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中国植物“活字典”

作者:本刊特约记者




  
  目前,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已经基本建设完毕,搜集到的野生种质资源达3000多种,是继美国、英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野生种质资源库。它不仅可以为中国农业、林业、医药等相关产业提供生物材料,而且还在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记者:回顾您一生的成就,您觉得自己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吴征镒:最大的成就就是我弄清楚了中国植物区系的来龙去脉,把中国植物的种类基本查清了。其实外国早就过了这一关,但中国没有过,我把这一关给过了。
  记者:从学术发展史来讲,您的贡献在学术史上的位置应该是什么?
  吴征镒:承前启后。承前是我把我老师的老师钱崇澍、胡先骕、陈焕镛开创的事业继续下来,完成了《中国植物志》的编写任务;启后就是要对我留下来的种质资源库进行继续研究,知道哪些科、属将来对人类发展是更需要的,进行重点研究,同时把现在不知道用处的植物种子活的保存下来,而不单单是标本库。
  
  记者:您希望人们将来怎样去利用这些植物呢?
  吴征镒: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利用种质资源库里保留的种子进行遗传育种、选种,做改变植物本性方面的研究,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好,跟自然完全和谐相处。所有的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太阳光、水、空气制造糖,这是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人离不开植物。
  记者:植物是生命发展历程中最基础的东西,也是最重要的。
  吴征镒:对。永远记住植物是第一生产力。
  
  21世纪初,国家有关方面决定着手编写《中华大典》,包括24部分典,由十几个国家部委参与,新闻出版总署牵头,并成立了《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主编任继愈先生特别请吴征镒担任《中华大典·生物学典》主编。
  在再三盛情邀请之下,吴征镒接受了这个工作。《中华大典·生物学典》要将1911年之前中国历史上关于植物的记载一一标注、整理,同时还要为各种植物附上国际通用的拉丁学名。其中从清朝到中华民国这一段,是这次工作中要填补的一个很重要的历史空白。吴征镒接受工作后,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每个字、每句话、每张图,他都要亲自标注。
  
  任继愈:没有第二个人能做这件事。一般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人做这方面的研究有优势,吴先生没有留过学,也没什么学位,但是他的工作太实在了,那么多植物他都搞清楚了来龙去脉。他要是不在了,就没人能做这个工作了,所以我赶紧找了他。
  
  由于用眼过度,在干了8个月后,吴征镒的眼睛出现了问题。最终,两个眼球都换了晶体,医生只允许他一天最多看10分钟的书。为了将工作继续下去,吴征镒就让学生到他家给他念。
  “为学无他,争千秋勿争一日。”这是吴征镒送给学生的一句教诲,也是他一生淡泊名利、严谨治学的写照。90岁以后,吴征镒每天上午工作2个小时,下午工作1个小时,而且一周工作6天以上。一旦工作起来,吴征镒总忘记自己是个高龄老人。有时医护人员为了他的健康,在他投入工作时进行劝阻,他总是装作听不见,逼急了就发一点儿脾气;可工作一做完,他又笑着和医护人员打招呼,像什么事都没发生。
   “人生有限,我把我有限的时间有一份力出一份力,有一分光发一分光。”对于自己这一生,吴征镒如此评说。
  
   (本文素材由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提供,CCTV-10每周日22:10首播、次周日14:30重播)
  (责任编辑刘荣刚 汪文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