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抗美援朝中的后勤工作

作者:张秀山




  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内战。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组成联合国军出兵干涉朝鲜战局,同时派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开进我国台湾海峡。6月28日毛泽东主席发表讲话,表明了中国人民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把战火烧向鸭绿江边的严正立场。
  
  战前准备
  
  为了保卫东北边防的安全和在必要时支援朝鲜人民反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7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决定以十三兵团及四十二军为主,组成东北边防军。这时四十二军正在黑龙江屯田垦荒。8月中旬,各部队分别集结于安东、凤城、通化、梅河口、辽阳、海城、本溪、开原等地进行作战准备。
  7月,中央军委任命李富春(时任东北局副书记)和我(时任东北局组织部长)兼任东北军区副政委,东北局常委、秘书长张明远兼任东北军区后勤部政委。8月下旬,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两次召开会议,检查和讨论东北边防军的准备工作和建设计划等问题。
  10月中旬,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后,越过三八线向北进犯,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安全。
  10月8日,毛泽东主席正式发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东北行政区为总后方基地,所有一切后方工作供应事宜以及有关援助朝鲜同志的事务,统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同志调度指挥并负责保证之”。
  10月8日上午,彭德怀与高岗,以及翻译毛岸英等人乘飞机抵达沈阳。下午,彭德怀和高岗召开东北局和东北军区主要负责同志紧急会议。彭德怀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强调了部队入朝作战的后勤供应问题。中央决定东北地区要全力以赴支援志愿军作战。希望我们东北局和东北军区的同志认真研究部署,把各项保障工作务必落到实处,这是关系到志愿军出国作战成败的关键问题。
  9日,彭德怀在沈阳又召集参战部队三十八军、四十军、四十二军和炮纵军以上干部会议,听取各部队作战准备工作进行情况,会议开了一天。
  10日,东北局常委决定,我到东北局党校作抗美援朝的形势报告。这时在党校学习的学员有很大一部分是东北地区各大型厂矿党总支书记或委员、车间党支部书记或委员,他们大多是厂矿的劳动模范和新记录的创造者,是工人队伍中的领导和先进分子。首先要对党校干部和这些学员进行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报告后党校干部和学员展开讨论,批判崇美、恐美思想,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党中央关于抗美援朝的决定正式公布后,东北各地,特别是大中厂矿迅速掀起为抗美援朝做贡献的运动。
  17日早晨,彭德怀、高岗再次召开东北局和东北军区负责人紧急会议,研究志愿军的后勤供应等问题。我和张明远等同志参加了会议。
  18日晚,彭德怀率中国人民志愿军分三路跨过鸭绿江,秘密开赴朝鲜前线。
  
  物资供应困难重重
  
  朝鲜战争爆发后,东北局的工作重点就转到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支援前线的中心上来。我每天要看大量中共、苏共、朝共往来电报,志愿军、东北军区电报和电话记录,有些要立即作出决定,工作异常繁忙。
  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正是我们自己刚刚解放不久,国民经济状况才开始好转,许多地方还存在大量的困难。这些困难对我们搞好抗美援朝的后勤供给工作带来的困难就更大了。我也是打过二十来年仗的人,这次战争与我们所经历的战斗不同。过去国内作战,物资都是就地补充,或是由缴获的敌人物资做补充,广大群众就是我们的后勤部队。但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的一切作战物资必须由国内运去,还包括一部分朝鲜部队所需的物资。保证物资供应是一个大问题。
  开始时,我们几乎没有战备物资储备,后勤兵站还没有建立起来,后勤补给渠道不畅通,加之敌人对朝鲜和我国边境地区的铁路、公路、桥梁进行狂轰滥炸,后勤补给的运输任务十分艰巨,困难极大。
  在东北局会议上,我提出:先从各县紧急抽调一批县长、县委书记以及一批干部,去组建后勤兵站,并到朝鲜去组织建立后勤分部。军区人员不够可从东北局、东北人民政府机关以及各省抽调一些负责干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东北局常委会同意了我的意见。在此期间,先后抽调六名东北局委员、四名东北人民政府部长及数名省级干部等,充实到军区后勤保障工作中。以后,中央军委陆续从全国抽调来了一批批后勤工作人员,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后勤分部。我们东北局调出去搞后勤供给工作的党政干部陆续地调回。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同志留在了后勤分部。以后他们就长期在部队搞后勤工作了。
  这时,张明远兼任东北军区后勤司令部政委。他在辽沈和平津战役期间,在冀东负责支前工作很有成效,受到参战部队的高度赞扬。东北局决定他全力以赴地来抓物资运输工作。
  战争开始后,在后勤保障工作最艰难的时期1950年11月初到12月中,我三次入朝解决志愿军所需物资供应以及运输问题。
  从10月25日开始,我志愿军在云山地区经过13个昼夜的艰苦奋战,歼敌1.5万人,取得第一次战役的胜利。我第一次赴朝,代表东北局和东北军区慰问志愿军将士。当我们听到,我军凌晨突入美军阵地,敌人是在睡袋里举手投降的情况时,我笑着对秘书王兴华说:“这是美国西点军校训练的投降方式吧。”在前线,我们详细地调查了解志愿军的后勤保障情况。
  第一次战役的胜利,对稳定民心,使我军站稳脚跟,坚持继续作战,有重大意义。但是这次作战,部队比较疲劳,急需休整。尤其作战中运输车辆损失较大,使物资供应更加困难,面临朝鲜寒冬的到来,部队长期露宿,难于保存战斗力。同时此次胜利虽然阻止了美军作战的顺利进行,但美军仍然继续坚持军事进攻的计划。美军向朝鲜战场空运大批作战物资,出动大批飞机轰炸鸭绿江上的桥梁、渡口和朝鲜北部的我军交通运输线及集结地区,使我志愿军后勤保障工作面临着空前严峻的形势。我们向中央作了汇报。中央领导极为重视。为了确保运输畅通,周恩来说:“只要东北提出要求,我们愿全力以赴,帮助你们解决问题。”
  为了贯彻党中央指示,打好第二次战役,11月13日,志愿军党委在志愿军总部召开扩大会议,总结第一次战役经验,研究第二战役的作战方针、中朝双方相互配合作战等问题。根据会议要求,中央指示东北军区与朝方商讨后勤供应问题。
  11月中,我第二次入朝,与金日成首相会面,主要是听取朝鲜方面的意见。这次走的很急,我只带了秘书王兴华、行政处长和警卫员,乘吉普车直接到达朝鲜的江界镇。天气非常冷,路面被炸弹炸得破破烂烂全是坑,路上又结满了冰,车轮直打滑,有几次险些撞到路边的房子上。在到达金日成的驻地后,我与金日成单独进行了面谈,听取他对我方援助的意见。之后,他又提出:美军仁川登陆后,朝鲜人民军有两个军团,计十个师被分割在三八线以南,与后方失去联系,也失去供应,情况现在不明。东北可否暂时接收一批朝鲜儿童。因为这些儿童已失去父母,现在无法生活。谈话后,我们连夜返回安东,我把与金日成会谈的情况向中央和东北局作了汇报,并提出对朝援助的一些意见。
  11月下旬,高岗和张明远去朝鲜,与彭德怀等一起研究志愿军的后勤保障问题。并向中央提出:仅靠东北军区后勤部门已不能满足朝鲜战场的需要,决定建立志愿军后勤司令部,由洪学智和邓华分别任司令员和政委,所需干部由东北局负责调配,并决定把九兵团的后勤部扩建为第四分部。到第二次战役发起时,我们已经在朝鲜建立了四个后勤分部,后勤保障人员逐步达到六万多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