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实践对接: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的范式转型

作者:王立华




  班主任工作理论只是提供了班主任工作实践的原理性规定,理论的诞生并不等于具体的实践问题的解决;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理论应用也并不意味着理论愿景的实现。因此,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应用需要实践主体与理论主体的共同努力,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形成相互协作的有效机制。
  
  一、职能异化: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的当下误区
  
  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是理论现实化的需要,它需要实践主体与理论主体的共同努力,而不应是两者的角色职能的截然分开,各行其是。但当下的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却存在有违这种需要的问题,甚至形成了实践主体与理论主体的角色职能的双重异化。
  
  1.实践主体存在认识模糊与实践偏差的现象
  在实践中,由于实践主体对班主任工作理论及理论应用存在模糊认识,直接导致了实践主体理论应用行为上的许多偏差,这些偏差反过来又强化了实践主体的模糊认识。
  庸俗化现象及其影响很多实践主体对班主任工作理论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实践主体还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对班主任工作理论歪曲理解或任意裁剪,这都忽视了班主任工作理论的体系性、产生的文化背景、形成的过程及其内在的精神意蕴,必然产生对理论的庸俗化认识。
  技术化现象及其影响有些实践主体将理论简单地理解为可供操作的技术、方案或方法,遵循“理论——技术——实践”的逻辑路径,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化”操作过程,作用于班主任工作实践。这样,班主任工作理论就蜕变、异化为操作层面的技能要求,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也就成为“技师型”的实践主体的技术性操作,导致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的沉闷和虚无。
  浮躁化现象及其影响目前,实践摆脱理论指导的程度相当严重,具体表现为一些实践主体感觉到理论不能直接指导自己的实践,于是就直接排斥理论。正是因为陷于“轻理论”乃至“反理论”的包围中,班主任工作理论才显得无力和无用。
  
  2.理论主体存在研究模式化的现象
  谈到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的研究,很多理论主体往往这样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假设:预先独立存在着某种或某些业已形成的班主任工作理论,理论主体可以借助归纳、类比、推理等方法,通过对理论应用的逻辑分析和比较研究,找到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的客观规律,为实践主体应用理论提供一个可供操作的、一劳永逸的简易程式或理想模型。
  理论主体的这种模式化研究造成了不良影响:在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之前,似乎是实践决定着理论,而在应用的过程中,则是理论决定着实践。这就人为地造成了班主任工作理论和实践的脱离或对立。这实质上也是理论主体对实践主体的主体性、创造性的遮蔽与否认,班主任工作理论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价值也因此而被淡化或销蚀了。
  
  3.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还存在职能双重异化的现象
  主体所产生的对象即客体。在实践中,设若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而且反客为主,反过来束缚、支配甚至压抑主体,这就是异化。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班主任工作理论本身一度作为目的存在,而不是作为手段存在,成为限制实践主体的“异化物”。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的目的似乎不是服务、改造当前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而是仅仅满足于理论体系自身完善的需要。理论主体垄断了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建构权和解释权。
  实践主体则扮演着理论的消费者的角色,其主要职责在于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依照理论主体早已设计好的理论假设与进程规划,按部就班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这样,实践主体的理论话语权丧失殆尽,成为理论建构的局外人,异化成理论主体推广其研究成果的工具。
  
  二、角色包融: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的全新解读
  
  班主任工作理论是实践主体和理论主体在思考中所形成的旨在探讨、解释和预测班主任工作现象及隐蔽在现象后面的各种工作关系与矛盾运动的自觉的、系统的反映。理论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但它本身不是实体存在,而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因此,对于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应用,需要实践主体和理论主体的双重介入,并在职能履行上相互支持,相互包容。
  
  1.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的目的在于实践主体的解放
  理论是人为的精神存在,也是为人的精神存在。班主任工作理论要想对实践产生影响,不能忽视实践主体的存在以及其内在的思想意识。实践主体是生命存在,也是精神存在,有其思维范式、认知图式及行为方式。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如果以牺牲实践主体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及班主任工作本身的复杂性为代价,班主任工作理论就成了一种教条。相对于具体的实践主体与复杂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任何抽象的教条都没有立足之地。真正的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完全可以唤起实践主体的内心参与情感和价值认同,激发实践主体的创造性思维,为其理解班主任工作的本真提供武器,进而实现实践主体的解放。
  
  2.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的内容在于为实践主体提供认识、感悟的思想原料
  因为不存在完全相同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每一种班主任工作实践就是一个实践场域,具有自身的逻辑、规则和常规。另外,班主任工作理论本身是动态发展的,处于逐步生成中,具有未特定性。因此,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功能就不仅仅是解释和理解班主任工作实践,更重要的是对实践主体的启蒙、启迪。正是“在理论中、通过理论”,实践主体逐渐实现自身的理论化,而实践主体通过批判的武器,达到对“理论”这一批判武器的批判,班主任工作理论也能因此不断发展和完善。
  
  3.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的实施需要借助人这一中介,以弥补应用中的主体维度缺失
  班主任工作理论不直接作用于班主任工作实践,而是借助一定的中介逐步走向班主任工作实践。联系班主任工作理论和实践的中介有很多,而“人”是起决定作用的中介。在以往的理论应用中,人们过多地关注了理论应用中的诸如行政手段、学校制度、理论的呈现方式等方面的客观结构、客观中介与客观条件,却对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中的主体维度缺少应有的关注,突出表现为忽视了对实践主体的存在状态、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主体的相互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理论主体很少介入应用研究,他们在意识上好像感觉到自己提供了“理论”,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这种应用视角的褊狭,使得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见物不见人”。
  
  三、实践对接: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的范式转型
  
  如何超越当下理论应用的种种局限,寻找和形成新的平台与机制,将直接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的成效。
  
  1.应用价值观改造:从“追求自在性事实”到“追求经验性事实”
  自在性事实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规律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没有渗入主体的需要。经验性事实是以客体的属性、规律为前提,通过主体本身的存在和变化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事实,是价值客体的属性与人的需要发生关系而形成的新的属性与规律。班主任工作理论本身孕育着方法、价值与意义,这是“自在性事实”。方法、价值与意义可以把理论重新创生出来,但这断然离不开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换言之,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需要实践主体充分挖掘理论的丰富内涵,真正化理论为方法、价值与意义。这就是追求“经验性事实”。
  
  2.应用目标转换:从“被动消费”到“主动创生”
  新形势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践主体原有的角色定位,要求实践主体以研究者的姿态来推进班主任工作,实践主体的角色从理论的消费者走向了理论的创生者。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的目标也就发生了转换:从“被动消费”到“主动创生”。
  学校是检验理论的理想的实验室,实践主体完全可以通过一个理论枝节的应用研究过程来系统地解决理论应用中遇到的一般性问题。因此,实践主体的教育生活里隐含着丰富的研究机会,为实践主体成为理论研究者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也使实践主体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另外,实践主体长期以来只是被动地听从理论主体的“指导”,其形象毫无专业意义。理论应用目标转换的完成,也赋予了实践主体以专业形象。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