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高慧明:一个教育的农夫

作者:王凤娟




  人格魅力和爱的力量是高老师做好班级工作的两个法宝。对学生尽心尽力,对工作不遗余力,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是工作需要,学生需要,再苦再累,从不言倦。高老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诺言。
  
  让经验与科研共升华
  
  教科研工作在高慧明老师心中举足轻重,他把科研工作当成自己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态度贯穿于他教学与教科研工作的始终。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高老师勇于探索,不断进取。在班级管理上,他通过不懈的探索、实践,提炼出班主任成功管理的四种独特艺术——法制艺术、育心艺术、树优艺术、合作艺术;他首创数学集体备课新模式:“说→议→理→听→说→议”,收效显著,指导培养了一大批省、市优秀青年教师;他对本学科教材深入研究,见解独到,成果丰富;在教法研究中,他独创的“在暴露思维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从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问题的解决过程、改变问题的叙述方式、体验知识的实际应用等方面来激活思维品质)、“中学数学教研与教学的关系研究”(不断追求教学的高境界→教研为教学开辟广阔的空间→教研的基本途径……)、“学生思维临界状态下的教师点拨”(创设情境,顺向点拨,以求激活效应——讨论质疑,侧向点拨,以求共生效应)、“启发——建构”教学模式(诊断模糊观念→创设教学情境→整合认知结构)等多项改革成果,经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有关专家鉴定,对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并荣获国家、省一、二等奖。
  笔耕不辍是高老师的最大特点,他的志向就是做一位学者型教师,既要“教”,又要“研”,还要“写”。在教学、教研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他坚持以“学习创新——教学实践——积累素材——提炼成文”为目标,孜孜不倦,乐此不疲。至今已在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国教育学刊》、《数学教育学报》等全国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较有影响的专题研究论文200多篇,其中30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数学教与学》等全文转载,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获国家、省部级优秀教科研成果一、二等奖20多项;受邀参加了19部教材、重要著作的编写,课堂教学获各级各类大奖数十次,其教研教改成果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因教育教学、教研教改成效显著,2000年始他连续被多家媒体重点推介。2005年12月,获选首届“全国十佳优秀班主任”称号……
  翻开高慧明老师的日记,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艰难困苦时,想想长征二万五千里跋涉的足迹;松懈倦怠时,想想自己历尽辛苦的奋斗历程;诱惑包围时,想想永在前方引领的执着信念……”这也许是他对自己信念与追求的最好注解。做一位一丝不苟的工匠,做一位起早贪黑的农人,如果说三尺讲台上是辛苦耕耘的田地,业务论文是厚重扎实的足印,那么,这些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学生,不正是茁壮成长的“幼苗”吗?
  ——这位勤劳不懈的农夫,在教育的广阔土地里无悔地挥洒着青春与汗水,无怨地走过十八个寒暑春秋,如今,他又踏上了新的征程。我们期待着他的足印更加坚实有力,我们希望着他的田地更加丰饶充实,我们祝愿着他的幼苗更加健康茁壮!
  

[1]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