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俄界会议和夺取天险腊子口
作者:石仲泉
从巴西乡到若尔盖县城,完全是两种地貌。巴西一带系秦岭西部余脉和岷山北部尾端,境内山高谷深,地势陡峭,小河流多些,因而农耕地多些,这里是该县的半农半牧区,比纯牧区要富足些。这样的半农半牧区,在全县只占30%左右。而属于草地的南部和中西部则是另一类型的地理单元,即典型的丘状高原,占全县面积70%左右。这里的平均海拔较高,达3500米,但地势较平缓,是一望无际的草甸。县城就在这样的丘状高原上。我们从巴西赶到县城,已经是晚上7点了。
我们在野茫茫的大草地奔波了两天,在若尔盖县城歇息是睡得最好的一宿。恢复体能后,我们将经川甘公路绕道前往俄界。
从草原花湖到甘南迭部
9月28日早饭后,我们离开若尔盖县城北行。这里仍是望不到边的大草原。陪同我们的县人大副主任泽科说:往前走就是博大绚丽的热尔大草原。热尔为藏语音译。“热”的藏语含义为一种经名,“尔”是军队的意思。相传在唐代,吐蕃国征服这里时,在出征前先念了一种名为“热”的经,然后出兵打了胜仗,故将此地名“热尔”。也有一说,热尔大草原,即“黄羊众多的草原”之意。这是川西北最大的草原,总面积达三百多万亩,河曲纵横,水草丰茂。属于国家级的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就是它的核心部分。
车行200里,到达著名的花湖。这里的地势稍低洼些,但海拔仍在3400米。这里的湖泊本来就不少,加上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将湿地的积水疏导至此,就形成了达数百亩之巨的大水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这里开辟成风景优美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不少海外的观光客。花湖在盛夏时节,奇花异草,争妍斗艳,犹如花的海洋,水的世界,波光粼粼,清澈如镜。在这里,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颈鹤等珍贵鸟类。泽科说:这里黑颈鹤有五百多只,占全国总数的一半。黑颈鹤是一种很重情义的鸟,雌雄恩爱,双宿双飞,若有一只死去,另一只不久即悲伤而亡。我们到达花湖,虽没看到黑颈鹤,但水鸟或栖息于湖畔,或嬉戏于水面,也别有情趣。经过二十多天“马不停蹄”的奔波之后,徜徉花湖,漫步在伸向湖中的木栈桥上,会顿时进入“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
在花湖附近,有较大一片泥泞的沼泽地。过了两天的草地,没见到当年红军穿越的真正的草地,这里似乎像那么回事:水坑遍地,草包团团,踩在湿漉漉的草甸上软绵绵的,稍一不慎,确会掉入泥潭之中。我问泽科,这些草包是怎么形成的?泽科说:在草地里,有一种叫兔鼠的小动物,毛呈土色,尾短体胖,行动敏捷,嘴为兔唇,很会打洞。它们在草地上拱起了这样无数的小土包。老鹰以抓它们为食,它们就将这些小土包作为躲藏的洞穴。你们看到的红军过草地照片上的团团草包,就是这些东西。我们没想到,在这里,不仅作了走草地的实际体验,而且还了解到草包地貌的秘密。
离开花湖,车行不多远,就进入高山峡谷地带。这里是岷山山脉北段,崇山峻岭,众峰攀比,状如犬牙,为深切割侵蚀山区。有的峰顶高达4500多米,岭脊高4000米,切割深近2000米,形成这里气候的特殊屏障。其阴湿生态环境为各种树木自然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因此,这里森林茂密,植被很好。
这个岷山山脉的山势,绵延既长且宽。作为嘉陵江支流的白龙江,流经这里。江南山地统称岷山。它实际上成了若尔盖县与甘南迭部县的天然分界线。岷山南麓属若尔盖县,其北麓则进入迭部县境,并延绵至其他县。迭部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南部甘川交界处。迭部全境重峦迭嶂,地形崎岖。除白龙江南为岷山山脉外,在白龙江北的山地则称迭山。迭山主脉横卧于县境北缘,是白龙江水系与洮河水系的分水岭,亦是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迭部县既因迭山而名,也可以说因岷、迭两大山系的数百座纵横交错的高山,在县境罗织成形态叠嶂的脉络体系而名,古称叠州。
到了迭部县城后,对县名的来历知道了更多说法。“迭部”,汉字原写为“叠部”,后简化为“迭部”,四川热多地区则发音为“铁部”,皆为藏语之译音,意为“姆指”,即神仙姆指点开的地方。据神话传说:迭部地区,四周全是高耸入云的石山,隔断了内外交通。古代有个山神途经这里,被石山挡住去路,伸出姆指一摁,石山顿开缺口,有了通道。迄今,石崖上姆指摁石的印记还有。史学家们还有一种说法:汉魏朝后,古“拓跋氏”曾居于此地,“迭部”、“铁部”,均为“拓跋”部之转音。因此,认为迭部地名来源于古代部族名称。目前比较多的人赞同这种看法。1997年编写的《迭部县志》说:“迭部”系藏语音译而得名,源于古代部族名称。在今译写汉文时,含有藏汉两语组合之潜义,选用“迭”(叠)字,寓以群山重叠之意;“部”是藏语尾音,有“部族”、“部分地区”之意。“迭”与“部”组合起来,亦含有“叠州部族”、“叠州地区”之寓意。这个地区行政辖管建置变化频繁,直至1962年元旦才成立迭部县,属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全县面积为5000多平方公里,尽为山地,几乎没有平原,人口约6万。从县境西部进入不久即到县城。它依山傍水,群山环拱,呈带状,人口近1万。
红军长征两次经过迭部县。除1935年9月中央红军到达该县,既召开了俄界会议,又突破天险腊子口外,1936年8月,红二、四方面军在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后,共同北上,沿着中央红军路线前进,也经过该县。
达拉高吉和俄界会议
我们在28日下午1点多到达迭部县城。3点,送别陪同我们在四川境内考察了长征路全程的省委党史研究室、以及考察了雪山草地的阿坝州和若尔盖县党史部门的同志后,在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杨瑞华和迭部县委杨书记的陪同下,我们即去考察俄界会议会址。
从县城到俄界是山道。俄界位于县境西南部,仍地处白龙江南岸,岷山北麓,山峦重叠,沟深谷窄,一边是陡峻悬崖,一边是湍湍急流,弯多道不平,路很不好走。我们到达俄界,已经是傍晚5点半了。俄界,即是达拉乡的高吉村。达拉乡以地处藏语达拉库而得名,意为“虎穴”,相传古时沟内有虎。这里山高路险,但自古以来是军事战略的重要通道。这里有条小河,叫达拉河,发源于川北,上游在四川境段称包座河,透穿岷山南北,勾通甘川,使达拉沟成为甘川天然古通道之一。古时运兵征战,屡经此道。三国魏蜀相争,唐、蕃、吐谷浑交战亦经此道。1253年忽必烈征云南,兵分三路,中路也经此道入滇。红军就是途经此道,从阿西抵达高吉的。当年的红军,根据藏语读音,将高吉记录为俄界,因此,在党史上将在高吉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称为俄界会议。
高吉村是个藏族山寨,我们来此参观了俄界会议会址,也是当年毛主席的住处。这是在村子最东头的一户有二层楼房的小院(藏民住房大多为二层,底层喂养牲畜,堆放杂物),旁边的土房是开会的地方,有40多平方米,目前保存还好。毛主席用过的物品和开会用过的东西都没有了。村周围都是山,我们爬到村外的一个高坡上鸟瞰高吉村全景。据村民介绍,当年高吉有24户人家,现在近百户了。在村子中央的小河边有一块空地,是当年召开干部大会,宣读中央决议的会场。三棵大树是当年的,目前枝叶繁茂。它成了这段历史的见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