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实践对接: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的范式转型

作者:王立华




  
  3.应用内容重点转移:从“基础性理论”到“实践性理论”
  “基础性理论”是有关班主任工作的概念、特征、原则等基本原理的阐述文字,是班主任开展工作必须具有的专业性知识。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基础性理论”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班主任工作的需要。工作的新内容对班主任的专业性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不仅要及时了解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还要涉猎一些相关领域、相邻学科的知识,还要把这些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工作过程。这样,在应用班主任工作理论时就出现了应用“实践性理论”的趋势。“实践性理论”是班主任在完成有目的的班级建设行为时所具有的情境性知识、与之相关的知识、工作经验的积累与感悟的升华。在工作过程中,班主任掌握了一些“实践性理论”,就能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状态,就能界定班级的发展现状,并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做出相应的反应。
  
  4.应用方法的新选择:从“模式研究”到“叙事研究”
  “模式研究”导致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疏远,解决这一难题的路径是多维的,但最直接的当是实践主体舍弃这一应用方法,选取新的应用方法。叙事研究既接近理论,也来自实践,它从实践的视域推进理论向实践的渗透,又从理论的视域推进实践经验向理论的跃升,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视界融合。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选择了叙事研究,也就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疏远”问题。选择了叙事研究,实践主体作为当事人而不是局外人在评判自己的实践,其评判的尺度正是以往形成的个人内在理论。这样,实践主体便在实践中走向了理论,那些一时难以言表的教育智慧或存在于意识中的知识,可以逐渐成为实践主体的感悟来源,进而上升到理论追问、阐释的高度。这也就克服了传统班主任工作世界中的表述对立与分享危机,达到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的“视域融合”。
  
  5.应用研究范式转换:从“实证主义研究”到“复杂研究”
  实证主义研究强调客观性和普遍性,注重还原和简化,认为在相同的环境中,人们享有相同的经验;通过祛除主观性和意识形态,客观性、价值中立是可以保证的;复杂性能够而且应该从简单的原理和普遍的规律出发而得以理解和把握。在这种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下,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也热衷于客观性、普遍性、确证性的追求,将注意力放在了技术操作层面。从而漠视了当下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班主任工作理论也因此失去了人文意蕴,理论应用研究走向了由“理论自治”或“理论自证”的形而上思辨。人为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不能采用简单的、线形的思维方式对其作简约化处理,而应运用“复杂研究”对待这一问题。“复杂研究”具体到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研究中,就是要求人们在对班主任工作理论和实践、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做出必要的区分之后,不应该囿于彼此的分离和孤立,而应该在承认两者各自的独特性的同时,确认彼此之间的统一性。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理论应用研究的重心要锁定在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在应用中的关系问题的深度考察上,而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无谓论说上。
  
  6.应用评价的再定位:从“评定甄别”到“反馈矫正”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选取什么样的价值标准,以什么样的维度作为价值判断的参照物,与评价的科学性息息相关。一些单位(特别是学校)在评价实践主体(多指班主任)的理论应用情况时,一般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是检查理论笔记的抄写总量是否达到规定的字数,二是进行理论学习后的论文评比。这样,对理论应用的评价过多地强调了评定与甄别,改进实践与促进理论应用的功能淡化了,消失了。
  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评价的功能既不在于评定与甄别,也不在于评选理论应用的先进者,而是通过评价取得反馈信息,以便调整应用进程,为理论应用创造更好的环境、氛围和条件。在这里,评价的意义在于检查理论应用的目标达成情况,以针对缺陷与问题进行补救与矫正。
  

[1]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