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班级组织发育的三个阶段
作者:曹树真
一、孤立探索阶段
班级组建起始阶段,班级对于其成员来说是一个充满未知因素的群体,每个班级成员都在探索着与其他班级成员建立某种关系。这时的班级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班级成员彼此缺乏充分交往,人际关系是情绪性、随机性的,而不是以共同活动的目的、任务或共同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为中介。其次,班级还没有形成大家认同并愿意遵守的行为规范,每个人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并参与共同活动。第三,班级的心理气氛是由直接的相互接触决定,群体意识和聚合力较弱。第四,班级对班主任有很大的依赖性,如班级工作目标由班主任拟订,班干部由班主任指定,班级管理主要依靠班主任主持等。第五,学生还不能公然反对班主任和教师,甚至还不能提出任何意见或建议,班级中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个体属性之间的矛盾。
这一阶段,由于对新的群体环境不熟悉,学生或多或少心存疑虑。旧的人际关系或行为方式在这里已失去效用,班级充满拘谨的气氛。学生把注意力和主要精力集中在了解班主任和教师,尝试着与新班级的其他同学交往,熟悉班级基本行为准则等方面。同时,学生之间也会产生一些小群体、小“地盘”。这些小群体的形成不是学生在充分交往和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彼此选择的结果,而是在某些外部力量的推动作用,或一些偶然条件下的临时“撮合”。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熟悉程度。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容易形成群体的主要因素是人与人之间的熟悉程度。作为一种印象,熟悉的人容易产生好感、亲近,如毕业于同一所学校或同一个班级、邻居、先前某一项活动中有过交往、报到注册时在班主任面前不期而遇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小群体形成的媒介。这时候的群体,主要满足个体在陌生环境中的安全、归属感。
二是指定任务。班主任临时指定学生去完成某项班级任务,这也会成为学生形成群体的契机。例如,班主任安排几位同学打扫新组建的班级教室,派几位同学去领取、发放全班学生的书簿用品等等,执行同一班级任务的学生在班级任务纽带的联系、影响下很快熟悉起来,这些学生在任务完成之后会很自然地聚坐在一起,成为一个初始群体。
三是座位编排。无论是临时座位还是正式编排的座位,都是学生群体形成的重要媒介。座位确定之后,同座会加快学生个体间的熟悉程度,易于相互认同。这就是群体形成中的距离效应。
四是性别差异。班级刚刚组建的时候,学生群体会按照性别形成两大群落。在一段时间里,不同性别的学生不太会组合成群体,即便是同座,熟悉起来的速度也比同性要慢。这就是说,在陌生的班级里,个体总是寻找同性别的同学作为自己的初始归属。这主要是社会性心理的防御机制在起作用。
就整体而言,此时的班级组织属于松散型群体,学生心中还没有明确的班级概念,但每个学生在这个新的群体,都有一个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分配地位的问题,都希望自己得到群体的接纳和认可。此时,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其间的积极心理因素,引导新建的班级群体迅速过渡到下一个发展阶段和水平。如果这一阶段不抓紧或时间太长,班级群体会出现松弛、涣散状态,短时间内无法纠正,甚至还会形成惯性,一直延续下去。为此,面对新组建的班级群体,班主任要细致观察了解学生,尽快熟悉和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要立刻建立和明确班级的学习、生活的常规制度,向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要主动提出并适当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和增强群体意识的活动,如带有情绪色彩的小组竞赛、班际竞赛等。
二、群体分化阶段
班级组建工作完成之后,全班进入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共同活动使班级组织不断变化和发展。这时班级呈现新的特征:第一,学生群体开始发生分化,在新的教育情景中发展成为新的学生群体。一方面,班级的各种正式组织已经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同学们在彼此熟悉和了解的基础上便三五成群地结成小团体,即出现了非正式组织。第二,班级意识及其荣誉感增强,学生开始产生了“咱们班”的情感,班级活动不仅具有个人意义,而且具有本班级的共同意义。比如说,学生已开始认识到,搞好课堂纪律不仅有利于个人学习,而且关系到班级的荣誉。第三,班级目标与行为规范已部分地被大家所接受,班级自我管理结构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第四,人际关系不仅仅是情绪好恶关系,而且产生了一定的群体责任依从关系,班级成员的角色和地位取决于参与班级活动的程度、贡献及其所获得的评价。第五,班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得到班主任、教师和同学的承认上,并以此来满足自尊和成就感的需求。班级中的主要问题是群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冲突,班级容易分化成顺应群体要求的学生与对抗群体要求的学生两大对立团体。这一阶段可以具体分解为如下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横向分化期。随着班级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之间熟悉和了解程度的提高,学生的相互联系渐趋稳定,开始在“同班同学”这一平等基础上,以个人为中心扩大并分化自己在班级中的横向人际关系,结成各种各样、成员交叉的小群体,并且群体的形式和种类还会不断丰富与扩大,如班干部群体、学习型群体、游戏型群体、兴趣型群体等。此时,导致学生群体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仍然是空间距离和熟悉程度,但由个体学习成绩、班干部身份、教师的经常性肯定评价等因素产生的个体影响力,逐渐成为学生群体形成的新媒介,兴趣、爱好、性格等个性因素也日益成为学生群体形成的主导性因素。
第二个时期是纵向分化期。横向人际关系继续发展的结果,就是使得这种关系逐渐出现某些倾向性,班级学生开始分化为“优势者”与“服从者”。一种情况是,班干部接受班主任或教师的支持与指导,代表班主任和教师或自主地带领班级开展各项活动,更易受到班级学生的关注和认可,从而顺利成章地成为全班的形象代表或带头人;另一种情况是,学习成绩优秀者、经常得到教师肯定性评价的学生、有某项特长的学生或其他一些具有强大个体影响力的学生,也会逐渐成为一些学生群体的领袖或权威。这一时期,学生此前通过教师才得以满足的那些要求,现在已可以通过其同学中的“优势者”而得以满足,学生从对班主任或教师的依赖转向对伙伴的依存。
第三个时期是群体冲突期。为了满足自尊和成就感的需求,班级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得到班级成员的认可,而在班级得到承认的主要途径就是积极地参与班级活动,并在活动中作出贡献、展示能力。一般情况下,班级活动要按照班主任或教师的要求来开展,大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会顺从或依赖班主任或教师、班干部的要求或指导,从而感到班级生活的满足和充实。但有些学生则对班主任或教师的决定和做法不满意甚至失望,他们就以小团体为据点对班主任或教师的指导作出公然或隐藏的对抗,在具体的班级活动中就直接演化为不满班干部的做法并要求改变,往往把个人需求置于优先地位来考虑小团体的带头人,有时会影响班级自主活动的开展。于是,班级就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大“干部群与支持干部的学生”与“反对干部群领导作用的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同时,随着班级情感的形成和班级意识的增强,班级学生开始把关注的焦点转向如何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发挥作用,即使强烈违反团体要求的学生也会试图在参与活动中获得自身需求的满足。各种学生小群体会针对班级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不同方案,并试图争取班级的管理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