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我亲历的国庆群众游行

作者:倪天祚 口述 苏 峰 整理




  国庆节群众游行是每次国庆庆典活动中最引人注目、最热烈欢快的活动。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迄今,首都北京共举行了24次国庆群众游行活动,参加游行的主要是工、农、商、学、兵、党政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人数累计约800多万人次。我从1956年开始,有幸一直参与国庆群众游行活动的筹备和具体组织工作。每当国庆游行群众队伍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时,他们以高昂的爱国热情、饱满的精神风貌、高度的组织纪律、整齐的队列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时,我们组织工作者无不感到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
  
  
  从参与者到组织者
  
  新中国成立59年来,首都北京共举行了24次国庆群众游行活动。其中从1949年到1970年,每年国庆节都举行一次游行。此后,只有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和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举行了游行。
  国庆游行时,有时会有盛大而威严的阅兵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13次。其中从1949年到1959年的国庆节,每年都有阅兵式。此后,只有1984年、1999年国庆节才有阅兵式。
  每年国庆节参加游行队伍的群众人数很多。有阅兵式的国庆游行,游行队伍的群众人数约有30多万;没有阅兵式时,人数约有40多万。“文化大革命”初期,1966年的国庆节,群众人数超过了100万,其中大部分都是外地来京串联的红卫兵。此后的1984年、1999年国庆节,游行队伍按照组织方队建制,人数各有20多万。
  在24次国庆游行活动中,我有幸参加过20次。其中5次是从1951年至1955年,以游行群众的身份参加,是参与者;还有15次是从1956年到1999年,除1968年、1969年没有参加外,我都有幸以组织工作者的身份参加,算是组织者之一。身份不同,感受也不一样。1951年8月,我来北京到中央团校学习。10月1日第一次参加了1951年国庆节群众游行队伍。我记得节日当天,天还没亮,我们就集合队伍出发了,大家都备了点干粮做午餐。行进的队伍走走停停,速度很慢,从去到回,花了一整天,一直到晚上,天都黑了,我们才回到中央团校。虽然大家的情绪很高,但一整天的行走,都觉得有点累。当时,我还曾经不经意地想过,假如将来有一天我能参加国庆游行筹备工作的话,一定要好好研究,如何把游行群众的集合时间尽量缩短,减轻群众疲劳。
  1956年,组织上抽调我到国庆节群众游行指挥部工作,5年之后,我的想法竟然实现了。此后,我特别注意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群众的集合时间。在指挥部全体同志的努力下,通过多年的实践,群众游行队伍的集合时间由原来的六七个小时,逐步缩短到四五个小时。在1984年国庆节时,只用了3个多小时,群众在游行完后,当天下午一两点钟,就能回到自己的单位或家里。
  我记得刚参加群众游行指挥部时一件有趣的事情。20世纪50年代初,几次国庆节前,群众游行指挥部动员参加游行的女同志穿花衣服,男同志穿西服。这本是很平常的事情,要是换到现在,根本不成问题。可在当时,女同志普遍穿的是“列宁服”,她们以穿“列宁服”为荣,不愿意穿花衣服。经过几番动员,游行队伍才有了一些平日不多见的色彩,初步改变了游行群众“青一色”、“蓝一色”的形象。
  
  缜密组织为国争光
  
  搞好群众游行活动,为祖国争光,是大家共同的愿望。我们是如何组织这项工作的呢?要把分散在全市各区上千个单位几十万人的游行队伍,在方向不同、距离不等、行进方式不同(乘坐火车、汽车、徒步)的情况下,节日当天早晨用3个多小时的时间,在指定地点集合完毕并按照规定时间全部队伍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指导下,特别是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和指导下,通过多次积累宝贵经验,我们的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确保了游行队伍整齐而顺利地通过天安门广场。首先,顺利集合队伍。规定了集合地点、集合路线和集合时间;其次,把握行进速度。规定了各种队伍通过天安门广场所需要的具体时间,在节日前进行速度训练;再次,安排好队伍疏散。规定了队伍疏散速度、疏散路线和疏散地点,确保游行队伍能有次序地通过天安门广场并畅通无阻。如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活动时,为了做到万无一失,节日前我们组织游行队伍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了实地演习。通过演习发现,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广场的实际时间比原定时间超过2分多钟,这不符合中央提出的整个游行活动必须在两小时内结束的要求。
  
  怎么办呢?让阅兵部队减少时间不可能。如果让群众游行队伍减少人数,群众热情很高,并已经训练了很长时间,让他们临时撤下,谁都不愿意,但超过的2分多钟时间必须要减下来。而此时时间紧迫,再过2天就到“十一”了。
  在这紧急时刻,我灵机一动,想出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就是把群众游行队伍行进乐曲的节奏速度加快半拍。也就是说,把原规定的每分钟行进116步调快到每分钟行进120步。这样,队伍的行进速度略微加快,就把超过的2分多钟时间找了回来。
  节日当天,群众游行的庆祝时间用了两个小时。12点整,游行队伍的队尾通过天安门广场。这时,在天安门前观礼台上的中外来宾拍手叫好。有的来宾说:“几十万人的游行队伍,按预定两小时一分不差地通过天安门广场,真是神了!就是机械化也不一定分秒不差,中国人、北京人真了不起,组织有方,科学性很强,给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有的外宾说:“我活了几十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雄壮、美丽的游行场面。印象终身难忘!”有的外宾说:“在世界上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伟大的场面。中华民族实在了不起!”有的美籍华人对这次国庆庆典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国庆游行壮国威,振民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成就的检阅,是人民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对过去的很好总结,也是对将来的很好誓师,是一次顺应民意的庆典,也是对全体炎黄子孙的生动教育。”
  
  游行队伍整齐有序
  
  群众游行队伍的顺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排列。随着天安门广场的改建和东西长安街路面的扩宽,群众游行队伍的横排面也发生了相应改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天安门广场两侧尚有东、西三座门时,群众游行队伍横排面为60人,分五路纵队通过。1965年以前,国庆节群众游行队伍的顺序一般为:仪仗队、工人队伍、农民队伍、工商界队伍、城区队伍、机关干部队伍、高校队伍、首都民兵师、体育大队、文艺大队和少先队。
  三座门拆除后,东西长安街路面加宽。1964年国庆节,群众游行队伍的横排面增至150 人,分九路纵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游行队伍的顺序略有改动,分别是:前卫队、三军队伍、工人队伍、农民队伍、居民队伍、机关干部队伍、中学师生队伍、大学师生队伍和文艺大队。
  1984年的国庆群众游行,采取了方阵编制队伍,共编成67个方阵,每个方阵内设立纵横标兵,控制行进速度和间隔距离,确保队伍通过天安门广场的精确时间。群众队伍的横排面改为100人,分四路纵队在南池子南口汇合成一个个方阵,整齐有序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游行的顺序也有较大调整,分别是:仪仗队、农业队伍、工业队伍、科教队伍、居民队伍、体育大队、文艺大队和少先队。队伍行进各有相应的乐曲对照,别出心裁,仪仗队是《歌唱祖国》,农业队伍是《在希望的田野上》,工业队伍是《咱们工人有力量》,科教和居民队伍是《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体育大队是《运动员进行曲》,文艺大队是《祝酒歌》,少先队是《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