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中南海的转向:中关村崛起道路上的转折点

作者:凌志军

论。”他放下电话,料想成功在望,欢喜若狂,不禁感叹:“历史上有一些事情,恐怕在必然性下有一点偶然性。”考虑到此后一周发生的事情,他的兴奋和他的感叹都是有道理的。
  1988年3月7日,星期一,财经领导小组的成员们再次汇聚中南海勤政殿,现在有了既新鲜而又令人激动的议题。这是中关村第一次成为中南海正式会议上的一个话题。中国科技领域里面的这些决策人物,当场同意建立一个科学技术园区。当日会议还牵涉到下面这些话题:“搞一个中关村问题的条例出来”、树立“一个样板”、名字可以叫“新技术开发IX"、也可以叫“中关村科技工业园区”、“成立一个委员会”,还有资金问题、贷款问题、银行问题、税收问题、外事问题、立法问题、人才问题、政府各方面的协调问题。这最后一个问题让与会者最为担心。这些人为官多年,深知“屁股决定脑袋”的通病,推诿扯皮,没完没了,所以当场决定,把财政、银行、税收一类的问题全部交由北京市政府全权解决;还授权中办负责人把会议决定转告北京,地方政府“不用报批”,中央政府“不加干预”。
  仅仅隔了一天,3月9日下午2点,中办负责人就把一群官员召到中南海勤政殿,包括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和中科院领导者,还有北京市政府的三位高级官员。他宣布“受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委托,来传达一个决定”,要在中关村“试办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根据当日会议纪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决定全文如下:
  在科技力量密集的地区兴办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可行办法。应该允许,但要先集中力量,搞一、二个试点,不要一下子搞很多,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北京市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兴办高技术产业的经验值得重视。可以在总结它们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一个建立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条例,从政策上做出规定。会议决定。在中关村试办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问题,授权北京市全权负责。科委、科学院和财政、税务、银行等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不要干预。
  一下子得到这么多,这可真叫意外,也让北京市的几个官员又兴奋又为难。他们知道,很多事情仅仅拥有地方政府的权力是做不成的,比如税收的权力、信贷的权力、外贸的权力、海关的权力,这些都是中央专有,地方政府不能染指。所以北京市副市长陆宇澄试探地说:“有些规定恐怕北京市的权限之内还不够,希望向中央要那么一个政策,就是相当于特区的或再开放一点的政策。”
  “搞一个文件,可以向国务院备个案,或者是向科委备个案。”中办负责人回答,但是,财经小组的“中心意思是请北京市全权负责,由你那里下决心,办这件事情,我理解就是这样”。北京市的官员们面面相觑,想不明白如何“办这件事情”,就听他接着说,“不要再过几个月还没有动静”。
  这位办公厅负责人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他深知官场积弊,不免担心久拖不决,所以转身又去吩咐于维栋,把他的那个“很值得一读”的调查报告送到报社去,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推波助澜。
  白颐路上的公司群和商业体系,是在政府管制的缝隙和漏洞中创建起来的。我们甚至可以说,从1980年到1988年,中关村是一个政府成立之前的社会。与70年代末期安徽小岗村农民发动的革命如出一辙,这里的每一个进步,并非政府率领民间向前走,而是民间推着政府向前走。现在,情况变了。中南海的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是中关村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政府希望改变自己旁观者和拦路者的形象,扮演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