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教育:补短抑或扬长?
作者:罗祖兵 魏祥华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它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在教育现实中,人们对“全面发展”的认识存在偏误,认为“全面发展”就是没有个别差异的平均发展。但已有研究者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永远追求而又永远没有止境的目标”,因而它在具体教育现实中具有相对的意义,即学生的各方面不可能达到我们所设定的理想状态,但它可以向这个状态不断地接近。它重在全面发展的过程追求,而不仅仅是一种结果。所以在教育实践中,学生的发展“可偏移而不可偏废”,“各个方面可以有发展程度上的差异”。
3.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不同学生的智能结构是不一样的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1983年提出。他认为,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的,即人类至少有七种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1997年作者又提出另外两种智能:认识自然的智能以及存在智能。作者认为,多元智能是一个开放的结构,今后可能还有其它的智能类型被发现。该理论认为,多种智能在不同学生身上都是存在的,但不是每位学生身上的智能结构都是一样的,也即每一智能成分在不同的学生身上的存在是有差别的。每位学生的智能结构不一样,智能的优势领域也不一样,所以其认识世界的方式也不一样。它对教育的启示是,儿童的智能结构差异是自然存在的,教育应根据儿童的优势智能进行,对具有不同智能结构的儿童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如作者所言,“人与人心理智能不同的观点,已经广为接受,教育方法的确立,就应反映这个差异”。
4.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启示:同一年龄的儿童心理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
对儿童发展阶段进行深入研究的理论较多,但比较有名的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他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其认知方式是不一样的。虽然皮亚杰对各个阶段的年龄区间作了较为严格的划分,但有研究者指出,对各阶段的年龄划分有绝对化的倾向,意即不同环境中的儿童达到某一阶段的年龄应该是不一样的。由此可见,同一个班的学生,虽年龄相当,但其心理发展水平、认知结构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育中,不能用同一个高标准要求所有学生,也不能用同一种方法应对所有学生。柯尔伯格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他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定向的阶段、工具性相对主义定向阶段)、习俗水平(人际协调定向的阶段、权威维护和秩序定向的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的阶段、普遍道德原则定向的阶段)。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时间有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交往等有关。这也告诉我们,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因而应采取个别化的教育方法。
(二)扬长教育的实现
1.确立“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目的观
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已成定论。这个教育目的观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有其先进性,但问题是我们还仅仅停留在宏观思辨的层面上,缺乏深入具体的研究,如对德、智、体等方面发展到什么程度、形成什么样的结构才算是全面发展等,缺少思考。正是由于抽象宏观,所以其现实指导力有限、操作性较差。最终的结果是“全面发展”导致“平庸发展”。正如前文所言,现实教育中如果学生在某一方面较差,老师此时要做的工作是想尽千方百计去补差,而不是去扬长,结果很可能是差没补上去,长处也变短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已成为当前教育的至上追求,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任重道远,因为我们还没找到创造性的生长机制。其实个性是创造性的基础,如果没有个性,创造性是难以成长的,所以在创造性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国外教育十分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如在当前美国教育中,各州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在追求卓越的同时都强烈体现着其张扬的个性”。而在我们的教育中,个性教育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及社会现实,应将“全面发展”具体化为“个性化发展”。
2.实行多元化的教育评价
在我国,教育评价严重地受到社会选才机制的影响,社会以什么样的方式选才,教育中就会存在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在当前的各种选拔性考试中,获胜者往往是考试中得分较高者,而在同一类型的选拔性考试中,考试内容与范围基本相同,所以这种考试实际上是用同一把尺子来度量所有应试者。对于那些对考试以外的科目或学习领域更有优势的学生而言,这种统一的考试是极为不公平的。所以在选拔人才中,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将一些特殊的人才吸入到人才队伍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画家陈丹青20多年前考中央美院第一届油画研究生时,以“外语零分、专业高分被录取”,而他今天却成了知名画家。如果用我们现在的选拔标准,恐怕陈丹青最多也只能成为业余画家。我们再来看看陈丹青现在的遭遇:2000年他招收第一届博士时,24名考生中,5名入围,外语全部不过关,第一炉“博士生”就这样“作废”了;硕士招生也一样,由于政治、外语关卡,陈丹青长达4年招不进一名硕士生。由于他不适应这种选才制度,他最终选择了离开清华。所以特殊人才特殊对待的多元化选才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在今天的教育中,所谓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成了平均发展,即每个领域都成为佼佼者才算是全面发展。如果在某一领域(如一门课程)发展不良,你就可能与“人才”无缘。这种评价观值得深入研究与商榷。在人才的评价与选拔中,既要有一定的公认标准,又应有特殊人才特殊对待的办法,既要有统一性,又要有灵活性,实行选才的多元化。
3.设置超市式课程
超市式课程是指在课程设置时,开设大量的课程模块,除了规定基本的必修课程外,还应给学生很大的自主选课权,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在美国的基础教育中,“全美中学阶段学科达247种,其中大部分都是选修课。当然各校的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不一,大致从30%到70%不等。”这种课程设置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是不可想象的。即使在大学阶段,学生选修的范围也极为有限。原本的学分制课程体制,到我国后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学分学年制”,使得学分制课程体制失去了发展个性的原味。基础教育中,虽然我们打破了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设置了选修课,但并不能达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的,一是选修课比例偏小,二是由于教学“惯习”的影响,选修课形同虚设。所以为了培养有个性、有创造性的人才,各级各类教育中都应该尝试设置超市式课程,给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权与自由权。
4.珍视学生的优势
在教育中,应珍视学生的优势发展领域。真正的教育是激发与引导,而不是强迫与塑造。学生的长处是学生引以自豪的地方,可我们的教学总是盯住学生的短处,并对之进行补救。这种做法实际上消磨了学生的自信心,总是拿学生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自己的短处,结果只能导致学生的自卑情结,觉得自己总是比不上别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面对差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更多地应该是针对闪光点进行“扬长”,而不是针对学生的弱势领域进行“补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