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作者:本刊特约记者
黄宗良:我觉得,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改革开放30年来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之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较好地解决了遵循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同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统一的历史性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寻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艰辛探索
记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说到底就是为了国家富强和广大民众的幸福安康。因此,探索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寻求正确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就成了贯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一条主线。请您谈谈这个探索过程。
黄宗良:世界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苏联,可称之为苏联模式发展观。这个发展观,可以概括为“八重八轻”:重政治轻经济,重工轻农,重重工业轻轻工业,重军用轻民用,重计划轻市场,重速度轻效益,重积累轻消费,重国家利益轻个人利益。
记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发展观念和战略?
黄宗良:苏联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并且长期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因此,斯大林认为,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强国防建设,通过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用行政的力量,在短期内赶上资本主义强国。这样一来,重速度、重积累、重国家利益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从而导致忽视农业、轻工业、民用工业的发展,轻视市场作用,轻视经济效益,不重视个人利益、不重视人民的消费也就顺理成章了。
记者:我们知道,从整体上说,新中国成立后搞社会主义受到苏联模式影响很大,这是毛泽东、邓小平都说过的。那么,苏联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对中国产生过怎样的影响?
黄宗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发展观念和战略在不少方面是学习苏联的。尤其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主导下,在实行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在政治和经济关系,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上,从理论到实际执行的方针、政策都同苏联十分相似。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提出了以苏为鉴,处理好重、轻、农三者关系,加大对农、轻投资比例,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一系列关系问题,提出“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的指导思想。次年,毛泽东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法和“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是对发展观和发展战略的一次调整。后来由于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偏离了社会发展常规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
记者:黄教授,我们知道您发表过《一种主义,两种模式》的文章,认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搞的都是社会主义,但是不同的社会主义模式,在发展观和发展战略问题上又是什么情况呢?
黄宗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发展观念和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这主要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里包含着对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发展的基础、发展的动力作了不同以往发展观的回答;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允许农民进城务工、兴办乡镇企业等办法,初步触动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调整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实行承认差别,允许“先富”,尊重人权等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记者:这么说来,我们是否完成了发展观的转变?
黄宗良:还没有。此时我国还没有完全摆脱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因为首先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不能不首先强调总量的增长,强调多和快,“效率优先”,人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集中到GDP的增长速度上。而GDP的增长并不能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社会公正程度。这样,在世纪之交,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我国以及国外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记者:您能否就科学发展观同苏联发展观作一比较?
黄宗良:我认为,这两种发展观都是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大国中,为了强国富民而形成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战略。但由于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实践经验不同,以及经济文化基础的差别,两种发展观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第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政治作为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并起保证作用的。苏联模式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战略,也重视经济建设,但在斯大林的阶级斗争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决定性力量”,“通过无产阶级的残酷的阶级斗争来消灭阶级”,经过“最大限度地加强”国家政权使国家消亡等理论影响下,实际上把搞阶级斗争、强化无产阶级专政作为统帅一切工作的纲领,把唯物主义变成“唯权主义”。
第二,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国计和民生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苏联模式的发展观强调国家的整体利益,这并不错,但它忽视了个人的利益;优先发展重工、军工而牺牲农民的利益,忽视轻工业、民用工业的发展;过高的积累率限制了人民消费水平的应有提高。
第三,在计划与市场关系上,苏联模式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等同于计划经济,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他们尽管承认存在商品经济,但认为劳动力、生产资料不是商品;承认存在价值规律,但认为价值规律不能起生产调节者的作用。苏联把指令性计划作为整个经济机制运转的轴心,用行政的力量通过计划来运转整个国民经济。科学发展观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也重视用“看得见的手”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第四,在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上,苏联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实行赶超战略,而赶超主要是指产品数量和生产发展速度,忽视经济效益,实行粗放经营的方针,走的是高消耗、高增长、低效率的增长道路。科学发展观把“又快又好”改变为“又好又快”,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提高效益,注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努力实现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在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上,苏联模式发展观常常只顾重点这一头,而忽视兼顾其他。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要求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一系列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等。这并不是平均使用力量,十个指头抓跳蚤,而是有重点论,不唯重点论,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求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集中全国人财物力干大事。比如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建设中,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第六,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方面,苏联模式发展观也讲应用客观规律,但常常过高估计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致犯唯意志论的错误,急躁冒进。我国“大跃进”时期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是典型,结果造成社会经济的重大损失。科学发展观的最突出意义就在于把遵循客观规律同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结合起来。这里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主要指以人为本,坚持社会的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在政治上主要是要发展人民民主,领导人民起来当家作主;在经济上就是要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建设的着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