胶大军,挺进广东、海南、云南等热带雨林,披荆斩棘,艰苦创业,仅用10多年时间,就建起了100多个橡胶农场,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我国天然橡胶事业迅速崛起,并跻身于世界橡胶大国的行列,种植面积883万亩,位居世界第四;年总产干胶45万吨,位居世界第五。
  顽强的中国人,终于突破国际“禁区”,登上了世界天然橡胶生产的高峰,创造了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
  
  叶帅走马上任当局长
  
  我国天然橡胶树的种植,最早始于1904年,当时有少数华侨出于爱国之心,曾在云南、广东部分地区零星种植。因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之长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的影响,旧中国当局没有也不可能重视天然橡胶生产。到1949年为止,历经45年惨淡经营,步履维艰,先后仅种植4.2万亩胶园,年产干胶不过200吨。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经济建设处于恢复时期,百业待举,国防工业、民用工业急需大量天然橡胶。而帝国主义敌视我新生政权,公然对我实行全面经济封锁和禁运,天然橡胶作为重要战略物资,更是禁运的重点。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我国天然橡胶供求关系更趋紧张。前方飞机、大炮、汽车以至军用鞋急需天然橡胶,后方物资运输、卫生医疗和工农业生产也急需天然橡胶。天然橡胶像金子一样宝贵,到处都向中央伸手要橡胶。当时的锡兰(今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对我极为友好,曾不顾国际禁运同我达成以橡胶换大米的协议,向我运送了一批天然橡胶,帮我解决了燃眉之急。
  然而,我国是天然橡胶消费大国,杯水车薪无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严重缺胶的问题。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我党中央及时果断作出“一定要建我国自己的橡胶生产基地”的战略决策。
  1951年8月底,我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中南海主持会议,通过《关于扩大培植橡胶的决定》。决定指出:“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美英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封锁,为确保国防及工业建设的需要,必须争取橡胶自给。”会议对华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五省区的气温、雨量及其他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后,要求这五省区“应大力培植天然橡胶”、“迅速动员本地可动员的农林院校学生、教授、专家等组成调查队,分别对本省区境内适宜种胶的地区进行调查,保护现有的橡胶母树,确保种苗来源。”政务院还要求他们在1952~1957年种植天然橡胶700多万亩,争取10年后年产干胶10万吨。
  会后,党中央又指示全国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集中人力、物力,加速发展天然橡胶事业,并指定副总理陈云统筹安排,亲自主持这项工作。
  鉴于我国适宜植胶地区大多位于华南热带雨林地带,党中央又确定在广东建立华南垦殖局(后改为垦殖总局),实行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体制,任命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为局长,直接指挥大规模种植橡胶,创建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任务紧迫,刻不容缓,这年9月陈云同志赶赴广州,会同叶帅一道主持召开华南垦殖局筹建工作会议。他遵照中央指示,明确要求天然橡胶生产“一要有,二要多,三要快”。为加强领导,中央还任命广东、广西的党政主要领导人冯白驹、陈漫远等担任华南垦殖局副局长,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秘书长李嘉人为华南垦殖局专职副局长,协助叶帅领导天然橡胶的开发工作。与此同时,中央组织部又从全国各地选调一些得力的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赶赴海南、广西组建垦殖分局,具体研究制订实施方案。
  一个月后,叶帅正式走马上任,他带领广东的林业、橡胶专家和林业院校师生一千多人,奔赴粤西南山区,从北纬22度起,由北而南沿着高州、湛江一线,广泛开展森林资源、气象、土壤情况调查。他们穿林爬坡,翻山越岭,逐段勘察地形,寻找橡胶树的踪影。
  有一次,调查队在北纬22度的高州县城附近,突然发现三株橡胶树,叶帅如获至宝,高兴万分地说:“这三株橡胶树说明,从这里开始,一直向南都可以种橡胶树!”这个重大发现,为破除北纬18度以北不能植胶的传统理论,找到了可靠的事实依据。
  随后,调查队在茂名县又发现一些生长了一二十年的老胶树,在雷州半岛的徐闻县甚至发现2000多株橡胶树群。大家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欢呼雀跃,为新中国开辟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信心和决心大为增强。
  
  军委调兵遣将建胶园
  
  中央接到华南垦殖局的实地勘察报告后,决定动用解放军的整建制部队参加植胶行动。
  中央军委闻风而动,1952年3月春节刚过,就下令调兵遣将,从华南地区抽调2万多人组成林业工程第一师、第二师和一个独立团。这些部队,原先都隶属第四野战军,他们从东北挥师南下,参加过攻克南昌、长沙和解放广州、南宁的战役,有着“攻必克、战必胜”的光荣历史。如今,中央命令他们参加我国史无前例的植胶大行动,承担开发战略物资——天然橡胶的历史使命,人人斗志昂扬,个个摩拳擦掌。大家日夜兼程,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奔向海南、湛江、合浦垦区。
  2万多官兵,均由师、团、营、连长带领进入荒野的山区,先后在热带雨林里安营扎寨。师长王昌虎是一位老红军,作战勇敢,雷厉风行,人称“王老虎”。他指挥林业工程一师横渡琼州海峡,进军海南垦区。另一位老红军、师政治委员陈文高,带领林业工程二师,向雷州半岛湛江垦区挺进。
  海南和湛江两大热带荒原,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十分恶劣。那里荆棘丛生,蛇兽穿行,雨雾连绵,台风不断。尤其是湛江垦区,位于雷电交加的雷击地带,人畜伤亡时有发生。好在植胶部队都是像打仗一样,实行集团作业,而且发扬了我军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光荣传统,始终斗志昂扬。在那艰苦创业的岁月里,官兵们患难与共,团结一致战台风,抗雷雨,搏毒蛇,斗猛兽,为了开拓新中国自己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大家历尽千辛万苦,甘当无名英雄。
  橡胶苗是靠橡胶母树的种子自然繁殖的,而我国橡胶母树历来稀少,种子稀缺。加之帝国主义严禁种子输入我国,因此橡胶种子成为各级领导普遍关注的珍宝。
  值得一提的是:50年代初,许多爱国华侨为了祖国尽早发展橡胶事业,曾冒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和生命危险,积极开展引种工作。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马来西亚华侨雷贤仲先生,他先后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至今仍是我国天然橡胶的当家品种。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周总理曾亲自接见雷先生,并以总理名义授予奖状。
  至于植胶部队,对搜集橡胶种子更是视为执行特殊使命,极其精心细致。当时的口号是“一粒种子、一两黄金”。为采集种子,部队指战员往往昼夜轮流蹲守在橡胶母树下。一旦听到种子成熟爆裂的响声,大家立即在荒草丛中四处寻找种子,细心包好,紧急护送到橡胶育苗基地。当种子发芽后,指战员们又用自己的衣服包裹幼苗,精心保护,免受风寒侵害。这批勇于吃大苦、耐大劳的指战员,是新中国天然橡胶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他们许多人积劳成疾、工伤致残,有的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更多的人则是在生产实践中经受了磨练,逐步成长为我国天然橡胶事业的骨干和专家。
  我国决定创建自己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后,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各国极为关注,兴趣很浓。因为,在苏联、东欧各国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备发展天然橡胶的诸多条件。他们在军事和经济建设上短缺的天然橡胶,均依赖于从西方进口,或以高昂的代价和复杂的技术,从石油中提炼合成胶。他们热切盼望我国能迅速成为大规模种植天然橡胶的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曾指示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我国发展橡胶事业。尽管他们没有这方面的专家,但他们仍然派出林业专家顾格宁为首的专家顾问组赶赴广东,住在湛江垦区帮助机械化施工。
  50~60年代,是橡胶战线艰苦奋斗的年代,以10万转业官兵为主体,吸收大批知识青年和支边青年组成的30万垦荒植胶大军,分布在广东、海南、云南莽莽的热带雨林里。仅短短16年,就在广东建起100多个橡胶农场,植胶树199万亩,年产干胶2.18万吨;在云南建起32个橡胶农场,植胶树32万亩,年产干胶569吨,创造了巨大的成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