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电影《大决战》诞生记
作者:袁成亮
为了把三大战役搬上银幕,八一电影制片厂历时五年,耗资一亿,拍摄完成电影《大决战》。该片公映后,获得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的普遍欢迎,在海外也产生了良好的反响。邓小平曾满意地说:“片子拍得很好,我每年都要看一遍。”这部巨片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本文试就此作一披露,以纪念三大战役60周年。
剧本写作求真求精演员选拔形神兼备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曾酝酿将三大战役搬上银幕,但由于条件限制,最终没能如愿。“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话剧舞台上曾出现了三大战役,但影响不大。1986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指示将三大战役拍成故事片。中央军委经过研究,决定将这一任务交给八一电影制片厂,《大决战》的拍摄开始启动。
剧本写作直接关系到影片质量。八一厂为此立下了“剧本不好不拍”的原则,并于1986年2月成立了三大战役剧本创作组,由王军、史超、李平分别负责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三部分影片剧本的创作。为了写好剧本,《大决战》创作组查阅了包括当事人回忆录在内的大量资料,采访了战役参加者和有关人士300余人,还实地考察了三大战役旧战场。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和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对《大决战》剧本的创作很重视,多次召见主创人员就剧本创作事宜进行研究讨论。杨尚昆对大家说:“《大决战》拿出来就一定能站住脚,剧本不好不拍,要改就改剧本,不能在将来拍成的影片上改。”
作为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主要指挥员之一,林彪这个人物在戏中的分量可想而知。当时有人担心片中反映林彪这个人会有麻烦,主张剧中不写林彪。还有人主张,如果写林彪的话就把他写成反面人物。杨尚昆得知这一情况后,特别就林彪角色问题作了重要表态。他说:“剧中要有林彪,如果不写林彪,那当年东北战场的仗是谁打的?而且写林彪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他后来不好,就把这个人写成从头至尾都坏。”杨尚昆的这一表态对于剧本真实地反映林彪,反映三大战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上,作为当年的战友,杨尚昆对林彪的感情可谓一言难尽。据扮演林彪的马绍信回忆:《大决战》完成后,杨尚昆在接见剧组主要演员的时侯,急切地问“林彪呢?林彪呢?”当有人指着站在后排的马绍信说:“在那儿呢!”杨尚昆便急速上前,紧紧握住了马绍信的手,抖了又抖,眼里充满了复杂的感情,那份深情、那份无奈、那份理解溢于言表。
经过一番艰苦而又认真的写作,1987年年底,电影文学剧本《大决战》终于完成了最后一稿的写作。虽说是最后一稿,但在后来的拍摄过程中,为了力求反映历史的真实,剧组对剧本的修改也是在所难免。《平津战役》原剧本有一个细节,写的是林彪到达指挥部后,在地图上到处找山海关。负责这场战役拍摄的导演韦廉和剧组就此采访了当年林彪身边许多工作人员,获知林彪对地图的熟悉是惊人的,他指挥打仗不上前沿,就是对着地图研究。韦廉据此对该情节进行了重新设计:林彪到达指挥部后,参谋人员正在往墙上拼接地图,右上角还空一块,林彪到地图前用棍子指着空白处说:部队从这里进关。参谋人员拼好地图,小棍指的地方果然就是山海关。
剧本定稿以后,《大决战》进入了紧张的筹拍阶段,八一厂研究决定由李俊出任总导演,杨庆卫为总制片主任,同时还确定由杨光远、蔡继渭、韦廉分别负责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具体导演工作。
一部戏的成功与否,演员的选择也是一个关键的要素。影片《大决战》涉及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238位,其中主要角色就达50人之多,要选出这么多合适的演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摄制组为此决定通过“自愿报名,试戏选拔”的方式在全国进行“海选”,李俊还为演员的选拔作了特别的要求:“选知名人物的演员时要形神兼备,选一般演员时要注意朴实。选我方人员时一定要有农民的土香味。”
《大决战》全国选演员消息一出,一大批特型演员便纷至沓来,他们都希望在这部史无前例的战争巨片中一展头角。经过一番紧张的选拔,片中几位关键人物都有了着落。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扮演者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地落到了古月和卢奇的名下,林彪一角则由马绍信扮演。对于扮演蒋介石与周恩来的人选,摄制组却是颇费了一番思量。在当时扮演蒋介石的特型演员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在《西安事变》等众多影片中扮演蒋介石的孙飞虎,其次便是在影片《血战台儿庄》中有出色表现的赵恒多了。摄制组经过反复研究最终选择了赵恒多出演蒋介石这一角色。孙飞虎之所以落选,主要是因为大家觉得他对蒋介石认识不够客观,总想将蒋介石塑造成反派人物,因而对蒋介石丑化痕迹较为明显。而相比之下,赵恒多对蒋介石的认识就客观得多,而且他的年龄与气质也与蒋介石比较吻合。事实证明,摄制组这一选择是很到位的。后来台湾有关人士看了赵恒多演的蒋介石后也称赞他演得很到位。关于扮演周恩来的人选,当时很多人猜测这个角色非王铁成莫属,因为他演的《周恩来》实在是太出彩了。但摄制组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曾在《七七事变》、《四渡赤水》等影片中扮演周恩来的苏林。事实上,王铁成落选主要是年龄的缘故。指挥三大战役时,周恩来只有50岁,由王铁成来饰演周恩来就年龄来说显然相差太大,他演老年周恩来更合适。
三场战役各有特点小细节展现大主题
电影《大决战》由《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三部影片组成。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影片的拍摄风格对于影片的成功与否至为重要。作为总导演的李俊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对摄制组说:“《大决战》是完整的一部电影,虽包括三个战役,但三个战役构思在大决战一部影片里。各战役的导演要有总体意识,把握总体风格,完成总体构思。除此之外,又要突出自己的特点,展示自己的风格。”为了使摄制组充分把握影片拍摄要点,1989年底,李俊还率杨光远、蔡继渭、韦廉三个分导演走访了作为平津战役总前委之一的聂荣臻元帅。聂帅向李俊一行详细介绍了三大战役的一些情况,尤其对平津战役讲得更为详细,包括如何争取傅作义,如何保护古都等。聂帅详细的讲解对《大决战》的拍摄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在李俊的统筹指导下,电影《大决战》所包含的三大战役在全局上自然天成,但涉及每场战役却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是以打为主,一仗一仗地打,一地一地地夺。而平津战役则是有打有谈,军事较量和政治交锋交错,互为制约,尤其在情节推动上特别注意对战略方针的全局把握,并巧妙地避开了前两部已经充分表现的尸横遍野、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独辟蹊径地将重点放在战略部署及和平谈判方面,从而使观众能够相当直观地领略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巧妙的斗争策略。即使表现战争场面也很特别,如平津战役攻打天津的战斗用29个小时就攻下来了,打得很漂亮。为了显示这一特点,导演特地在银幕上用字幕精确地显示战斗时间表,效果很不错。
总导演李俊经过反复认真思考,为影片定下“削斧砍不失其细,精雕细刻不失其雄”的艺术原则。他说:“影片应该是大笔挥洒出来的一幅巨大的画卷,有分量,有气势,有力度,有视觉冲击力。就像看到万里长城、金字塔,能够引起人民的崇敬与惊叹。同时还要注意挖掘动人肺腑的细节,细节是血,细节是肉,没有细节就不会有感情上的冲击波。前者有冲击力,后者有内涵。应该精选加工,努力把思想性、艺术性结合起来,使之有观赏性。尤其是我们放映时间长达9个多小时的影片,如果不充分注意群众的观赏性,不分析观众的审美心理,不满足观众的要求,就会力气花得很大,看的人很少,这将是一个不幸的结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