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电影《海霞》的曲折历程

作者:刘守华




  “文革”期间,从1966年到1972年,中国近十家电影制片厂,竟然没有一部故事片问世,甚至没有一部故事片列入投拍计划。观众被压抑得太久了,创作人员更是无法再容忍这种现状继续下去,于是在1971年5月,早已被“解放”出来拍摄革命样板戏电影的谢铁骊、成荫、钱江联名给周恩来总理写报告,提出要抓故事片拍摄的建议。
  他们的建议与国家领导人的考虑不谋而合。1972年7月,毛泽东针对“戏剧、文艺作品少了”的现状进行批评。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文化组作出决定,抓剧本创作,恢复故事片生产。
  谢铁骊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创作热情很高。他认真、谨慎地选择拍摄题材,最后把目标锁定为南京军区部队作家黎汝清创作的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这部作品以“女民兵英雄汪月霞”的故事为原型创作,表现了海岛女民兵苦练本领、保卫祖国的事迹。剧本很快就完成了。在上报军宣队获得批准后,名为《海霞》的故事片被正式纳入到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拍摄计划中。
  1972年夏天,谢铁骊着手组建班子:挑选了刚刚从干校回厂的王好为任副导演,请来老搭档钱江担任摄影,在全国范围选演员,找外景地。
  一切都进行得那么顺畅,创作人员个个踌躇满志。但是摄制组的成员没有想到,谢铁骊也没有想到,一部普普通通的故事片,从拍摄到公映竟是那样的命途多舛,会惊动如此多的上层领导,甚至还莫名其妙地卷入到了政治纷争之中。
  
  拍摄中三易导演
  
  1972年8月,正当谢铁骊一行兴致勃勃地从东南沿海体验生活、采景后返回北京时,“首长”的“钦定”让谢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渴望多年的故事片拍摄。江青让谢和钱江一起去重拍样板戏《海港》。临行前,谢嘱咐王好为、陈强等人继续挑选、培训演员,寻找外景地,为日后投拍做准备。
  重拍《海港》的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谢铁骊原打算抓紧时间完成任务,再重续拍摄故事片的旧梦,何曾想拖到1973年4月才算交差。这时北影方面,演员、摄制人员已基本到位,万事俱备,只等主帅。但是这一次《海霞》尚未开拍,江青的新命令又下来了。她让谢、钱两人马上去拍摄样板戏《杜鹃山》。
  临阵易帅。谢导演将目标锁定在刚从干校回来的著名导演凌子风身上。凌子风也是多年未曾拍片,对这一机会十分珍惜。他很快就率领摄制组人员浩浩荡荡开赴广东汕头外景地。这时已进入1973年初冬,尽管气候、设备都不甚理想,但拍摄工作还是快速进行,短短的半个月就拍了不少戏。按照惯例,凌子风派王好为携底片回京冲洗、送审。样片很不理想,《海霞》被下令停拍,摄制组全部撤回北京。
  影片的拍摄再一次搁浅。不久,谢、钱拍摄的《杜鹃山》大功告成。此时作为北影厂一把手的谢铁骊虽然行政事务缠身,没有条件和精力亲自登船掌舵,但他却有能力让搁浅的《海霞》重新起航。于是他请钱江担任《海霞》的导演兼摄影,陈怀皑和王好为任联合导演,王兆麟和李晨声任联合摄影。就这样,《海霞》历经波折,终于艰难地出港了。
  
  修改中纷争不断
  
  从酝酿到拍摄,前后走过了近三年的路程,1975年元旦,彩色故事片《海霞》的后期制作终于完成。然而,文化部的几位领导连审两天,挑出了几十条毛病,宣布影片有严重问题,责令退回北影认真修改。
  在《海霞》送审之前,尽管主创人员也感到影片在艺术水准上还不能尽如人意,但是通过审查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审查结果却是:问题严重,责令修改。文化部领导对影片的负面评价都是致命的:影片表现的主题思想不明确,人物塑造上没有按“三突出”的标准安排一号人物和其他人物的关系,影片结构松散等等。
  为了加大影片审查通过的成功率,摄制组筛选了多个修改方案,奋战一个多月,修改一百多个镜头,完成了《海霞》的第二稿。修改后的片子送上去,这一回文化部的领导虽然没有大动干戈,却来个置之不理。
  至此,关于《海霞》的第一次纷争还未结束,接踵而至的第二次纷争又使这部影片卷入到政治旋涡中,搅起了超越艺术范畴的纷争波澜。
  事情的起因缘于一位在中南海为领导放映电影的年轻人的好意。1975年,临近春节,这位放映员听说北影新近完成了一部故事片《海霞》很不错,就借过来想为手术后的周总理调剂一下生活。就这样,这部片子先后被周恩来、朱德、叶剑英、李先念、耿飚等领导人调看过,得到肯定,建议上映。同时片子也在总参谋部放映了多场,传看过程中从上到下好评如潮。
  这是以前没有过的现象,片子尚未审查通过,却先刮起了影片热。文化部领导这回坐不住了,他们怀疑是摄制组别有用心,用中央领导来压文化部。他们查封了这部影片的底片和样片,给该片扣上了“黑线回潮代表作”的帽子,还派工人调查组进驻北影,调查背景,矛头直接指向周总理。一部普通的故事片就这样掉进了政治旋涡之中。
  
  审查中惊动中央
  
  1975年6月15日,《海霞》再次送文化部审查,结果仍然是不予通过。谢铁骊忍无可忍,决定上书江青,讨个说法。
  谢铁骊让李晨声起草上告信,陈述《海霞》几次送审情况及摄制组的苦衷,希望“首长”能主持公道,给予帮助和指示。信由谢铁骊、钱江签名后呈送。这封信江青批示后最终还是转交到文化部处理。文化部由此对谢、钱的嫉恨更进了一层。
  上告归上告,主创人员内心还是希望《海霞》能够经过修改顺利通过审查,尽早与观众见面。所以摄制组的修改工作始终没有停止。1975年6月22日,《海霞》的第三稿又送到文化部。此时文化部领导对影片内容的修改已经不感兴趣,他们的关注点在于要将这部影片立为射击的靶子。他们要求影片按照未经修改的版本上映,参照文化部意见修改过的镜头一律不准用。
  主创人员又一次被激怒了,大家商议再以谢、钱的名义给张春桥写一封信,让《海霞》以修改后的版本面市。但是“首长”的态度却是维持文化部的意见。此时文化部已经派人进驻北影厂,强行恢复原稿。与此同时在北影厂揭批《海霞》的行动也紧锣密鼓地开场了。
  形势愈加不利,谢铁骊想到了给周总理写信。1975年7月,他亲自起草申诉信,与钱江共同签名后呈送上去。虽然当时总理病已很重,没有看到此信,但这封信不久就被选登在国务院信访室编发的人民来信摘抄上,在政治局传阅。应该说这封信为《海霞》的解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让这部影片的命运真正出现转机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时任国务院政策研究室成员的邓力群,偶然的机会,他从王好为、李晨声那里听说了《海霞》的事。了解详情之后,他建议两位年轻人给毛主席写信,他负责呈送。王、李回厂后与好友、北影厂军代表惠宏安商量此事。三人觉得,以自己的名义写,人微言轻,不如以谢铁骊、钱江名义写效果更好。这个建议得到了谢、钱的认可。他们与邓力群一起商定主题,由李晨声、王好为、惠宏安执笔,又经过邓力群修改,完成了这封事关电影《海霞》命运的长达二千多字的申诉信。全文如下:
  敬爱的毛主席:
  向您老人家问好。
  我们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导演谢铁骊、摄影钱江。最近我们被文化部于会泳、刘庆棠等同志整得实在没有办法,才向您写这封信。
  我们拍了一部表现海岛女民兵生活和战斗的故事片《海霞》,春节前拍完,送文化部审查,没有通过。于会泳等同志提出了几十条意见,作了全盘否定,批评我们违反了样板戏的“三突出”、“三陪衬”的创作原则,是严重的路线问题。按于会泳同志意见,《海霞》是无法修改的,只好入库报废。部领导让我们认真学习于会泳同志的批示,要我们检查创作思想,直至四月份才同意我们提出《海霞》在原基础上进行修改的方案。全厂职工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补拍了一百多个镜头,于六月十五日再次送审,部领导看后仍不满意,认为某些戏的处理没有完全按照于会泳同志的意见改好,强调指出五处必须按部领导的意见修改,给我们下达了行政命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