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从传统到现代教育观念的大转变

作者:魏运才




  现代教育观念是指人们受现代主体价值追求的引导,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和文化交流过程中形成的与时俱进的教育认识和教育理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包括教育本质观、教育目的观、教育内容观、教育方法观、教育功能观、教育制度观、学校观、师生观等方面的根本性转换。
  
  一、教育本质——面向全体的国民学习教育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本质区别,首先在于它们的服务对象不同。传统教育是面向部分人、甚至是少数人的教育,是在甄别基础上的培养和训练,本质上是精英教育。现代教育是面向全体、至少是面向大多数人的教育,是立足于尊重主体权利基础上的开发,是普及教育、大众教育。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21世纪的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人人皆学”,一方面要求21世纪的中国公民人人都有极大的学习热情、学习需要与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又要求21世纪的中国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选择、学习机会,以适应每一位学习者的不同需要。其次是它们对教育主体的认识不同。素质教育是提高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教育,把人看作生命主体来教育,把教育的目的、过程都与人的生命发展联系起来。而传统教育把儿童视为容器,仅仅把他们看成教育的对象,当作教育的受体来灌输。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对教育教学的主动参与和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真正发挥。第三是它们的本质特征不同。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有三:其一,现代教育是发达的教育,是有着多样化的发展机会、能够满足学习者多种发展需要的教育。其二,现代教育是与现代社会的价值选择和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教育,是适应国际社会和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其三,现代教育在我国又具体表现为开放性、民主性和保持中国特色的教育。
  
  二、教育目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教育
  
  教育目的观决定着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规格、标准及其与之配套实施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从这个基本的价值取向出发,从“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儿童”转变为“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杜威)
  现代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种形式上的“学历”,更是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发每个人的潜能和才干,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促进个体自主地去实现自身能力和精神的全面发展。以现代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人为本就是把教育与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不只是获得生存技能的一种手段,而且是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途径。现代社会已经改变了过去的“教育——劳动——退休”的模式,一劳永逸的终极型教育形态将成为历史。现代教育就是为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持。在理念上,这是对传统教育的发展、改革和创新,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和爱好灵活地选择教育形式,充分享受到自己所需要的教育。
  以人为本注重每一个人的具体发展,即个人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在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中,作为人的生命发展形态的人格建树和智慧生成,是教育的最重要的目的。现代教育是一个促进人的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一个在学习者自愿选择基础上的“长善救失”的过程。
  
  三、教育内容——由狭窄单一走向丰富多样
  
  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敏感地反映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尤其在来自社会的各种挑战面前,教育内容首先要做出及时的反应。在当今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知识在数量上的快速增长,在结构上的综合化,在传播方式上的数字化,都对学校的教育内容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对原有课程结构进行新的组合过程中,过去较单一狭窄的学科结构得以扩大和更新,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大学科结构。过去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学习既成的文化知识、重视知识的积累、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和发展。新形势下的教学内容既注重知识、审美、道德、职业、政治等各个方面,又在学习方式、方法、过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弹性,教学时空增加了很大的灵活性。
  所谓大学科知识结构是指那种旨在促进学生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了解,扩充知识面,开阔文化知识视野,把握不同学科课程及其知识间的联系的综合课程结构。它利于学习者形成社会和知识体系的整体观念,促进不同学科知识及思想方法的相互迁移,提高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增加实验课和实践课的比重,真正开启实施整体化知识教育、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
  现代学校教育在教学目标上具有明确的发展取向和发展价值以及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特点,从过去强调“双基”演进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知识与技能,智慧与方法、人格成为教育内容的主体;教学内容设计上,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习经验的联系,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与综合。人是否能够得到和谐、健康发展是其关注的重点,每个人获得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价值标准、观点、义务和技能成为必然要求。
  
  四、教育方法——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
  
  传统的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师及其对诸如黑板、教科书、报刊等非电子媒介的运用来进行的,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微机及互联网、电视教学、远程教育以及多媒体电子技术运用于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活动方式。现代教育技术彻底改变了学校教育仅能允许有限的学生在有限的空间进行学习的教育模式,极大地扩展了教育时空,合理地整合了教育资源,使学校延伸到远离城市和学校所在地域的人群,实现了教育信息化转变。
  具有个性化和开放式的教学,鼓励采用先进教学技术,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责任感、使命感和创造力,通过启发、引导和评价营造学习的氛围,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机会。在这个背景下,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在不同的时空,以不同的形式享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教学环境的变化,使学生的学习能够从教师的直接控制变为间接控制甚至是自我控制,从而满足他们自我学习的需要,发展他们具有个性特征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科学选择,建立和形成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和情感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富有个性化地学习、发展。
  现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挖掘人的潜能,使人在人生的任何时期都能充分发挥其能力,表现出内在的素质,促成人的自由成长和全面发展。那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提倡和大力实践,也就充分地显示出了教育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强势发展趋向。
  
  五、教育制度——从刻板划一到灵活开放
  
  由于现代社会的急速发展,对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必然要反映到对教育运作做出规定的教育制度上。随着教育观念的进一步更新,教育体制创新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为满足教育对未来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做出相关反应的需要,教育制度在具有适当灵活的选择之间获得了弹性空间。首先是办学体制的灵活性。新的教育体制对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培训、普通中小学等进一步放开,实行国家办学与集体、个人、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形成多元化办学主体,最大限度地激活兴办教育的人、财、物等资源,出现了各级各类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等形式,整个教育领域形成万马奔腾的局面。其次是教育机会开放。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联系起来,把各种教育之间的联系加以综合统一,增强教育机会的多样性、自主性,为人们提供充分的选择和学习机会,冲开了传统学校教育封闭的运行系统,扫除了制度化教育所设置的人为学习障碍。第三是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以教育创新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终身学习系统,建设学习化社会,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教育制度的创新,在于强化教育的国家意识和国民意识,弱化教育的竞争性和规定性;强调教育为经济建设和人的自由和谐发展服务,扩大教育消费者的选择权,每个人可以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力和机会;强化教育的育人功能,淡化教育的工具功能,使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