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中以建交为何拖了四十多年

作者:陈来元




  中国和以色列从1950年6月就开始了建交谈判,直到1992年1月双方才建立外交关系,中间相隔42年。两国建交被拖延了40多年,并不是两国不想与对方建交,也不是两国间存在影响建交的双边问题,而是中以关系的发展受到双方各自与第三方关系的影响和制约。这一现象在国际关系史上虽非绝无仅有,但却是十分罕见的。
  
  美国的压力使以色列错失与中国建交的机会
  
  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并因其文化具有许多接近甚至相同的地方,在感情上紧密相连。自古以来,一些犹太人就在中国安居乐业,有的还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中做过官。两个民族一向相安无事,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犹太人在世界上倍受欺凌特别是惨遭纳粹疯狂屠杀的时候,逃亡到中国的犹太难民却受到中国人民的善待和热情帮助。与此同时,他们也为当时中国的科技、文化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种历史、文化和感情上的纽带,是中以发展关系的一股强大动力。
  以色列国于1948年5月成立时,包括新华社和《冀中导报》等中国共产党的通讯社和报纸在内的中国舆论界普遍表示欢迎。同样,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以色列也表示热烈欢迎,并于1950年1月9日正式承认新中国,成为中东地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对此,周恩来总理复电表示感谢。鉴于以色列与蒋介石国民党政权没有关系,因此中以之间不存在任何影响两国建立邦交的双边问题。于是,1950年6月,两国在莫斯科开始举行建交谈判。同年9月,以色列代表在联合国投票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所有机构中的合法席位。另一方面,在中国政府的安排下,数千名犹太人离开中国移居以色列。
  本来,双边关系不断升温,两国不久就会建交的前景十分看好。但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建交谈判形势逐渐发生了逆转。两国在莫斯科开始建交谈判后不久,以色列外交部就指示其驻苏联代表:在远东局势发展未明朗前,不再与中国就建交问题采取任何具体步骤。1951年2月,美国策动联合国大会通过指责中国的决议。在美国的压力下,追随美国的以色列政府停止了与中国就建交问题进行的接触和谈判。这样,中以两国失去了建立外交关系的一次良机,其根源在于美国敌视中国,直接责任当然在屈服于美国压力的以色列政府。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关系趋向缓和。1954年,中英建交。接着,中美之间开始了大使级会谈。中国与西方关系的逐步改善给中以建交带来了新的机会。1953年12月,中国驻缅甸大使姚仲明与以色列驻缅甸大使戴维·哈科亨开始就建交问题进行接触。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在中国大使馆举行的招待会上会见了哈科亨,并邀请他访问中国。1955年1月30日至2月24日,哈科亨率以色列贸易代表团访华。其间,他和随团的以色列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与当时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和亚非司司长黄华讨论了建交问题,甚至谈到未来以色列驻华大使馆的馆址和如何处理上海犹太人的财产问题。然而,在美国方面的压力下,以色列一些政界要人对以中建交持消极态度,他们认为美国的压力不可忽视,担心这会影响以美关系。在阻止中以建交问题上,当时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和以色列驻美国大使阿巴·埃班等人起了重要作用。在此情况下,哈科亨虽与中方讨论了两国建交问题,但仍按照以色列政府的指示,将重点放在讨论两国贸易问题上,对建交未作任何具体承诺,只是邀请中国方面也派一个代表团回访以色列,以进一步商讨有关事宜。这样,中以建交谈判再遭挫折。
  
  万隆会议后中国对中东政策做出重大调整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鉴于万隆会议召开在即,中国方面也不愿在万隆会议前夕加快与以方建交谈判的步伐,故对以方发出的访以邀请未作具体答复。结果,万隆会议公报明确表示“支持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权利”,从而使以色列在亚非世界陷入了孤立境地。以色列一看着了慌,于4月29日匆忙通知中国方面,表示它“决定在近期内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7月,以色列驻苏联大使又以私人身份访华,企图游说中方与以色列建交,但中国方面则回避与以方讨论在近期内建交问题。
  万隆会议后,中国政府决定对中东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将重点转移到发展与阿拉伯的关系这一方面来,于是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迅速发展。从1956年5月到9月,中国先后与埃及、叙利亚和也门建立了外交关系。不过,直到此时,中国仍未放弃发展中以关系的愿望。周恩来总理当时表示,我们不应与一方建立友好关系而排斥另一方。
  1956年10月爆发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使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以色列的立场。鉴于以色列对这场危机的立场,中国谴责以色列是“帝国主义在近东侵略政策的工具”。从此,中以关系进入了20年漫长的冻结时期。
  在这一时期,一方面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关系逐渐解冻、发展,以色列也不像以前那样完全追随美国;另一方面则是阿以之间冲突不断,1967年和1973年的两次中东战争更使相互关系日益恶化,而中国和阿拉伯世界在政治、经济乃至军事方面的关系则在不断发展和加强。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以色列一再主动表示要与中国发展关系,但中国从反对以色列的“侵略扩张政策”和支持阿拉伯正义事业的原则立场出发,对以色列的示好则不予理睬。然而,以色列为与中国早日建立外交关系,始终坚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坚持不与台湾当局发生政治、官方关系,坚决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所以,尽管在中以关系完全冻结的情况下,两国就双边关系本身而言,并没有出现什么严重的问题。
  
  中以关系逐渐恢复经历了14年
  
  鉴于1955年4月以来以色列对同中国建交再没有发生过动摇,故中以建交的主动权和决定权实际上始终掌握在中国手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与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关系都逐步得到了恢复、改善和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埃及与以色列达成了和解,阿以关系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这些都对中以关系的逐渐解冻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以色列与整个阿拉伯世界的严重对立依然存在,中国的立场依然是继续支持阿拉伯正义事业,同时考虑到众多阿拉伯国家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内及在台湾等问题上对中国的政治、外交支持以及中国与广大阿拉伯国家富有成效的经贸合作(如当时中阿年贸易额已达到十几亿美元,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劳务人员已有数万人之众),中国不希望因发展对以关系而失去阿拉伯世界。因此,在中阿关系牵制中以关系的情况下,中国调整对以政策只能是逐步“微调”,与以色列改善和发展关系也只能小步走,而每走一步都需将阿拉伯一大片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1977年以后,中国开始调整对以政策,以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