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诞生记

作者:张治宇




  
  在周总理家中做客
  
  周总理关心《霓红灯下的哨兵》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总政文化部有关领导听了汇报,立刻向肖华主任作了汇报。
  肖华正式通知南京军区,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即刻赴京演出。该剧是在总政排演场演出的,肖华先看了这出话剧的演出。他一看完,拍手叫好,并同沈西蒙和演员们握手表示祝贺。随后,肖华又邀请中央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罗瑞卿看戏。这次是在总参礼堂演出,罗瑞卿高兴地称赞《霓虹灯下的哨兵》是多年来难得的一台好戏。罗瑞卿、肖华商量,决定请周总理来观看这出话剧。
  那一天,周总理和邓颖超很早就赶到总参礼堂,这是周总理第一次与《霓虹灯下的哨兵》剧组见面。演员们虽然激动、紧张,但由于受到精神鼓励,当晚的戏演得格外的流畅又充满激情。看完戏后,周总理和邓颖超高兴地走上舞台,跟每位演职员握手祝贺:“感谢你们给首都人民送来了一台好戏!”
  周总理对《霓虹灯下的哨兵》的喜爱和关怀程度远远超出了剧组的意料!在短短的8天赴京演出中,他挤出时间,连续看了两三次演出。有次到剧场迟到了,他就在后排找了个座位坐下,静听观众的反映。
  周总理还热情地邀请沈西蒙和演员们到他家里做客。
  说起在周总理家中的那次做客,沈西蒙心潮难平:刚刚度过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经济形势好转了,周总理招待大家吃便饭。吃饭时,邓颖超站起来说:“今天总理和我请大家吃一顿便饭,都是一些家常菜,青菜是我和总理种的,肉是我用工资去买的,鱼是中南海打捞的,一点好菜是陈毅副总理出国访问、外国朋友送给周总理的。这是请吃饭,不要大家付钱。但是按规定,我和总理的粮票没那么多!现在粮食定量,很抱歉,要请大家每人交3两粮票。”听了邓颖超一席话,大家激动得热泪盈眶。一个国家的总理,处处以身作则,连粮票这点小事,都不马虎。所以,大家都自觉地交了粮票。席间,同志们争相给周总理、邓颖超敬酒,表达自己深深的感激之情。
  不仅如此,周总理还亲自打招呼让中宣部和文化部的领导以及戏剧界的名人周扬、田汉、夏衍、曹禺、老舍等观看了《霓虹灯下的哨兵》。1963年2月28日晚,周总理在两次观剧后,亲自主持召集文化部负责人和首都文艺界人士举行座谈会,挨个儿地请他们发言。因为当时毛泽东多次批评戏剧界是古人死人洋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着舞台,对文艺界压力很大。周总理在座谈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心平气和地说:“不是有人说现代戏不好写么?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戏剧反映现实生活很精彩,戏也很好看,说明只要反映了人民内部矛盾、军队内部矛盾,能够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就是好戏!”
  
  毛泽东感动得流泪了
  
  《霓红灯下的哨兵》在北京演出后,反响强烈。1963年11月,剧组又第二次进京演出,这次的演出地点是在中南海怀仁堂。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沈西蒙激动了。他多么希望毛主席能来看这个话剧啊!
  演出前,沈西蒙获知果真是毛主席要来看这出话剧。正式演出前,公安部部长谢富治来到后台通知剧团:毛主席在戏开幕前要与沈西蒙见面。在总政文化部领导的陪同下,沈西蒙来到休息室。毛主席同沈西蒙握手后,对他说:“听说你们演了个好戏,写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很好,我今天来看。”他接过肖华递来的节目单:“哦,叫《霓虹灯下的哨兵》,就是上海嘛!”
  毛主席讲了几分钟话后,戏就要开幕了。大家随毛主席步入观众席,沈西蒙很幸运地被安排坐在毛主席身边。沈西蒙清晰地记得,戏刚开场,毛主席就不断地向他询问台上出现的各种人物,很关心剧中人物的命运。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毛主席不时发出朗朗的笑声。可以看出,他看得很入神。
  当舞台上老工人向连队诉说南京路遭受帝国主义蹂躏的历史时,毛主席用手轻轻地抹了抹眼睛。当看到新战士童阿男同林媛媛从国际饭店吃饭后回来受到连长鲁大成的批评,一气之下就跑了的时候,毛主席着急地说:“不能让他跑了!”沈西蒙马上告诉毛主席:“不会。后边指导员还要做思想工作,把他接回来。”毛主席点头。当戏演到阿香约赵大大到公园会面,有事要向赵大大透露,连长鲁大成跟踪而至,竟说赵大大搞“那个”时,沈西蒙向毛主席作了介绍。毛主席笑了,说:“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戏进入到周老伯、童妈妈忆苦一场时,毛主席流泪了。看到童阿男最后报名去参加抗美援朝那一幕时,毛主席带头鼓起了掌。
  演出近3个小时,毛主席全神贯注。演出结束后,毛主席走上舞台,演员们根据事先安排好的位置,快速地整理好队伍。毛主席登台后,高兴地与大家握手,合影留念。当镁光灯闪完之后,毛主席再次转身,把手伸向沈西蒙,说:“这个戏很好。话剧是有生命力、有前途的!”
  这是毛主席对《霓虹灯下的哨兵》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中国话剧创作少有的一次重要肯定。自此以后,军内和全国各地都竞相上演《霓虹灯下的哨兵》,各报也纷纷予以介绍,成为当时中国戏剧界轰动一时的一件事情。
  (责任编辑刘荣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