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1949:敢教日月换新天

作者:汪幸福等




  背景
  
  1949年10月2日,安徽寿县63岁的农民陈于根回到家里,他的脸上挂着笑——他很久没有这样笑了。他向全家人宣布一个重大的消息:改朝换代了。他补充说,我们分来的田不会再收回去了。
  事实上,这几天,全中国有一大半人都像陈于根这样兴高采烈,拍手欢庆。历史上,没有哪一次改朝换代像这一次这样彻底,像这一次这样去彻底改变一个入的命运。
  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另一些人,则意味着他们要被迫离开故土,流亡海外,甚至要失去所有的财产乃至生命。
  中国大地,在笼罩了上百年硝烟弥漫的雾霾之后,终于在这一年里,艳阳高照,风和日丽。
  
  人物
  
  毛泽东:进京赶考
  时任共产党中央主席,56岁,
  1949年3月23日,上午11点,毛泽东等中央首长挥手告别了前来送行的西柏坡乡亲父老和地方领导,分别登车上路。道路崎岖不平,沿途尘土飞扬。
  毛泽东感慨地说:“今天是3月23日,我们又出发向北平前进了。等全中国解放了,我们再也不搬家喽!”
  北平,后来的北京,那里将成为新中国的首都。毛泽东把进京称作“赶考”。
  10月1日晚上,毛泽东又失眠了。这天下午,他刚刚在天安门城楼上,用他那湖南口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直到凌晨2点多,他还在床上辗转反侧。见毛泽东还未入睡,警卫进来问他要吃点什么。
  毛泽东半晌才说:“不搞饭,弄点麦片粥吧。”
  20分钟后,警卫员端来不凉不热的半缸子麦片粥,放在他的床头。约摸半小时后,警卫进屋准备收拾餐具,发现麦片粥一动未动。
  早上6点,毛泽东仍未入睡。警卫又过来提醒他:“主席,该睡觉了。”
  “好,但我无睡意。”毛泽东微微地笑着说。
  
  蒋介石:孤悬海外
  时任国民党总裁,62岁
  在蒋介石的一生中,1949年是最令他痛心的一年。这一年,国内的形势令他眼花缭乱,他几乎来不及去认真思索发生在他眼前的每一件事情,结局便出现了。他丢掉了大陆的几乎所有地盘。1949年,他过得那样的匆忙、短暂而又零乱。他用尽所有的心力来挽救自己的败局和颓势。但最终他知道,他只剩下一条路可走,越过台湾海峡,去岛上栖身。然而,即便如此,他仍然提心吊胆,担心海峡对岸的毛泽东一声令下,便有百万雄师打过来,让他失去最后的栖身之所。
  10月1日晚上,蒋介石久久不能入睡,反复调换着收音机频道,尽管收音机里杂音很大,但他还是耐着性子听着。这时收音机里的一则北京破获了一起国民党特务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盛典的消息,使他屏住呼吸,仔细听着。
  “阴谋捣乱破坏人民政协,匪特木剑青被我捕获。……特务匪犯木剑青已初步供出该案为国民党中统局有计划之捣乱活动……”
  他的如意算盘再次落空,一股无名火直蹿上脑门,不由得大发雷霆:“一群废物!”
  骂得身边的人半天没敢吱声。
  
  张国焘:惨被抛弃
  时任国民党中央委员,52岁
  1948年底到1949年初,在逃往台湾前,军统特务头子毛人凤在家里宴请张国焘。毛人凤希望张国焘留在大陆,并强调说这是“老头子”亲自决定的,他认为共产党绝不会杀他,比去台湾的作用大得多。如张国焘不愿留下,台湾是不欢迎他去的。显然,国民党对他已是彻底失去了兴趣。但张国焘最终还是去了台湾。
  在台湾,张国焘成了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人,当局完全忽视了他的存在。他租住的房子被东南军政长官公署的人侵占。张国焘说自己是国民党的中央委员,但对方根本不理睬他这个所谓的“中央委员”,将房子强要了过去。
  张国焘为此很受刺激,于1949年冬带着家人移居游离于国共两党之外的香港。在香港,张国焘为了自己的安全,采取了“超然”的政治态度,与国、共两党都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专与中间派人士来往。
  
  萧清:一路奔逃
  时为国民党老兵,30岁
  1949年国民党大撤军。一天早上,排长紧急通知马上出发,萧清把枪一丢,跟着就走。当时在路上若有谁跟不上,团长就命令其他士兵下死手地打。当时部队有规定,开小差的轻则由全班战士或全排战士轮流毒打,重则活埋,萧清也亲眼看到过其他团的战士不愿撤退私自逃跑被活埋的情景。
  他们从武汉出发,日夜往前赶,一直走了整整28天,才到达海口。部队要求轻装上路,衣服破得披一块搭一片的,有好多人的屁股都露出来了。最要命的是赤脚赶路,打出的血泡磨穿,疼得要命,脚上的皮磨掉一层又一层。萧清又累又饿,大脑差不多已经麻木了,什么都不想,只晓得跟着队伍拼命地往前赶。偶尔也有清醒的时候,萧清就想逃,但一想起被活埋的那些战士,很快就打消了这种念头。他们到达海口后直接乘船抵台。
  到台湾后,萧清的身体已经垮了,得了严重的寒腿病,不能工作,每月靠领取生活费过日子。
  
  解密
  
  宋美龄要蒋介石逃往瑞士
  1949年,蒋介石逃到台湾。当时宋美龄正在美国寻求援助,她感到,美国不再支持蒋介。石,国民党无论如何也守不住台湾。
  宋美龄思前想后,决定给蒋介石发电文,劝他到瑞士避难。但蒋介石并没有复电。宋美龄等得焦急,就又给蒋介石发电说,由于跟美方打交道十分困难,她觉得蒋介石应马上到瑞士去。
  然而,蒋介石的态度并不积极,这让宋美龄更着急。无奈之下,她决定去求孔祥熙、宋霭龄帮忙,要他们出出主意,但孔祥熙、宋霭龄也想不出劝蒋介石离台的好办法。最后,还是宋美龄自己想了一个办法,她叫孔祥熙的女婿,也就是孔令仪的丈夫陈继恩专程去一趟台湾,以“到瑞士休养一段”为由,劝蒋介石离台。
  1949年12月初,陈继恩到达香港,意外地碰到了何应钦的老婆王文湘。何应钦与其他许多国民党高官一样,人虽已到台,因担心台湾不保,不敢将老婆接到台湾。王文湘对陈继恩突然到香港十分关切,想从他那里打探到一些消息,以便为她和何应钦寻找最佳避祸方案。在王文湘的一再追问下,陈继恩把到香港和即将赴台的任务透露给了王文湘。王文湘听了,心里一惊,心想:蒋夫人都认为台湾不保,想往瑞士跑,那国民党还有什么希望?
  陈继恩到台湾秘密会见蒋介石,将宋美龄的意见转告了他,并全力劝说蒋介石去瑞士。但蒋介石告诉陈继恩,共产党即使攻打台湾,也需两三天才能登陆,到时离台也来得及。蒋介石还说,台湾即使保不住,他也不会到瑞士,要去就去日本。
  陈继恩返回美国,把蒋介石的意见转告了宋美龄。宋美龄就没有再逼蒋。
  在蒋介石的一再催促下,宋美龄决定回台。然而,就在动身

[2]