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从两个定义反观班级管理理念

作者:王本余




  
  一般认为,所谓的管理,就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为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因此,管理借助的主要手段就是人、财、物、事、时间、空间和信息。而在班级管理中,来自上述若干方面的资源及力量并不是整合的、协调的,甚至不少因素是对立的、冲突的。管理,就是要协调各种资源,“整顿各种因素”,从而优化资源,实现教育目标。譬如:班级中的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的矛盾,群体与个人之间的矛盾,任课教师之间的矛盾,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之间的矛盾,学校与家庭的矛盾等等。班级管理就是利用和化解其间的矛盾,理顺方向,整合力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
  究竟如何整顿各种因素?虽然钟先生和李先生都用了“整顿”一词,但究其整顿的意蕴而言,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台湾学者更多地用班级经营、班级指导等来指称班级管理工作,而大陆学者直接用班级管理指称。这一称谓差异本身就反映了双方在班级管理理念上存在的区别。
  在《新华词典》中,经营是指“筹划并管理(企业)。也泛指计划和组织”。自然,班级经营就是指筹划并管理班级中的人、财、物、事、时间、空间和信息,以达成教育目标。因此,“班级经营”实际上包含班级筹划和班级管理两方面,而这两者在班级经营中是统一的。由于“经营”一词更多地带有谋划和策略的意思,所以,班级经营的重心在于通过谋划和策略而展开管理。同时,班级经营强调在“经营”中投入和效益的比例,以最少的投入赢得最佳的效益成为班级经营的题中应有之义。
  与台湾的班级经营理念不同,在大陆,管理更多地带有主动与被动、管理与被管理的意思,同时含有权力和等级的意味。这也昭示着班级管理本身的二元性,即在大陆的班级管理中存在着管理者(主要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与被管理者(主要指学生)的对立,班级管理的重心是班级管理者借助强权而展开的管理,在这一理念中,班级管理的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未能成为管理者的自觉。可见,虽然这两个概念都指称同一“活动”,但班级经营凭借的主要手段是策略,而班级管理凭借的主要手段是权力。
  在大陆现实的中小学班级管理中,无论个别教育,还是集体建设,一些班主任更多地借助于手中的“强权”,而较少借助于策略和智慧;更多地注重于“消除”某一种表象,而不能“根除”产生这一表象的根源;更多地注重具体管理过程中的细枝末节,而缺乏管理的成本和效益意识;更多地注重管理中问题的解决,而较少对班级发展的长远规划。由此不难看出,同样是整顿各种因素,但是不同理念支配下的“整顿”手段和措施却存在较大差别。
  明确这种差异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它至少提示我们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确立三个意识:一是规划意识。对班级的管理既要有长远的规划,也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使班级的日常管理自觉服从和服务于育人的大局。二是策略意识。班主任应当尽可能多地运用智慧和策略,尽可能少地利用“强权”,使对班级学生的每一项要求都成为学生内心的自觉。三是效益意识。管理必须追求效益,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视情况“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上述三个层面管理理念的缺失其实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当学生被排斥在班级管理的主体之外时,自然也就不可能使班级成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源泉,班级的管理便主要依靠权力来维持。同样,当一个学生只是作为集体的“工具”而存在时,他不仅不可能成为主体,而且只能成为权力支配的对象。当班主任和教师只是依靠权力维系班级管理时,学生便不再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的存在便只能成为服务于集体利益的“工具”。
  注释:
  [1]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
  海教育出版社,2001.218—219.
  [2]李园会,班级经营[M],台北;五南
  图书出版公司,1990.2.
  
  (联系地址:南京晓庄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11171)
  [责任编辑:周 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