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班级重新定性与班主任重新定位

作者:郭景扬 吴振宇




  班级和班主任是教育领域内最熟悉不过的词语了,对“班级是什么”和“班主任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两个问题的理解也是百家争鸣,见仁见智。不同的班级管理理念,不同的班主任角色观,从根本上来说都源于对这两个问题理解的差异性。可以说,如何认识班级的性质和班主任的角色,决定了我们如何组织与管理班级,决定了我们如何确定班主任的职责与功能。
  班级的概念是建立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之上的。班级授课制自17世纪诞生以来,迅速推广到世界各国,至今仍是各国学校教育的基本模式。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在于推进了教育活动的规模化、统一化、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批量化。但随着教育社会化、个性化时代的到来,其在“如何关注群体中的个体生存状况”这一点上的先天局限却不断地受到人们的质疑,而且这一局限在制度化教育高度规范发展的今天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受到挑战的班级授课制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以增强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其变革的方向之一是丰富班级的组织形式,如按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业成绩编班,对学生实行小组或团队学习,班级编制更加趋于小型化;班级教育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走”班制、复式制、分层制等更加开放与灵活的班级组织日渐增多等。其变革的方向之二是,将关注的视野延伸至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班级整体层面上,强调对每一位学生具体而完整的关怀,从而弥补以往班级过于注重整齐划一而忽视个性差异的缺陷。由此可以看出,班级授课制未来发展的核心主题将是,如何在班级的生活世界中更加实质性地关注群体中个体的生存状态,如何给予群体中的个体更丰富的人性关怀。
  班级授课制的物质基础是“班级”,因而班级成为学校教育组织的一个核心概念。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如最初认为班级是一个教学组织,因其核心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将学生组成班级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随着制度化教育的发展,人们认为班级也是一个行政管理单位,是学校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管理单位。当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被唤醒的时候,班级就被视为一个共同学习的单位。社会的发展使学校远离了“世外桃源”的封闭环境,班级于是又被视为一个小型的社会,是外部社会在学校教育环境下的微型缩影。仔细分析上述各种关于班级性质的认识,虽然对班级性质的理解在不断深化,但始终都是围绕着班级的教学功能思考和拓展的。这种对班级性质的认知与理解面对当前的教育环境和未来发展,显然已难以承载学校教育变革与发展对班级影响所带来的全部“意义”。
  那么,应该如何给予“班级”一个完整的界定呢?对班级的传统解读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班级是一个为了实现一定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起来的、在时空上保持一定统一性和连续性的群体或组织”。透过这个阐述,难以清晰地知道“班级”与其他的群体或组织有什么不同,难以明确地知道一个教育的群体或组织与一个非教育的群体或组织有什么区别,难以有意义地理解一个由孩子组成的群体或组织与一个由成年人组成的群体或组织存在怎样的本质差异。正因为如此,我们对班级的理解往往也就只有含义,没有“感觉”了。
  “班级”对学校和教师而言,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思想品德教育、技能训练及课外活动等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而对儿童来说,则是学习与成长的人生场所,是认知世界、学会生存,交织着忧伤与快乐、酝酿着希望与收获的“生命舞台”。因此,班级应该是一个有生命特征的群体,是一个个体之间有机关联、个体对群体认同参与、个体在群体中共同发展的生命共同体。这种群体应具有一种特定的环境或氛围,使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具有合作性和发展性,帮助群体成员在与同伴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充分展开自我思考和表达,如协商见解、贡献知识、承担责任等。这种群体应是一个温馨的港湾,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场所,一个能够诗意栖居与自由发展的地方。在这里,任何一位学生都应该能够找到自我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得到无私的关注和关爱。班级成员之间有可能存在冲突,但这些冲突都是建设性的,建立在改善共同的生活、提升个体发展的基础之上。在这种群体中,师生能够互相依靠对方,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的动力下得到平等而自由的发展。学生犯错了,可以坦白、解释、道歉并得到宽容的谅解,而不是自我压抑,累积成心灵上的肿瘤:学生跌倒了,其他人会帮助他及时地站起来,没有冷漠、嘲笑与打击。据一些研究显示,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之所以“沦落”为不受欢迎的人,之所以厌学、厌校,往往源于在班级里不能感受到应有的关注和关爱,难以寻求到符合自我特性的发展空间。全面关心学生的发展,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关心要从其整个人生出发,要以学生的整体生命为教育和关怀的起点。从这层意义上讲,之所以认为传统的班级概念所传递出来的是一些机械的、贫乏的含义与“感觉”,是因为它对班级的定位是一个缺少精神诉求的认识与界定,将班级视为一个没有生命特征的教学行政组织。与之相反,将班级视为“生命共同体”,则正是要传递出其应有的生命特征的含义与“感觉”来。
  我们怎样认识班级决定我们将怎样管理班级。如果认为班级只是一个教学单位,那么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更好地、更富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果认为班级只是一个学习场所,那么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取与学习水平的提高;如果认为班级只是一个学校行政管理单位,那么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学生不出问题,学校井然有序。而认为班级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则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不仅是要促进学生学业上取得成功,更要关怀学生人格的成长与完善。班级组织与管理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否。因此,如何提高中小学校班级组织与管理的水准,使每一个班级都真正成为师生的“生命共同体”,使每一个教师都真正成为“生命推动者”,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成为“生命发展的主体”,应是当前学校教育领域内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
  说到班级管理,就不能不说到班主任。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班主任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是班级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其地位之重要毋庸置疑,其角色之关键不可或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履行怎样的职责,对班级管理的效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一直是班级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与对班级性质的认定是相匹配的。在传统班级概念的影响下,检查者、评价者、监督者、管理者、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主流观点。这种班主任角色观的特点是把班主任视作一个“刚性”的角色,如从“教学单位”出发的班主任角色观,强调任务目标的强制性;而从“行政管理单位”出发的班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