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比第一个“吃螃蟹”更不易
作者:周建英
务好像随时可以开展。我们的脑子都被催化起来;题目不以数量压身,而要求以新、以优质出产品。李峰一再叮咛,不必要天天发稿,但要发则发精品。张家炽说,我们要发出一篇,打响一篇!
刚进财贸组,我并不隐讳自己有轻商思想。最早的渊源,当属初中英语课读了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现在听大家议论起来,才感到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商品后,财经实在是治国爱民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在工作中,我边听边记下一些发人深思的对话或调侃:
——摄影记者也要变变观念。拍工业照片总把浓烟和白云作为漂亮的背景,其实是赞美公害……
——无烟工业在西方很兴旺,新加坡就靠旅游发财,我们的旅游业只知道花钱,请外国客人,真傻……
——中国人过去被称为“东亚病夫”。真可怜,真冤枉,西方人不知道我们中国人把多少时间浪费在厨房里,我赞成吃面包,你们同意吗?居然得到一片反对声。
——现在生不起病呀!(大家惊讶地反问:为什么?不是公费吗?)抓五副中药已经跑了两个半天,时间耗不起哦。
——主张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服务业比例要增大,便民就替民省下时间搞四化(一个个表示反对,说中国当前要务还是要发展工业和农业)。
就是在这样的议论或争论中,酝酿出《新长征路上的吃饭问题》等这样一批好的甚至可称有历史浓厚印记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轰动。
接着,针对当时“吃饭难”、“喝牛奶难”、“缝衣难”、“住店难”、“买菜难”的问题,相关财经报道一个个见报,一方面大声疾呼,一方面积极建议,介绍国内有的地方已经成功的办法,也介绍外国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
张家炽同志可谓财经报道老行家,他曾俏皮地说了一个比喻:“一大块再好的生日奶油蛋糕,吃起来也会倒胃口。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反而味道很好。”当时第一批出来的财贸新闻都短小精致,各报采用率相当高。读者和报纸编辑都乐于阅读,认为这些报道既醒脑开窍,又滋味鲜美。记得有位读者说:这类报道好像一条条才摘下的顶花带刺的“嫩黄瓜”。原来,财经新闻并不枯燥,也可以写出色香味俱全、发人深思的精品。
1978年全年我们发出财贸稿288篇,每月不到30篇。这一年评出好稿36篇,比例较高。第二年发稿762篇。到了1980年,平均每月发稿100篇以上。新时期的财贸改革活起来了,新华社的财贸改革报道也如春风化雨,新绿葱葱。
(责任编辑 谢文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