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创造涌动生命的学校生活

作者:冯建军 王松伟




  生活是生命的存在形式,生命是生活的灵魂。人在生活中,不只是人“活”在生活中,而且还是“诗意”地活在生活中,这样的生活才是生命所向往和追求的幸福的生活、自由的生活。
  
  学校生活必须成为学生生命诗意的栖居地,如果学校生活偏离了这一轨迹,成为对生命的摧残,我们就需要反思和改造这种异化的生活。
  
  一、学校生活的反思
  
  在传统知识本位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生的学校生活整体上呈现出知识化的倾向,被定格在科学世界和书本教材之中,缺乏生命感和现实感,单一化、封闭化、制度化和虚假化,造成生命意义的干枯、生命情感的干涸、生命自主性的压抑和生命活力的消解。
  
  (一)学校生活的单一化
  就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而言,生活是根本。教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为生活服务的。但对于现实的学生而言,二者的关系却颠倒了,他们是“为教育而生活”,上学、学习、考试构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生来似乎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上学、考试和分数。而且我们还日益窄化着对学习的认识,把学习完全等同于知识的掌握,等同于考高分。
  在理性主义支配下和知识本位影响下,近代以来的教育逐渐脱离生活世界,走向以科学世界为主,到了当代,科学世界甚至变成了唯一,生活世界完全被遗忘。这种情况使学校生活完全演变为教学生活,知识目标至高无上,科学主义唯我独尊,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这样的生活,失却了生活本身的丰富性,充斥着单调、乏味和枯燥;失去了对生活的全面关照和对人文精神的感悟,使生命成为外在于知识的累赘。对此,美国教育家杜威早就意识到了它的危害。“现代教育把学校当作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这些东西的价值被认为多半要取决于遥远的未来;儿童所必须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他将来要做某些别的事情;这些事情只是预备而已。结果是,它们并不成为儿童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而并不真正具有教育作用。”
  
  (二)学校生活的封闭化
  朱熹说:“无一时而不学,无一事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处处、事事、时时都可学习。可见,人的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人的发展是在整个生活空间中实现的。学校是儿童重要的生活空间,但不是唯一的空间,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的阵地。学生是在以学校为主、以课堂为主阵地的生活中学习、成长的。但现实的教育,把学生封闭在学校和课堂之中,关闭在科学知识的象牙塔内,远离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整日“闷”在学校,学习那些与生活脱节的内容,学校很少给他们提供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社会、感悟人生的机会。令人高兴的是,新课程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为学生走向社会开辟了“合法”的道路。但我们必须警惕的是,在应试教育还根深蒂固的今天,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极有可能因为高考而成为一种高贵的“摆设”。
  
  (三)学校生活的制度化
  历史地看,教育的发展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进而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其中起着规范的作用,教育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地建立制度、完善制度的过程。学校教育就是制度规范后的教育。所以,“现代的学校教育需要制度的保障,学校的生活是制度保障下的生活。”(李家成:《学校教育是制度保障下的生活》,当代教育论坛)制度作为学校生活的基本规则,对于保证学校的有序运行是不可缺少的。但制度是人制订的,也是为人服务的,一旦制度过严、过密,走向了制度化,制度则会成为限制人的工具。所以,“制度化走向了制度的反面”,将制度看作高于人的存在,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达到制度的标准和要求,颠倒了制度与人的关系。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就将这种制度化的学校与监狱、军营相提并论,他指出,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生活时空的严密分配、限制、筹划已经构成了对人的精神生活的控制,使学校教育制造了一个个无思想、无灵魂的“驯服的肉体”。
  
  (四)学校生活的虚假化
  我们惯常把教育神圣化、理想化,而有意避开真实的生活存在。教育给学生勾画的是一个理想的美好的世界,而不是教他如何面对一个真实的世界,如何生活。固然,教育具有超越性,教育生活不等于日常生活,教育在于创造一种可能的生活,但这种可能的生活必须以现实为根基,脱离了现实的生活,只能是一种“子虚乌有”,而不是“可能”。理想的、完美的生活,是不真实的,因而是虚假的。教育正是背着理想生活的沉重包袱,对于真实的生活,才会采取一种排斥的态度。正是对真实生活的排斥,教育教会了学生说谎。
  当前,教育回归生活,已经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共识。对于教育如何向生活回归,在教育内容中引入生活是必要的,但仅此是不够的,我们需要重视整个学校的生活,乃至社会的生活,构建有利于学生生命成长的生命化生活。
  
  二、生命化的学校生活
  
  生活具有教育意义。过什么生活,意味着受什么样的教育。对此,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作了精辟的论述: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所谓之生活未必是生活,就未必是教育。
  套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是生命化的生活,就是生命化的教育;过生命化的生活,就是受生命化的教育。何谓生命化的学校生活?
  
  (一)完整的生活
  生活依据其关注的侧面不同,可以相对区分出许多类型,但这些生活是相互交织的,是一个完整体。为了某种原因,任意地割裂生活的完整性,以一种生活代替整体生活,或者以一种生活排斥另一种生活,都是对生活完整性的破坏。“人们都是在这个世界上通过他们充分的人性,作为完整无缺的自我度过他们的生活。”
  (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华夏出版社)
  但我们的学校生活过度关注未来的生活,以牺牲现实的生活幸福来换取未来的幸福生活;过度关注于学习这种专业生活,排斥休闲娱乐的日常生活,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休闲娱乐是不务正业;在学习生活中,过度关注于书本知识,排斥社会实践,认为学习就是学课本、做作业,其他都是浪费时间;过度关注于科学的世界,排斥人文的世界,学习的目标只定位在掌握科学知识,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过度关注于课堂生活,排斥课外生活,把学校生活窄化为课堂学习,取消课外活动;过度关注学校生活,排斥家庭和社会生活,把教育的任务都推向学校,学校成为唯一的教育场所,家庭和社会不履行教育的职能,出现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上的断裂。诸种情况,造成了学校生活的分裂。
  教育要把完整的生活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能够完整地体验人生。为此,教育要走出科学世界,将(日常)生活世界、人文世界融入其中,使课程内容与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整合;教育要走出书本知识,将社会实践融入其中,使知识学习和实践使用相结合;教育要走出课堂,将课外生活融入其中,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育要走出学校,将社会、家庭融入其中,使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统一。
  生活永远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既表现为一种生活对另一种生活的开放,也表现为此一时的生活对彼一时的生活开放。前者使生活相互交织,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整体;后者使生活不断地流动和生成,永远处于“过”的状态。任何人为的生活的单一化、“同质化”,只能导致病态的生活;试图把生活的流程截断,只为了未来的生活,而不顾历史和现实,只能导致生活的死亡。人在生活中,只能是处在完整的生活中,在开放中“过”完整的生活。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