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电影《大决战》诞生记
作者:袁成亮
《大决战》在演员用普通话还是方言演出时,也很注意。李俊认为:“听领袖人物讲方言,有种真实感和亲切感,而且大家已经听习惯了,还是用方言好。”最后摄制组在征询总政领导、专家顾问及一些老同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一部分领袖和将帅讲方言,其余人物讲普通话。
场景营造真实可信人物塑造个性鲜明
《大决战》之所以拍得既有气势,又能令人回味不已,场景营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营造壮观的战争场面,《大决战》参拍人员数量在军事体裁片中也是史无前例的,仅是八一厂1000多职工中就有近800人参与了拍摄。至于所用各项物资也堪称军事片之最。从下列统计即可一目了然:梯恩梯炸药160吨,解放军棉衣5823套,国民党棉衣4331套,血浆100公斤。可炸汽车100辆 ,真坦克50辆 ,空炮弹170多万发, 真炮弹1万多发,药品仓库20间,药品120吨,老式电话100部。
影片中有一个反映毛泽东爬坡时冰河开动的场景,很是耐人寻味:在茫茫的陕北高原上,毛泽东爬上山坡,举目四眺祖国的大好河山。随后镜头一转,黄河冰凌开始颤动,一幅大地回春、冰河开冻的恢宏壮观场景便呈现在观众面前。此情此景,将我军走出低谷、开始反攻的背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出来。这个镜头在片中虽是短短的一瞬,但摄制组为获取它竟然在黄河边苦苦等了两年!
林彪是辽沈战役中一个关键的人物,平时沉默寡言,话语不多。对于这样一个很特别的人物,通过造景来反映他的性格特征便更显重要了。《大决战》中林彪的出场可以说是编导们煞费苦心导演出的一个精彩片断:在东北野战军指挥部内,当几位领导人正在根据军委指示研究下一步行动方案时,林彪背对镜头,沉默不语,长时间凝视着墙上的东北敌我态势图,然后起身走到桌边,边看电报边吃黄豆,仍是一言不发。这场戏既交代了林彪与中央军委在具体行动方案上的分歧(中央军委主张南下北宁线,林彪主张先打长春),同时又点画出林彪的性格轮廓(爱在地图前沉思,喜欢嚼黄豆,平时少言寡语)。
《大决战》对领袖人物或高级将领造景很到位,对于一般战士、老百姓造景也是可圈可点。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塔山保卫战中那个稚气犹存的小战士,在子弹打光后,面对敌人的集团冲锋毫无惧色,戴着农家大嫂送给他的那条红围巾,挥舞着铁铲,扑向蜂拥而来的敌人。小战士接连砍倒了好几个敌人后,敌人的冲锋枪响了,他的身躯缓缓地倒下,红色的围巾在空中飘荡,静静地落下,被爆炸的气浪掀向高空中,又缓缓地落下,挂在一个被烧焦的木架上,当观众的目光追逐着那块红围巾时,同时也体验到了先烈们的壮烈情怀。
《大决战》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三场战役整体风格及细节场景的营造到位,同时还得益于编导们精致的设计和演员的精彩表演。
《大决战》涉及人物众多,如何突破脸谱化公式化的俗套确有难度。但编导们采取了“精神上平民化,细节上生活化”的手法。在表现开国元勋叱咤风云时,将笔墨更多地伸向他们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如冬天冲澡、示范剃头的邓小平;满面春风、用兵如神的刘伯承,张口就开玩笑;诗人味十足的陈毅;一身硬气、打仗灵活机动的粟裕等,无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演员们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也吃了不少苦。由于艰苦岁月的磨难,大决战时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主要领导都显得比较清瘦,这下可苦了特型演员们。为了使自己形象与剧中人物相符合,大家纷纷减起肥来,其中较为普遍的方法就是饿肚子,有的还特地蒸桑拿减脂肪。扮演毛泽东的古月和扮演邓小平的卢奇为减肥常常饿着肚皮通宵下棋。有一次卢奇实在忍不住了,就劝古月休息一下。古月说:“没关系,剧情里条件艰苦,主席要憔悴些,不睡觉正好。”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瘦身运动”,大家的身材都变得“苗条”多了。
体形问题解决了,演员们又在内功上下起了功夫。为了演好毛泽东这个角色,古月在生活中从说话走路、起坐吃饭,甚至神情都会下意识地用毛泽东的动作。冬穿单、夏穿棉是特型演员经常碰到的情形。拍《大决战》时已是深秋时节,为了拍好“毛泽东游泳”的镜头,古月在清冷的水中一遍遍游来游去,直至拍到满意镜头为止。为了演好周恩来,苏林除了刻苦学习周恩来的语音、语调,查看相关影片、书籍外,还走访了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的同志,力图让自己塑造的影视形象与周恩来的原型更接近。对于邓小平这个角色,卢奇也是费了不少心思。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用心塑造”,力求反映出邓小平极有个性的内在气质和心理活动。他在《淮海战役》中的出色表演,将邓小平在重大历史关头,反应敏锐、随机应变、敢作敢为、意志坚强、行为果断的作风表现得淋漓尽致,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邓小平的女儿毛毛看了影片后托人转告卢奇:“卢奇演得很好,很成功,我代表家里人谢谢他。”在《大决战》首映式上,邓朴方也称赞“卢奇这个戏演得好”。邓小平夫人卓琳对卢奇的造型也是赞誉有加,她对卢奇说:“我和邓小平生活多年,都觉得(卢奇)很像,没见过邓小平的人自然会觉得更像。”
作为三大战役的重要指挥者,林彪在剧中的表现自然也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其实,当初马绍信在接下扮演林彪这个特殊任务时,也感到莫大的压力。为了真实地再现辽沈战役中的林彪形象,他查阅了很多关于林彪的历史档案资料,也走访了不少与林彪有过接触或有关联的人士。经过一番深入细致调查,马绍信对林彪这个人物有了较深的了解。他对人说:“真是不演林彪不知道,不查资料不知道啊!”正因如此,马绍信在片中对林彪的把握还是比较有分寸的,银幕中的林彪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展示了他在表演上的巨大潜力与可塑性。后来《大决战》在香港上映时,剧组搞了一个观众见面会。香港观众对马绍信的欢迎程度居然超过了毛泽东的扮演者古月,很多观众都争抢着与马绍信合影。古月见状风趣地说:“林彪同志啊,现在你比我吃香喽……”《大决战》中的蒋介石是人们关注的又一个焦点人物。为了演好蒋介石,赵恒多阅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及有关书籍,反复琢磨蒋介石的性格特征以及神态举止。为了追求历史的真实,他还走访了在世的国民党各方人士,以期从他们那里了解更多的鲜活史实。经过一番努力,赵恒多以其朴实贴切、自然生动的表演将蒋介石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后来第十二届金鸡奖评选时,赵恒多因为没有参加影片配音工作而痛失“最佳男配角”桂冠,为了弥补这一缺憾,评审委员会给了他一个“表演特别提名奖”。
历时五年大功告成影片上映好评如潮
经过一番艰苦努力,由杨光远、蔡继渭、韦廉各自执导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部影片终于完成了最后一个镜头的拍摄。由于三个分导演在拍摄风格等方面各有其特点,常常出些不符合影片主题的新意。因此,分导演完成三部影片拍摄后,作为总导演的李俊还必须从总体上把“最后一关”。李俊参加过百团大战,到过朝鲜战场,对于战争片的拍摄可以说既有生活体验,又有拍摄经验,对于《大决战》最后把关可谓是个关键性人物。实际上,一些所谓“精彩片断”就是到李俊这儿被拿下的。如片中有一场蒋介石下台后回奉化老家的戏,原来拍摄样片里有蒋介石的孙子们在竹筏上嬉闹的镜头。李俊认为这个镜头不合适,因为在当时情形下,蒋介石孙子们不会那么嬉闹。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在《大决战》剧本写作,还是在拍摄过程中,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大决战》剧本写作先后八易其稿,杨白冰对每一次打印稿都要认真审阅,并提出具体要求。他对影片的审查也是格外的用心。在影片毛片阶段,他几乎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大决战》上了,前后审片达9次之多,一直到出拷贝为止。当时毛片长达10个小时,有人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劝他分几次看。但杨白冰说:“你们创作剧本、拍摄影片花了大量心血,非常辛苦,我们看片子的人还怕累吗?我们可以带饭来,边吃边看嘛。”每次看完片,杨白冰还召集会议,从思想性、艺术性、人物语言细节以至到影片长度都进行了讨论,力求做到万无一失。当样片定稿后,杨白冰高兴地对摄制组说:“请江泽民主席题写个影片名吧。”
1991年6月11日,江泽民主席与政治局几位常委审看样片,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反映历史,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既要有真实性,又不要自然主义地去表现。不少历史人物在一生中有许多变化,在描写他们的形象时,要实事求是,要照应到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大决战》在这方面取得了比较成功的创作经验。”审看完片子后,江泽民还与影片主创人员一起合影留念,并欣然为影片题写了片名。邓小平对《大决战》的拍摄也很关心,后来他在上海看了片子后满意地说:“片子拍得很好,我每年都要看一遍。”
1991年8月1日,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4周年,《大决战》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时任国家主席、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也参加了首映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影片在全国上映后,同样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1992年1月,《大决战》荣获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最佳美术、最佳剪辑、最佳道具和最佳烟火等6项大奖。同年,该片还获得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同年2月,《大决战》又荣获解放军文艺大奖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总政还给《大决战》摄制组记一等功。
《大决战》不仅在大陆产生轰动效应,在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日本等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香港《文汇报》、《大公报》等多家报纸对此作了报道,称赞《大决战》“艺术感染力大,是部好电影”。
(责任编辑汪文庆 文世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