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接收伪“满映”前后

作者:刘守华

长春。两人在吉林与先期由地下党护送出城的许珂会面,他们按照组织的安排,准备随军开进长春城。
  1946年4月14日,苏联红军撤离长春,按照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的协定,城市由国民党军队接管。但国民党军队接管不到半天,东北民主联军就调集数万军队,发起了总攻。战斗打响,总部下令,要不惜牺牲,确保“满映”在战斗中不遭到炮火的破坏,一定要完整地将它拿下。这场战斗全歼长春守军2万余人,一举收复了长春。东北民主联军马上进人“满映”,正式接管。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任命舒群为东北电影公司总经理,张辛实任副总经理,袁牧之任顾问。舒群代表上级机关向全体职工郑重宣布,公司整理就绪后,马上恢复影片生产。同时给职工发放工资,稳定大家的情绪。
  终于走进了“满映”,尽管历经艰辛,但大量的电影器材设备毕竟回归到人民手中,几位电影人兴奋不已。
  
  党领导下的电影制片厂的诞生
  
  东北战局不久发生了剧变,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由于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重兵压境,很快占领了铁路沿线的大中城市,中共中央决定暂时放弃长春。东北局宣传部指示东北电影公司,将接管的伪“满映”设备迁往北满根据地,并动员进步职工一同前往。最初的目的地是哈尔滨,但由于形势变化,最终落户兴山(今鹤岗)。
  当时厂里还有不少日本人,日本投降以后,他们希望尽快回国。迁移之前,舒群单独给日本人开会,指出迁移的好处和必要性。日本人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国,若跟着公司走,起码生活没有问题,所以几乎全体人员都随东北电影公司迁出长春。
  搬迁工作量非常大,除了沉重的设备,还有大批进口的胶片、洗印药品、照明灯泡、放电影的炭精棒,以及化妆品等。撤离工作分三批进行。第一批撤离从5月13日开始,在东北民主联军帮助下,全体职工一天之内就把全部设备拆卸下来,与未使用过的各种胶片、大量化学药品和服装,以及几百部各国影片拷贝和其他电影资料一起,装上火车,在20余名战士押运护送下,安全抵达哈尔滨。5月18日,第二批撤离人员随着满满30多节货车车厢出发。5月23日夜里,第三批人员由舒群、张辛实带队,随同东北局机关和东北大学等单位一同撤出。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国民党军队已经占领四平,逼近长春,城里枪声不断,火车刚刚开出长春小南站,国民党飞机就来追逐轰炸,车头被打坏,东北大学学生被炸死20余人,所幸东北电影公司的人员无伤亡。
  在撤离时还发生了一起意外事故,因为是货车,没有照明,又有很多家属同行,于是组织者给每一节车厢发了蜡烛。晚上,一个日本小孩要撒尿,就将蜡烛点上,结果晃动的列车使蜡烛掉进货箱夹缝里,木箱子外面是用草席捆着的,蜡烛掉进去引燃大火。没办法,最后与火车站商量,将这节车厢拖开,才躲过劫难。
  到达哈尔滨后,国民党军队攻势很猛,东北民主联军正准备从哈尔滨撤退,所以撤离人员只得继续往北到佳木斯去。这是一个小地方,撤退的许多单位到了这里,城市不堪重负,领导临时决定,东北电影公司继续前行,到兴山安营扎寨。
  兴山是靠近中苏边境的一座煤矿城市,历经战乱,破败不堪。6月1日,东北电影公司到达后,立即着手建设厂房和筹备影片生产。
  建厂,首先要找合适的地方。工作人员找到一所日本人的小学校,将破败的房子重新修建,几间教室分别被当做录音、洗印、剪辑车间和办公、照相的场所。他们又在离此地几公里的地方找到一座日本人建了一半的电影院做摄影棚用。4个月后,一座崭新的电影制片厂出现在兴山。
  1946年10月1日,东北电影公司成立一周年,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将东北电影公司更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马上投入影片拍摄、制作。当时提出了“七片生产”的计划。“七片”即艺术片、新闻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翻译片、幻灯片和新闻照片等。渴望一展身手的艺术工作者们终于有了自己驰骋的天地。第一项工作就是拍摄影片《民主东北》。厂里陆续派出20多个新闻摄影队,分赴东北前线和后方,拍摄了一系列关于东北解放战争和东北解放区的新闻素材,编辑了17辑以新闻记录片为主的《民主东北》。同时进行了美术片《皇帝梦》、《瓮中捉鳖》,科教片《预防鼠疫》,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的试摄,以及长故事片和译制片的准备。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1949年4月,东北电影制片厂重回长春原址。1955年2月,文化部决定,东北电影制片厂正式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成为新中国重要的电影拍摄基地。
  (责任编辑 李树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