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3期
难忘的十五年
作者:苏 星
1978年到1998年,我连续当选为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其中第五、第六、第七届是在新闻出版界,前后共十五年。这是难忘的十五年。
第五届新闻出版界的委员比较少,有王益、叶至善、孙文石、严文井、杜越凱、余焕春、张香山、陈翰伯、邵宇、费彝民、耿绍光(夏青)、傅斌然、谢文清,共14人。孙文石老先生只开过一次会就逝世了。傅斌然也没有经常参加会。坚持参加会的只有12人。
第六届是新闻出版界最兴旺的一届。这一届虽然有人转入中国共产党(张香山),有的单位换了人(人民日报社余焕春换为范荣康,光明日报社杜越凱换为杨西光),有的去了人大(夏彝民),总人数还是增至35人。增加的有王揖、王乐天、叶华(女)、叶君健、刘文致、刘尊棋、杨学纯、杨效农、肖乾、吴澤炎、沙博理、张西洛、陆怡、陈必娣(女)、陈伯吹、罗俊、郑炳中、姜椿芳、聂绀弩、顾杋中、徐盈、徐迈进、徐铸成、爱泼斯坦、魏璐诗(女)。除聂绀弩因身体欠佳始终没有出席会议以外,其余的人都到会了。1984年,又增加了赵超构委员。
第七届人员变化不大。邵宇、王乐天转到文化艺术界,徐迈进、王揖过世。陈伯吹、顾朹中、刘文致、杨学纯、杨效农没有参加,共减少八人,但增加了冯锡良、安岗、孙轶青、李峰、吴冷西、林基洲和穆熙等七人,1989年增补了容子青,1990年增补李侃,共达34人。
这十五年,新闻出版界的委员变动比较大,没有变动的只有我和叶玉善。因此,我总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这一段经历写出来,以饗读者。
二
新闻出版界的主体,是我国新闻出版界最进步、最爱国、最有才华、最有成就的英才。它包括以下几部分人。
第一部分,是上世纪二十、三十年代以来的名记者、名主笔、名总编。这一部分比重最大。
在近代中国,对海内外有最广泛影响的报纸是《大公报》,委员中有五位是在该报工作过的。
徐铸成,1928年夏,大学还没有毕业,就被报社副总编辑看中,当了记者,当时只有22岁。他开始采访体育新闻很成功。1929年初夏,开始采访政治新闻。最得意的采访是三上太原,采访阎锡山、冯玉祥联合反对蒋介石的曲折变化。这次采访受到总编辑张季鸾的表扬。他后来任天津《大公报》的编辑。《大公报》驻汉口特派记者、办事处主任,上海《大公报》要闻编辑。1939年到1941年,任香港《大公报》编辑主任。1942年到1947年,任桂林《大公报》总编辑,重庆《大公晚报》主编,上海《大公报》总编辑,上海《文汇报》总主笔。1948年到香港创办《文汇报》并任总主笔兼总经理。全国解放以后,1949年到1956年仍任上海《文汇报》社务委员会主任兼总编辑。1956年以后任北京《教师报》总编辑。他先后在《大公报》、《文汇报》工作了30年。
肖乾,1935年在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以后,就到《大公报》当编辑,编文艺副刊。当时,他一个人编一个副刊,一周出四五个版,真是精力过人。《大公报》的社长胡政之对他很放手,给予他发挥创造性的广阔空间。这时,他已经是一位作家,在副刊上通过给读者写信的方式,密切编者和读者的联系。1937年,其中一部分书信曾收入他与沈从文合集的《废邮存底》。在副刊发刊时,他写了《园例》,文中说:“只要作者不吝惜精力,编者要学习一个好渔夫的榜样,永不让‘伟作’漏到他们网外。”体现了一个编者的良心。在副刊上,他曾不遗余力地提倡写书评。为此组织了一个书评队伍,有杨刚、宗珏、常风、孛影心、刘荣思等,还请朱光潛、沈从文、叶圣陶、巴金、张天翼、李健吾、施蛰存、艾芜、李广田、茅盾、靳以等为副刊写书评。
1939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来信聘他为中文讲师。在《大公报》的支持下只身赴英,仍兼《大公报》驻英记者。1942年到1944年,在剑桥大学研究英国文学。1944年,胡政之到英国,劝他放弃学位,奔赴战场,做一名随军记者。他接受了胡的劝告,作为《大公报》驻欧洲特派员、战地记者,曾驰骋在硝烟迷漫的欧洲大陆,记录下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进程。1946年回国后,仍任《大公报》评委。1949年至1958年任香港《大公报》国际社评委等。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也是驰名中外的记者。
陆怡,原是上海《新闻报》记者。上海“八.一三”抗战以后派他随军到松江一带去采访。由于报社总经理扣发他从前线发回的稿件,便毅然离开了《新闻报》,到《大公报》当记者。1938年以后,任汉口、重庆《新华日报》编委兼采访主任,重庆《大公报》记者。1945年以后,任上海《时代日报》、《联合日报》、《联合晚报》编委。1946年以后,任香港国际新闻社社长,《光明报》主编。建国后,任上海《新闻日报》副总编兼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
徐盈,1937年到1945年,任重庆《大公报》记者。1945年到1950年,任北平《大公报》办事处采访主任。1949年到1950年,任天津《进步日报》管委会主任。他和他的夫人子凤都是《大公报》的名记者。
除曾任《大公报》的记者、总编等老新闻工作者以外,新闻出版界还有几位灿耀的明星。
赵超构,1934年至1937年,任《南京朝报》编辑。1938年到1949年,任重庆《新民报》主笔、副总主笔、总编辑、社长。建国后,任上海《新民晚报》总主笔、总编辑、社长。1944年初夏,他曾随中外记者团到延安。回到重庆后,写了《延安一月》,在《新民报》上连载。文中比较系统地报导了毛泽东和其他中共领导人的言论以及边区的军事、政治、财政、经济、文教、卫生等设施,并着重报导了在延安的文化人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章像一股清风吹遍山城和全国各地,受到读者广泛欢迎。
张西洛,1938年到1946年,任《新民报》、《中央日报》记者,《江津日报》、《星期快报》社副社长,《工商导报》采访主任、经理。1953年后,任《光明日报》党派部、国内部副主任。1939年6月,他作为《新民报》记者和刘尊棋等到过延安,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并答复了他们提出的问题。这个谈话当时《新民报》未能发来,重庆《新华日报》还是刊登了。后来,以《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为题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刘尊棋,1930年5月,在北平塔斯社当翻译、记者。1934年以后,任北平《晨报》编辑、记者。1936年到1942年,任中央通讯社驻日本东京记者、战地记者,新加坡《南洋商报》编辑主任。1942年到1945年,在重庆美国新闻处任中文部主任,重庆中央出版社总编辑。1945年到1949年,任上海《联合日报》社、《联合晚报》社长,赴美国访问出版事业后在香港任英文周刊《远东公报》主编。建国后,任外文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1986年,美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在中国出版,他是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的中方代表。
陈翰伯,“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领袖,曾任北平学联党团书记。后到西安,任《西安晚报》编辑,《西北文化日报》编辑,成都《新民报》编辑,重庆《时事新报》编辑,《新民晚报》副总编辑。1947年到1949年,任上海《联合晚报》总编辑、新华社国际新闻部主任。建国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当过《学习》杂志总编辑。
第二部分,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这部分人数比较少。
吴冷西,1939年到1947年,任延安《解放周刊》编辑,延安《解放日报》编辑、国际版主编、评论部主任。1947年到1949年,任新华社编辑部大队政委、编委会秘书、编辑部主任、编委。1949年到1966年,任新华社副总编辑、总编辑、副社长、社长兼人民日报总编辑。
安岗,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7年到1949年,任山西省平定县中心区牺盟会宣传委员,中共晋冀特委机关报《胜利报》总编辑,《晋冀鲁豫日报》总编辑,《新华日报》华北版社论委员、副总编辑,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社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1949年以后,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经济日报》总编辑。
还有几位,如杨西光、冯锡良、孙轶青、谢文清、李峰。范荣康他们是建国以后从事新闻工作的,但都享誉国内外。
第三部分,是出版界有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
姜椿芳,1930年初,进哈尔滨光华通讯社当俄文翻译。1931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仍从事翻译工作。他每天从俄文报纸上翻译出中文报纸所没有的军事消息(日军的活动,东北义勇军的斗争),投稿给《国际协报》。1932年5月,党组织派他到苏联人主办的、用英国人出面经营的英亚电讯社当电讯翻译。一天要翻译两三千字,前后工作了四年。1936年底转到上海,进入专门放映苏联电影的上海大戏院和专门经营苏联影片业务的亚洲影片公司。曾在影院里见过鲁迅。1936年到1937年,翻译了一些苏联文艺作品。1937年抗战开始后,在上海为《译报》翻译新闻和文章,为《剧场艺术》翻译戏剧论著和剧本。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在上海创办《时代》周刊,后来发展为时代出版社。1942年,出版《苏联文艺》,抗战胜利后,增出《时代日报》。他在这个出版社工作了十年多,翻译出版了大量文学、戏剧作品。1953年,转入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主持完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和《斯大林全集》的翻译出版工作。他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奠基人。
吴泽炎,1934年到1950年,在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1951年后,在北京商务印书馆任编辑、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是大型辞书《辞源》的主编。
王子野,1946年至1949年曾任《晋察冀日报》编委。1950年后,历任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社长、总编辑,国家出版局副局长、国家出版委员会主任。
王益,1936年到1941年,任上海新文字书店经理,上海新知书店科长、广州分店经理、上海分店经理,苏北根据地大众书店经理。1941年到1945年,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宣传部出版发行科副科长。1946年到1950年,任山东、华东新华书店经理。1950年后,任华东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新华书店总店副总经理、总经理,文化部出版局副局长、局长,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
叶至善,儿童文学作家。1945年到1952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52年到1956年,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1956年以后,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兼《中学生》杂志主编,中国青少年出版社副社长。
还有两位和出版有关的名作家。一位是严文井,当过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一位是叶君健,当过《中国文学》副总编辑。
第四部分,是在新闻出版界工作的中国籍外国人。他们是:中国籍波兰人爱波斯坦,中国籍法国人叶华,中国籍奥地利人魏璐诗,中国籍美国人陈必娣。
爱波斯坦,1917年随父母迁居中国。1931年后任英文《京津太晤时报》和《北平时事日报》记者、编辑。1937年,在北京参加斯诺创办的英文杂志《民主》的编辑工作并任编委。抗日战争期间,作为美国合众社记者,在南京、广州、武汉及山东台儿庄前线战场采访。1938年底应宋庆龄邀请,赴香港参加“保卫中国同盟”中央委员会,负责宣传工作并主办英文《新闻通讯》,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争取国际上的援助。1940年到1945年,任重庆国际广播电台编辑、播音员、香港《华南早报》编辑,重庆美国新闻处美国《联合劳动新闻》记者。1946年,曾代表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联合劳动新闻》等报刊参加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和晋西北。采访过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并将见闻写成许多文章发表在美、英及澳大利亚等国的大报上。1945年到美国。任《联合劳动新闻》总编辑。1951年,应宋庆龄邀请返回中国,创办《中国建设》,任执行编辑、总编辑。
三
在新闻出版界的十五年,对我来说,是很幸运的。每年开大会,和这些老先生们一起学习讨论,都象进了一次课堂。他们很认真,有的眼睛看不见,由年轻人陪着(如徐铸成),有的乘坐轮椅(如刘尊棋),但都按时到会,积极发言,献计献策。听到他们的肺腹之言,真知灼见,使我开濶眼界,增长见识,确有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在会上交了一批朋友(实际上是几位老师),会后依然不断交往。
在新闻出版组和我交往最多的是名作家萧乾。我上中学时就读过他写的小说《梦之谷》,深深地为剧中的主人公的命运所感动。他同我谈过这本小说的写作过程,并告诉我他所倾心的那个女孩(女主人原型)解放后还活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