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健康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者:谭东林 吴春玲
一、健康教育的依据
健康教育一直受到党和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先后颁发过各种相关的法规和文件,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育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从行政法规的角度对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学校健康教育的开展有了法规依据。具体包括:
(一)《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从法规的高度确立了学校健康教育的地位
《条例》是国务院于1991年批准颁发的我国第一个有关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法规。《条例》在总则中把“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列为学校卫生工作的四大基本任务之一,并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学校应当开展学生健康咨询活动”。从行政法规的角度对学校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确立了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
(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描绘了蓝图
《纲要》在第三十四条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解决师资、经费、体育场地、设施问题,逐步做到按教学计划上好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纲要》从关心学生体质、健康出发,要求各级政府为实施健康教育创造条件,积极解决健康教育的师资、经费和教学设施,而且提出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即逐步做到按教学计划上好体育与健康教育课。
(三)对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作了明确的具体规定
国家教委于1992年颁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是国家关于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指导性文件,它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发展阶段提出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强调了健康教育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是确定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编写健康教育教材的主要依据。
(四)《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教学)计划》保证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健康教育的课时
国家教委于1994年颁发的《课程(教学)计划》是有关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和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是中小学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的主要依据。该《课程(教学)计划》明确规定应在活动类课程“科技文体活动”中安排每周0.5课时用于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的课时得到了保证。
(五)《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为学校健康教育建立了检查评估机制
《评价方案》是促进学校健康教育开展、使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并以此推动学校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文件。该《方案》对如何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评价、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指标、评价的标准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二、健康教育的方法
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只是把它当成学校卫生室的一项工作,更不能把它当成是校医个人的事情,必须纳入学校及其教学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
学校领导要重视健康教育工作,在每学期研究学校工作、安排学校工作计划时,应把学校健康教育作为重点。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还没有设置专门的健康教育师资,个别地方开展的培养学校健康教育师资的试点虽已取得明显成效,但短期内要在全国大多数学校配备学校健康教育师资是不现实的。因此,解决学校健康教育的师资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解决。
班主任在学校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熟悉教学规律、懂得教学技巧、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卫生行为习惯,有利于对学生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卫生行为和习惯,但需要补充一定的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
校医是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熟悉卫生保健专业知识,但相对班主任而言,他们在教学规律的掌握、教学技巧的运用、教学经验的积累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欠缺,需要加强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巧的训练。
此外,体育、生物、生理、自然等与健康教育相关的学科教师也是健康教育师资较好的来源。
开设健康教育课是实施学校健康教育的最好的组织形式,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健康教育应以健康教育课为主要教学形式,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计划安排,开设健康教育课。有条件的学校,尤其是中学还可以设立学校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或心理疾病,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三、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身体健康教育
1.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顾名思义是能够在人和人之间以及人和动物之间广泛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基本类型有: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等由呼吸道传播),如流感的传播和非典(SARS)的流行。消化道传染病(通过食物、饮水等由消化道传播),如1998年上海甲肝的流行。虫媒传染病(通过蚊虫叮咬,经血液感染),如乙型脑炎。接触传染病(与病原体接触,经皮肤而感染),如常见的结膜炎(红眼病)等。一般来讲,各种类型的传染病容易在人口密集的地方爆发,学校饮食集中、居住集中、人群间接触频繁、环境卫生难以确保,加之学校周边无证饮食摊点较多,所以,在学生群体中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等)、接触传染病(如红眼病、疥疮等)、消化道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等。假如班主任有意识地配合生物教师及校医根据各类传染病的爆发季节,将其传播途径及危害,利用板报、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很好地预防各类传染病的传播。
2.用眼健康
人类的五官都很重要,但眼睛是心灵之窗,眼睛对学生来说,它使用得最多,也最容易出问题。因为学生阶段在人生旅途中的主要任务是获取知识,各种知识都是具体的信息,而各种信息主要是通过眼睛输入到大脑的。如果眼睛的健康状况出现了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知识的获取和终生的发展。目前学生当中,近视的状况令人担忧,而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持续用眼过度、教室采光条件较差、不注意眼睛的保健、不注意用眼卫生等因素引起的。针对这种状况,班主任可以请生物教师给学生讲解眼的构造、视觉的形成、科学用眼的方法,督促学生每天早、中、晚各做一次眼保健操。通过接触传染病知识的讲解,避免学生感染沙眼等传染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科学用眼习惯。
(二)食品安全教育
“大头娃娃事件”和“苏丹红事件”都说明我国的食品安全隐患很多。一般来说,学生食堂,从食品原料购进、环境卫生、操作人员体检、生熟食品储存都有专人严格把关,但很多学生不愿意在食堂就餐,而是到学校周边的无证饮食摊点就餐,这样学生的健康就存在很大的隐患。若班主任能及时结合新闻媒体上曝光的食品安全案例和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中相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案例,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也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饮食习惯教育
民以食为天,只有科学的膳食才是健康的前提和保证。目前,中小学生在饮食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严重危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膳食与健康的教育。
1.平衡饮食才能保证健康
偏食在学生群体中相当普遍。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高峰期,所需营养应该是全面的和均衡的,特别是蛋白质的摄入量,更要得到保证。蛋白质占人体干重的50%,而它又不能在体内贮存,它不断地合成,又同时不断地分解,其合成的原料是氨基酸(约二十种),其中有八种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得到,而没有一种食品同时含有这八种氨基酸。所以我们常说:青少年每天必须摄取一定量的蛋白质就是这个道理。再如,饮食结构中缺少海带等含碘丰富的食品,就会影响脑的发育,从而影响智力,进而影响学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