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陈云同志求真务实的文艺观

作者:荣天玙




  随后,我们拜访了茅盾、夏衍、阳翰笙、李一氓、丁玲、李何林、楼适夷、陈荒煤、沙汀、任白戈、林默涵等同志。他们都表示,要抓紧时间,撰写一些回忆的文章,为全面反映当时的历史状况,提供材料。茅盾和我们谈话时,详尽地谈了30年代文艺的一些历史问题。对“国防文学”的口号,民族革命战争大众文学的口号,他都为我们介绍了当时提出的背景和原因,以及两个口号引起争论后,文化界的反映等等。对成立文艺家协会和解散“左联”的问题,他也说明了当时他知道的一些情况,以及鲁迅先生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
  1981年7月,中央宣传部遵循陈云同志的意见,在贺敬之的主持下,与中央组织部、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等有关部门的同志一起,建立了革命文艺运动若干历史问题研究小组,打算从研究上海30年代文艺界一些历史问题做起,有计划地对革命文艺运动中的重要历史问题,进行调查、访问、查阅历史档案;并邀集熟悉历史情况的同志和持有不同看法的研究者进行座谈、讨论,希望在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加强团结的前提下,有关的同志先期写出和整理出一批回忆录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可能的话,写出一篇关于革命文艺运动若干历史问题意见的文章。
  这时,周扬已回到中宣部工作,他指导和参与了研究小组的活动,对怎样评价参加左翼文艺活动的一些同志的功过是非,和我们一起进行了探讨。他诚挚地说:像他这样的当事人,对一些有争议的历史问题,要有一个自我批评的态度,不能说自己没有缺点和错误,如“国防文学”口号的提出与争论,不能说自己没有缺点和毛病,还是鲁迅高明嘛。他提出了并存说。他还说,我们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应该无所畏惧,错了就错了,分析它的原因,找出现在还应当引以为戒的教训。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里的革命文艺运动,经验是比较丰富的,当然,这里面的错误经验也不少。我记得,马克思、恩格斯说过这样的话,错误的经验比正面的经验更宝贵,如果我们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的话。
  在以后的一个时期中,我们与有关的单位一起,继续组织参加过左翼文艺运动的同志,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写作一些回忆录,以便翔实地反映出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的全貌。《新文学史料》编辑部、社科院文学所、鲁迅研究室以及《文学评论》等文艺刊物,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发表了茅盾、阳翰笙、夏衍、冯雪峰、丁玲、胡风、徐懋庸、萧三、沙汀、任白戈、吴黎平等重要当事人关于左翼文艺运动的回忆录。社科院文学所还搜集了六十多位左联盟员写的文章,编辑出版了《左联回忆录》一书,另外他们还编辑出版了《“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与《“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两书,供研究工作者参考。我们还在众多的史料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央为胡风同志的平反问题提供了材料和依据。
  在陈云同志任党中央副主席的时候,他还继续过问这项工作。有一次,还叫他的秘书打电话给我们,询问这件事办得怎么样?要我们将搜集到的有关上海30年代文艺界重大问题的材料,送给他看看。
  在纪念陈云同志百年诞辰的时候,我们要衷心感谢陈云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写的这封信,由于他的提醒和推动,今天才有可能看到文艺界一些老同志健在的时候,留下的一批具有极其珍贵史料价值的回忆录和总结经验的文章,从各个角度记叙了左翼革命文艺运动迈过的历程,既述说了革命前辈在文艺创业路上的艰辛与功绩,也记下了他们遭遇的一些坎坷与遗憾。我们在此寄希望于文学史家们,在评点左翼文艺运动的时候,不要忘了陈云同志的谆谆教导,对一切为革命文艺事业做过贡献的人,把他们的是非功过,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